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0-12 09:11 原文链接: 辽宁发现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

为早期哺乳动物的中耳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国辽宁发现一种新的哺乳动物化石,为早期哺乳动物的中耳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哺乳动物耳区演化在恐龙主宰世界的中生代时期是如何发生的。《科学》于10月8日报道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季强等科学家的这一发现。该化石产出于北票市陆家屯早白垩世义县组,距今约1.23亿年。

  对哺乳动物来说,听觉是一个重要的演化适应,对生存至关重要。通过中耳的一个微小但复杂的结构,哺乳动物获得了比其他脊椎动物对更大范围声音更为敏锐的听力。这种敏锐的听力在恐龙主宰的中生代对哺乳动物夜间活动的发展和生存非常关键。

  新发现的化石被命名为Maotherium asiaticus sp. Nov.(亚洲毛兽),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该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对称排列的齿尖(被称为对称齿兽),主要以昆虫和蠕虫为食。新发现的亚洲毛兽(新种)是一种陆生哺乳动物,体长约15厘米,体重约70~80克。中美科学家研究认为,毛兽与有袋类和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其与单孔类的关系更紧密。

  最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于该哺乳动物的耳区。根据中美科学家的研究,毛兽的中耳骨骼在一定程度上与现生的哺乳动物相似,但与现生成年哺乳动物不同,其中耳与下颌形成了特殊连接。这种连接也称为骨化的麦氏软骨,与现生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情况,以及与前哺乳动物祖先的原始中耳相似。新化石为哺乳动物耳区结构的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哺乳动物的听觉适应是由中耳的3块小骨(即锤骨、砧骨和镫骨)加上耳膜的骨环联合组成的。中耳的这些骨骼由它们的远亲爬行动物的下颌关节骨骼演化而来。古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些早期类型的下颌骨骼如何与下颌分离,再逐渐演化成现代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路径。亚洲毛兽化石标本呈精美的三维立体保存,使得古生物学者对其中耳与下颌的连接的复原成为可能。

  新发现的哺乳动物亚洲毛兽代表了现代哺乳动物如何获得中耳结构的一个过渡情况,也可解释为与其祖先情况逆向的“再次出现”。

  现代发育生物学研究表明,发育基因和它们的基因链可能引发不寻常的中耳结构,如现代的老鼠“再次出现”麦氏软骨。白垩纪的化石哺乳动物毛兽的中耳形态与具有突变基因的老鼠的突变的中耳形态非常相似。中美科学家研究认为,这种特殊的中耳结构,如骨化的麦氏软骨,实际上是中生代哺乳动物演化中发育基因突变的一个证明。

  近几年,中国发现的众多的保存精美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使发育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能够合理解释发育机制是如何对最早期哺乳动物的形态演化产生影响的。

  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美国自然基金会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资助,中美研究人员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季强、美国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Luo Zhexi博士、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兴辽、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崇喜博士和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徐莉。

 

  更多阅读

  《科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上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0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县柳区晚古新世植物群中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于......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新发现古人类顶骨化石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

5亿年化石可能改写脊椎动物起源

在7月6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哈佛大学古生物学家KarmaNanglu与合著者报告说,一块保存完好的5亿年前的化石与今天一些被囊动物非常相似,即用两根虹吸管过滤水中的有机颗粒,复杂的......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

古老的剑齿捕食者揭示了大灭绝事件的真相

25.2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大灭绝,以至于它被称为"大灭绝"。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发了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每10个物种中就有9个永远消失,最终为恐龙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但是,大......

古鱼兄弟失散4.38亿年被发现相距不到200公里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在江西九江武宁地区约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地层中,最新研究发现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九江......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

据首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3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6.2亿千瓦,位......

最新发现!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淡水节肢动物

动物登陆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节肢动物作为后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纪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环境或海陆过渡相的环境。分子生物钟证据显示,在寒武纪-奥陶纪时期节肢动物可能已脱离海洋登上陆地,甚......

超新星也可能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

化石记录已被广泛研究,揭示了整个地质历史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重大变化。进化生物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确定导致这些波动的过程。新的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附近超新星数量的波动与过去5亿年来海洋物种的生物......

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

作为当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备受植物学家关注。上百年来,植物学家们对被子植物的研究从未停止,但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历史仍是植物学家面临的难解之题。众多古植物学家一直在寻找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