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9 10:58 原文链接: 行星诞生地探寻到“生命原料”踪迹

在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征程中,科学家再次获得突破性发现。由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及荷兰莱顿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天文望远镜阵列,在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盘内首次检测到罕见的甲醇同位素信号。这一进展为破解生命形成之谜提供了关键钥匙,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

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距地球330光年的年轻恒星HD 100453——这颗恒星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6倍,周围环绕着炽热的行星形成盘。借助智利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ALMA),他们成功捕捉到了罕见的甲醇同位素的信号。虽然天文学家此前已在其他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盘内发现了更复杂分子的证据,但这是他们首次检测到甲醇的稀有同位素。

团队表示,行星形成盘堪称宇宙中神奇的化学实验室。在这里,简单的分子会逐渐组合成构成生命的基础材料。

观测结果显示,HD 100453行星形成盘内甲醇与其他简单有机分子的比例与太阳系内彗星中的比例大致相同,这暗示了宇宙中可能存在普遍的生命原料输送机制:行星形成盘内富含有机分子的宇宙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彗星,再借由彗星坠落到年轻行星表面,这时或许就播撒下了生命的种子。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发现的甲醇同位素含量仅为普通甲醇中的1/100到1/10。这一发现意味着,在那些尚未被探测到的宇宙角落,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有机分子,比如构成蛋白质的甘氨酸,或作为糖类基础的乙醇醛。

团队表示,这些珍贵的“生命原料”最可能富集在距离恒星约24亿公里的尘埃环带。此次发现也为未来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地图。


相关文章

行星诞生地探寻到“生命原料”踪迹

在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征程中,科学家再次获得突破性发现。由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及荷兰莱顿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天文望远镜阵列,在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盘内首次检测到罕见的甲醇同位素信......

行星诞生地探寻到“生命原料”踪迹

在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征程中,科学家再次获得突破性发现。由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及荷兰莱顿大学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天文望远镜阵列,在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盘内首次检测到罕见的甲醇同位素信......

生物转化甲醇合成蔗糖等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碳水化合物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物质之一,既是人类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生产食品、药品、材料和化学品的原料基础。当前碳水化合物生产仍高度依赖植物种植,开发不依赖生物资源的二氧化碳转化碳水化合物技术路线具重要意......

全国首个燃煤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项目通过考核

1月11日,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万吨级项目(以下简称CCUS项目)在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外三电厂)连续运行72小时,顺利通过性能试验考核,二氧化碳平均捕......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声明要求燃料甲醇》等2项拟立项团标参编单位开始征集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生物技术与材料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关于征集拟立项团体标准《绿色甲醇评价技术要求》《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声明要求燃料甲醇》参编单位的通知中复协生字【2024】1号各有关单位:在全球气候......

不产生副产品,新催化剂一步将甲烷转化为甲醇

研究过程示意图图片来源: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及其合作机构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高选择性催化剂,只需一步反应,即可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转化为易于运输的液体燃料甲醇。据最新一......

甲醇电氧化催化剂助力高效混合海水电解制氢

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刘利峰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教授刘全兵团队(负责理论计算)合作,在多元金属间化合物甲醇电氧化催化剂助力高效混合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甲醇供应压力偏大后市需关注这些因素

在伊朗逐步复工、内地供应压力不减、MTO装置开工率出现变动以及港口货源延续紧俏等因素不断博弈的状况下,近期甲醇期价维持高位振荡态势。整体供应维持高位受西南地区气田供应量缩减影响,部分天然气制甲醇装置降......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问世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甲醇作为船用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获得性,受到全球航运市场的广泛青睐。船舶甲醇燃......

低值碳原料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方面获进展

传统微生物生产菌体蛋白存在低值原料的转化效率和速率低、蛋白质合成能力不足等问题。巴斯德毕赤酵母由于具有天然的甲醇同化能力被认为是生产甲醇单细胞蛋白(SCP)的理想宿主,但是其复杂的甲醇代谢途径和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