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4 16:02 原文链接: 超均匀无序波导和近红外硅光子学器件

  近日,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们推出了超均匀无序平台实现近红外(NIR)光子设备来创建、探测和操纵光。 他们在一个绝缘体上的硅(SOI)平台上建造了这个装置,以演示在一个不受晶体对称性约束的灵活的硅集成电路结构的功能。

   科学家们报告了被动器件元件的结果,包括波导和谐振器与传统的绝缘体上硅条形波导和垂直耦合器无缝集成。与在肋状和条形波导上制作的硅光子器件相比,超单无序平台改善了器件的致密性,提高了能量效率和温度稳定性。 世界范围内在硅光子学领域的成绩导致了可以越来越低的成本设计光学数据通信,以满足数据中心快速增长的需求。

73.jpg

图:从左到右生成超均匀无序壁网结构(a)的协议:三角形晶格、其傅里叶谱和产生蜂窝网络的对偶镶嵌协议。(b)从左到右:隐秘的超均匀点模式、它的傅里叶光谱和将它转换成三面协调无序网络的对偶镶嵌协议

   云计算和随需娱乐的爆炸式增长对数据传输、处理和存储的成本和能源需求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光学互连可以取代传统的基于铜的解决方案,提供稳定增长的潜力,以最小化延迟和功耗,同时最大化设备的带宽和可靠性。硅光子学还利用大规模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工艺,以低成本生产高性能光收发器。这些特性使得光收发器(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光纤技术)在更短距离上的应用越来越引人注目。

   三十多年前,物理学家Richard Soref发现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子集成材料。导致了今天日益复杂的光子集成电路(PICs)的稳定发展和快速生产。研究人员可以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大量大规模并行、紧凑节能的光学组件,用于从深度学习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云计算。与商业硅光子系统的有限范围相比,光子晶体(PhC)结构保证了更小的器件尺寸,尽管它们被沿光子晶体轴的波导要求施加的布局约束所限制。

   迄今为止,有效导光的光子带隙(PBG)结构仅限于光子晶体平台。现在,PBG结构的新类型包括光子准晶体、超均匀无序固体(HUDs)和局部自均匀结构。 在本工作中,研究人员们介绍了一种HUD (超均匀固体)平台作为一种局部工程光子系统和用于光子集成电路的通用架构。他们展示了HUD平台的设计灵活性和内置的无缝集成到预先设计的光学腔和波导的能力。绝缘体上硅材料(SOI)在光通信波长的许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与标准的微环形谐振器(MRRs)或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s)相比,HUD谐振器表现出更少的温度依赖的谐振波长位移(TDRWS)和增加的紧凑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器件改进和降低功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首先获得了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在220纳米高的SOI晶圆上制作的HUD网络的扫描电子显微图(SEM)图像。然后,通过超均匀网络(不同壁宽的平均间距为500 nm)对透射电偏振光的透射光谱进行时域有限差分仿真。研究人员们通过修改HUDs的壁宽来调整这些带隙的中心波长,宽的带隙使它们能够覆盖1.50到1.58微米(µm)的波长范围,使网络非常适合于光子电路的设计。 科学家们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的直列缺陷波导,用填充的硅沿着期望的路径替换了一排多边形的空气电池。制作的SOI HUD波导的SEM图像允许多种优化方法来增加通过波导通道的传输。为了最小化后向散射损耗,他们对波导结构进行了一次优化,大大降低了初始的高后向散射损耗。

   研究小组通过HUD波导观察了优化前后的透射谱,并在没有波导通道的情况下进行了传输,实验验证了在1550 nm左右时的17分贝的改善。 HUD平台支持了一套丰富的新型谐振器设计,包括在光子晶体结构中不具有对称性的谐振腔。HUD平台对于新型空腔和波导设计也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允许在最先进的设计中无缝集成,同时保持非常高的质量Q因子(光通道的信号质量)。该方法的优点是,任何设备都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以最小的消耗集成到自由形式的HUDs包层,保证研究人员为各种组件安排适当的绝缘。基于模拟,他们发现HUD设备占用空间很小,但Q值仍然很高。

   研究人员们下一步调研了HUDS结构中具有空中桥梁共振腔的无线电遥控光调制器。该团队的主要目的是展示HUD平台的通用性,以集成各种光学组件,同时保持其最先进的性能。他们记录了电子分布密度和局部折射率作为偏置电压的函数。研究小组通过施加小电压轻松地调整了电子分布密度和局部折射率。然后,他们将正向偏压(朝一个方向的大电流)应用到装置上,以演示透射光谱向较短波长的偏移。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色散效应降低了硅的折射率。科学家们预测0.48 V是在10dB开/关比下运行调制器的阈值电压,并观察到谐振腔体积小和Q值高,功率运行很低。 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们展示了HUD (超均匀无序固体)集成设备探索HUD功能作为一个灵活、紧凑光子集成电路的平台的实验和模拟结果。

   他们改进了器件的制作过程,以减少传播损耗,并使用更宽的波导和处理后制作优化了HUDs和带状波导间的传输。科学家们使用HUDs来促进预先定义好的PhC(光子晶体)谐振腔中的光约束,并提高它们的温度稳定性。 新的无序PBG(光子带隙)材料的固有各向同性(所有方向的均匀性)通过提供紧凑性、低功耗和改进的温度稳定性展示了光子器件设计的潜力。该装置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没有晶体结构或周期性的限制。与周期性材料相比,无序材料特性使它们对制造误差不那么敏感。基于HUD的谐振器件在低损耗的红外区域具有清晰的引导和定位能力。

   HUD设备为设计更复杂的系统提供了新的基础,这些系统以半导体材料平台上的无源和有源器件为特色,为提高数据速率和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机会。

相关文章

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布关于提名和推荐第五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候选人的通知。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及相关单位:按照“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奖办法,计划在2024年7月底前完成第五届奖励的申请、提名和评选工......

新型芯片开启光速AI计算之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新型芯片,它使用光而不是电来执行训练人工智能(AI)所必需的复杂数学运算。该芯片有可能从根本上加快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同时还可降低能源消耗。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

近红外光驱动的分子凿岩锤:治疗癌症的突破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译:使用于医学成像的荧光合成染料类别,嵌入在癌细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动,诱发坏死。由于整个分子的振动持续时间不到一皮秒,这些振动的氨基青黄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浓度下干扰事物的运作......

突破性里程碑!成功实现基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信标的零知识证明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10)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张强教授等与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首次实现了一套以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产生器(D......

近红外光谱在化工行业应用的新进展”线上技术讲座通知

为响应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各部委“科技服务团”的各项工作安排,提高广大科学技术人员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技术水平,掌握前沿行业信息、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近红外光谱技术服务平台拟定于2023年11月9日举......

“拓扑量子输运理论与器件前沿探索”项目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拟资助“拓扑量子输运理论与器件前沿探索”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下简......

基金委新发布3项目指南涉及量子器件、精密光谱及传染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拓扑量子输运理论与器件前沿探索”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

自旋电子器件制造工艺获新突破

美国明尼苏达双城大学研究人员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制造自旋电子器件的突破性工艺,该工艺有可能成为半导体芯片新的行业标准。半导体芯片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和许多其他电子产品的......

我所实现低毒性量子点近红外上转换与太阳光合成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低毒性量子点敏化的近红外光至可见光的上转换,并将该体系与有机光催化融合,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太阳光合成。红......

媲美人脑能效表现的类脑突触原型器件问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对铁电畴形态和翻转动力学的设计,在铁电量子隧道结中实现了亚纳秒电脉冲下电导态可非易失连续调控的类脑突触器件,可用于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类脑计算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