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11 13:28 原文链接: 观察植物细胞3D结构的新方法

  最近,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MTSU)的A. Bruce Cahoon博士及其同事,采用一种新方法观察植物细胞,他们将离子束的精度与电子束的成像能力相结合,在微米级分辨率放大图像。纳米元件科学家,使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SEM)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直到最近,生物学家才开始探索它的性能。MTSU的研究人员首次对其性能进行优化,用于植物细胞成像。

  他们得到了漂亮的植物细胞器灰度图像。大的、深色的液泡被光线镶了一层边,椭圆形的叶绿体紧贴在厚厚的、光滑的细胞壁上。丰满的浆果状脂质体围绕在圆形细胞核的周围。内质网、蛋白体和其他独特形状的结构挤在一起,像细胞内的柔性瓷砖。当研究人员将开发出的方法用于拟南芥的种子、叶、茎、根和花瓣细胞类型作图时,也获得了极好的选图。Cahoon及其同事,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6月刊的《Applications in Plant Sciences》杂志。

  Cahoon解释说:“我们参加了在MTSU举办的一个关于FIB-SEM及其功能的开放展示,我们立即想到将其应用于植物组织观察。”离子束将样本切成薄片,每一片都被电子束捕获到一幅图像。100多份切片的图像,只有几纳米厚,研究人员将其结合起来,构建一幅细节丰富的三维图像。

  Cahoon说:“FIB-SEM某些方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我们确实不得不退后一步,革新技术用于植物组织。”幸运的是,研究人员能够从FIB-SEM用于动物组织的工作中吸取经验。动物组织流程可作为基础,来修改特定的植物技术。

  Cahoon称:“只出现在二维视图中的亚细胞结构三维可视化,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有些组织就如同你所想象的那样,但是还有一些令人惊讶的组织,例如,花瓣细胞液泡中的无定形聚合物,在以前的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已经解散了。这些结构的三维视图显示出一个正常模式,出现在这项研究的几乎每一个花瓣叶肉细胞中。”

  电子显微镜产生的图像,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产生的图像更高,因为电子比可见光具有更短的波长。离子束能穿透组织样本,能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将样本切成薄片。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提供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独特图像。

  但是,所有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FIB-SEM也不例外。这个过程时间非常的密集,需要昂贵的专用仪器。组织样本必须经过高度特异性的固定程序,以固定它们用于电子显微镜成像,非导电的生物细胞需要一个导电涂层,例如铂或金合金。

  对于MTSU的研究小组来说,耗时的成像和昂贵的设备并没有白费,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结果。“由内部结构的扩展视图所引起的新问题,还需要我们去解决,此外,既然我们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开始扩大光合生物的种类,至少在最初阶段,探索它们的细胞结构。”

  开发用于种子、叶、茎、根和花瓣细胞类型成像的新FIB-SEM方法,将有助于扩大解剖学家了解细胞器性质、细胞和植物发育的现有工具。植物细胞内部的独特视图,可以揭示细胞器结构和分布的前所未有的一面。这项工作仅仅是科学领域中技术进步的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材料科学为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相关文章

中科院使用“化学剪裁”法精准制备反应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健团队与比利时那慕尔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宝连教授合作,发展了“化学剪裁”法,精准制备出了具有金属纳米颗粒空间分布的多级中空酚醛树脂纳米反应器......

《自然》“合成胚胎”诱导发育出了大脑和跳动的心脏

英国剑桥大学MagdalenaZernicka-Goetz领导的团队在实验室中用小鼠干细胞合成了胚胎,且“合成胚胎”诱导发育出了大脑和跳动的心脏。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自然》。Zernicka-Go......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加剧飓风“哈维”灾害

新华社休斯敦8月26日电(记者徐剑梅)25日是四级飓风“哈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登陆5周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当天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假设没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飓风“哈维”肆虐得克萨斯州哈里斯......

细胞炎性坏死可以治疗癌症?

如果癌细胞出现细胞焦亡,也许癌细胞会引发更强的抗肿瘤免疫,进而实现癌症的治疗。所谓细胞焦亡,又称为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的不断胀大和最终细胞膜的破裂。细胞炎性坏死可以治疗癌症?......

细胞制剂治疗肝衰竭首获成功

8月25日,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教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布消息称,其“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治疗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状况良......

温室气体高排放或影响近九成海洋生物生存

英国《自然》杂志22日刊载的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一项研究成果说,若是持续高能耗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到2100年,将有近九成海洋生物面临生存危机。研究人员分析了动物、植物、细菌等约2.5万种海洋生物,综合考......

中国科大实现活细胞的高分辨低功耗快速拉曼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ZacharyJ.Smith教授团队和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婷娟教授团队在拉曼生物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扫描拉曼成像系统和偶氮增强拉曼探针相结合的快速生物......

研究显示频繁的人类活动让濒危兽类急剧减少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已成为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研究员带领的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开展了人为干扰下哺乳动物夜间行为功能多样性丧失与变化等研究,认为人类活动正加剧濒危......

没有学懂大学课程,能否做出好研究

不久前,在一次和学生的交谈中,几位已被录取读研的本科生说,他们曾围观过一次专家学者针对某科学理论的争论,感觉参与争论的老师们都非常厉害。相比之下,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所知,完全听不懂老师们的争论。甚至有学......

基础研究不要让应用研究再空转了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把科研活动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三种类别。这个分类标准得到了全世界的采纳。在整个科研链条的上下游,各类研究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如基础研究负责提供新观念、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