发布时间:2024-04-22 10:11 原文链接: 著名科学家“亲笔”记“亲历”

数学家华罗庚1950年2月在回国途中写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震撼心灵;钱学森1955年冲破重重阻挠由美国回到祖国,写给郭永怀的两封信,朴实而又真挚;“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于敏、黄纬禄、屠守锷、杨嘉墀、陈能宽等肩负特殊使命,顽强拼搏,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的非凡历程......

这些科学家有关科学家精神的自述、演讲、书信、报告汇集成《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著名科学家的实践与思考》,于4月2日上午在京首发。一字一句穿越时空,依然历久弥新。

该书是国家科研机构弘扬科学家精神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共有文章41篇,由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6个篇章组成。作者当中有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开创者、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在某一学科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诺贝尔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以及“时代楷模”“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等。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聂常虹表示,相信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年轻人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副总经理杜大力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本书,我们得以窥见一群杰出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深刻理解。他们把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融入追求科学探索的一生,他们的文字充满了对治学报国的赤诚之心、对追求真理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个人科学生涯的深刻总结。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介绍,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记录了科学家的心路历程,二是有助于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三是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该书主编马扬表示,该书是科技界与宣传思想、新闻出版界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体现了大家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高度重视,入选本书的文章,是科学家用“亲笔”记录科学和人生的“亲历”,弥足珍贵。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原党委书记何林作为编委代表发言时希望,青少年阅读此书将在感悟中成长;科技工作者阅读此书将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工作思路更加开阔。书中设置的“金句摘抄”一栏,以方便读者领略精华、加深印象,同时也希望借此达到吸引读者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目的。

该书插图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世刚、会员李世东两位画家完成,为读者呈现了这些著名科学家的生动真实形象。

该书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特约媒体支持单位。目前成功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好书品读月度科普书榜”、党建网2024年3月“党建好书”,并参加了2024年曼谷国际图书展。

发布会上,与会人员还围绕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进行了研讨。


相关文章

著名科学家“亲笔”记“亲历”

数学家华罗庚1950年2月在回国途中写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震撼心灵;钱学森1955年冲破重重阻挠由美国回到祖国,写给郭永怀的两封信,朴实而又真挚;“两弹一星”元勋程开......

维诺格拉朵夫:赢得华罗庚尊敬的“野人”数学家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野人”形貌的科学家,写出来的东西竟然能让华罗庚先生推崇备至。这个标题写出来估计会引来质疑。我们这里所说的华老尊敬的数学家,指的是一位外国教授。这也不太对劲儿,华老虽然的......

彭实戈院士获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奖

11月14日,中国数学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在年会开幕式上颁发了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和钟家庆奖。记者从山东大学获悉,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彭实戈院士因其在随机分析、随......

丘成桐:数学将是中国最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

“中国最快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将是数学。”著名数学家、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7月13日在京表示,因为数学不用做实验,只要在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向前走就行。丘成桐在清华大学数学冠名讲座......

华罗庚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11月6日,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出席中国管理科学第12届学术年会的代表和嘉宾共同深切缅怀了华罗庚的卓越成就及其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民盟中央副主席李......

《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从事应用数学事业的点滴回忆

《贴近人民的数学大师》,徐伟宣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价:50.00元华罗庚教授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他的成就遍及数学很多重要领域。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

杨乐院士:忆华老二三事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穷苦人家。40岁喜得贵子的父亲用箩筐把他扣住,据说这样可以“生根”,容易养活,并取名罗庚。其中,“罗”取自箩筐的“箩”去了“竹”字头,“庚”与“根”......

丁夏畦院士撰文:深切怀念华罗庚先生

□丁夏畦(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在解放前,华罗庚就是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谁都知道中国有个华罗庚。新中国成立后,正因为有了华罗庚,才有了新中国数学的蓬勃发展,才有了中国数学研究的广阔领......

夏培肃院士撰文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

今年是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不由得回想起50多年前在华先生领导下工作的情景。1946年,美国宣布研制成功ENIAC电子计算机,华先生预见到电子计算机将是科技发展的新领域。1950年,华先生任中国......

叶企孙:馈赠了这个时代最丰富的遗产

叶企孙与挚友在住宅前合影,时间约在1929—1930年间。左起依次为:陈岱孙、施嘉炀、金岳霖、萨本栋、萧蘧、叶企孙、萨本铁、周培源。倘若历史是棵大树,我们探寻的目光深入到它的根部,就会发现实际上它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