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15 08:54 原文链接: 蒲慕明院士:大脑由经验重新塑造

  6月14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所长、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在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作了题为《大脑的可塑性》的专题报告。他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影像介绍了大脑的结构和组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概述了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进展,赢得会场一阵阵掌声。

  蒲慕明介绍,20世纪现代生物学的高速进展,使人类对大脑在分子及细胞层面的了解取得了较大进展,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管理着不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和功能,都已十分清楚。

  科学家已发现,对于一个字,看或听或说的时候,大脑活跃区域范围不一样,在想一个字的时候,大脑活跃区域最多。

  “孩子的母亲和保姆对孩子智慧贡献最大。”蒲慕明说。

  因为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并非在出生时就已形成,而是在婴儿期接受外部环境刺激后发育而成,经验对于孩子的神经网络形成十分关键,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因使用而改变。有实验证实,猴子的第2、3、4个指头的区域,会因不断使用而扩大。

  目前,科学家对大脑的功能,如感觉信息处理、学习记忆和认知机制、感觉与运动系统的调控等也开始有所理解。在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中,最关键的是对大脑可塑性的理解,因为可塑性是所有大脑高等功能的基础。

  大脑有数百种不同类型,总数为1012个神经元,通过1015个突触形成各种神经网络。

  在报告中,蒲慕明回顾了过去50年来人们对大脑可塑性的探索。中国有两位科学家,张香桐和冯德培在神经可塑性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张香桐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了大脑中树突的电位。经过对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发现针刺镇痛是两种感觉传入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树突具有电兴奋性,能传导冲动,树突上的突触可能对神经元的兴奋精细调节起重要作用。其重要的论断被后人的实验所证实,因此有国外生理学家认为,张香桐是“世界上第一个阐述了树突上突触连接重要性的人”。

  冯德培发现了强直刺激后的强化现象(PTP),这类现象是突触可塑性表现的一个基本内容。

  蒲慕明介绍,科学家发现,短时间的神经环路活动可引起突触传递效能的长时期变化,即所谓长时程增强或抑制现象,是神经网络研究的一项里程碑成果。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也可导致突触链接发生结构上的变化。

  蒲慕明告诉听众,大脑可塑性不仅仅是正常脑功能的特性,也反映了大脑在病态时的可变性。对大脑可塑性的理解,也为各种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希望。

相关文章

祝贺!湖南大学蒋洪波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近日,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院长MarjaMakarow向湖南大学蒋洪波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当选2022年度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文全称......

快讯!电子科大申恒涛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发布2022年新增院士名单,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教授当选。申恒涛教授,ACMFellow、IEEEFellow、OS......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延期至9月初举办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6月21日发布通知称,因受前期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7月7日-9日在上海举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延期至2022年9月初举办,具体日期另行通知。(完)......

复旦校长:人生最大挑战,也许就是如何面对挑战

“未来任何一年,只要条件允许,今天不在现场的同学都可以回校参加一次线下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我们将准备好如常的校园欢迎大家,不让同学们的青春留有缺憾。”6月17日,复旦大学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

中科院院士任院长!C9高校,成立新学院!

6月15日,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暨问天书院揭牌仪式在二公寓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熊四皓出席仪式并讲话,校长韩杰才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冷劲松共同为未来技术学院、问天书院揭牌。熊四皓指出,在总书记......

多位985高校校友入选!又一院士名单出炉

......

院士当院长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暨问天书院揭牌

中新网哈尔滨6月15日电(张妍记者史轶夫)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暨问天书院揭牌仪式在该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冷劲松担任未来技术学院首任院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对高校如......

李亚栋院士赴任!今年已添10位“院士校长”

6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为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的决定。至此,我国高校又添一位“院士校长”。近日,一批在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走上了大学校......

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於崇文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逝世

我国感光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邹竞,1936年2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