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3 21:48 原文链接: 这位AI助教喊你“抄作业”了!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刘艳丽教授的数字助手,你们的学习小伙伴!”

      4月2日,在“电力系统基础”的开学第一课上,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潘凌蓝就被屏幕上的另一个“刘老师”深深吸引,她和同学们兴奋地交头接耳,对这位新来的“数字老师”充满好奇。

       这位“数字老师”,就是由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艳丽主导打造的“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这位1:1仿真模拟刘艳丽形像的“数字老师”身后,还隐藏着更多强大的功能。

    “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可以覆盖课程的各个阶段,并实现全天候的在线服务。”刘艳丽介绍,“课前,AI助教会整理好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方便学生提前预习;课程中,AI助教的答疑系统可以随时解决学生的课程疑问,为学生提供及时便捷的答疑渠道;课后,AI助教针对每章的知识点配备检测题,方便学生巩固知识,并通过知识图谱展现课程整体知识体系,方便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当然,这位“数字老师”的“神通”,还远不止于此。

“数字老师”上线“电力系统基础”课  受访者供图

让“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过去,老师们需要亲自录制慕课课程,备课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刘艳丽介绍,“而‘数字老师’可以根据老师导入的课件资料一键生成慕课,随时随地、高效快捷地生成并更新慕课资源,有针对性地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上完一节课后,如果我对课上的重难点理解不够深入,就会去观看AI助教系统里的网课讲解,然后做做检测题,加深掌握程度。”潘凌蓝告诉《中国科学报》,现在,AI助教已经成为学生们离不开的学习助手。

AI助教的另一大系统“答疑大模型”,则超越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高阶专业任务。

刘艳丽介绍,“答疑大模型”是一个服务于科研学习的纯国产人机对话大模型系统,“类似于国外的ChatGPT”。“一方面,它可以提供24小时的答疑服务,解决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和疑问;另一方面,类似于网购平台向用户推荐个性化商品,它可以根据与每位学生的互动交流,向不同学生推荐不同的专业性问题,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除了基础性的答疑之外,“答疑大模型”还可以在编程技能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辅助性支持。“电力系统学科涉及很多分析计算,需要通过编程才能完成。而大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编写并调试程序,节省了编程技能培训所需的时间,这样,学生就可以释放出更多精力,专注于专业高阶任务。”

这一过程,既是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字化素养的过程。“学生只需要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思维,将指令输入到大模型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代码。现在,学生对大模型的应用非常熟练,他们真正做到了把AI作为‘生产力’。”刘艳丽不无自豪地说。

设计理念源于虚拟主播和聊天机器人

“AI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融合应用是大势所趋。”刘艳丽表示,随着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的快速提高、核心算法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教学条件将进一步拓展教学互动空间,推动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应用。

然而,当前市面上的诸多大模型仍存在使用权限方面的风险。在此背景下,集成开发出一个服务于学生的纯国产教学工具,打造国产通用科研教学平台,成为刘艳丽一直以来的心愿。

“数字老师”的灵感最初来源于网络虚拟主播,刘艳丽讲到,“前两年在抖音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虚拟主播的身影,于是我就联想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场景中,必然会大大缩减教师录制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更加高效地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

除了录制课程,个性化答疑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的功能。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刘艳丽想到,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疑问基本可以归纳在一个范围里。“那么,完全可以训练一个24小时在线的我的‘分身’来回答这些问题。当人机对话技术出现后,我立刻产生了将其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想法。”

在高等教育领域,让AI助教代替真人教师走进课堂,要求AI助教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储备,这对大模型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专融合大模型的研发日益重要,我们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强化电力能源学科专业知识,搭建了电力能源专业大模型,能够在服务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科学研究之外,成为时刻陪伴辅导学生学习的好助教。”刘艳丽介绍。

期待AI助教“遍地开花”

作为天津大学示范课程,“电力系统基础”课成为这位“数字老师”的首个亮相舞台。而不久后,这一“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将被全面引入一门契合度更高的本研贯通专业课程——“智能电网和人工智能(Smart Grid and AI)”中。

“我本人主要做电力能源和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面向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转型这一学科前沿开设了这门课程。将AI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典型应用转化为学生课题,让学生真题真做,能够运用AI技术解决智能电网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刘艳丽告诉《中国科学报》,她还计划邀请国际师资共同授课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利用AI助教更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并提高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将AI助教服务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既是刘艳丽打造AI助教的初衷,也是未来最核心的目标。

“按照以往的培养模式,学生想要入门交叉领域学习,可能需要辅修第二专业,花费较长的时间周期。”刘艳丽说道,“但在AI助教的协助教学下,学生可以直接聚焦交叉领域工程一线的研究课题,大大缩短了学习其他领域课程所需花费的时间,能够实现短周期、高质量、个性化的交叉人才培养任务。”

在跨学科师资团队组建和指导学生开展交叉课题研究方面,AI助教也可以提供很大助力。“不同学科可以通过人机协作指导学生完成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多领域、综合型人才。同时,跨学科的人机交互还有助于探索交叉研究的创新点。”

多学科“数字老师”的打造,离不开更多高校和教师的参与。被问及“全过程全环节AI助教”的推广,刘艳丽很兴奋。

“我们的AI助教发布之后,有很多老师找我‘取经’,我都一一跟他们分享了我的研发过程。”

她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益深化,纯知识讲解的课程完全可以由‘数字教师’课程替代。我们必须拥抱前沿技术,进行高等教育转型,培养高水平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在刘艳丽看来,AI助教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任何专业都可以尝试打造自己的“数字老师”。“我正在考虑把研发AI助教的经验也制作成慕课,由我的‘数字老师’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来‘抄作业’!”她笑着说。


相关文章

天津自然博物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共建科普基地

为弘扬科学精神,深化全民阅读,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探索构建“自然博物馆+高校图书馆”阅读科普融合创新模式,4月23日,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南开读书节”开幕式上,南开大学图书馆与天津自然博物馆......

数智化新质生产力产学研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

大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宝贵资源,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大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大数据资源助力企业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的智慧运营,如何让大数据资源升级迭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最求。4月1......

这位AI助教喊你“抄作业”了!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刘艳丽教授的数字助手,你们的学习小伙伴!”   4月2日,在“电力系统基础”的开学第一课上,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本......

国新办:天津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去年初,我们聚焦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务实地推出了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PM2.5年均浓度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天津市......

2024年天津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2月6日,天津市召开2024年科技工作会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40项天津公示1个科技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23年天津市社会发展与农业领域科技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公示各有关单位:根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经初审、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社会发展与农业领域科......

40项,天津公示1个科技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23年天津市社会发展与农业领域科技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公示各有关单位:根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经初审、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社会发展与农业领域科......

天津市公示种业创新重大专项拟立项项目名单

2023年天津市种业创新重大专项拟立项项目名单公示各有关单位:根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经初审、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天津市种业创新重大专项拟立项项......

天津重要工作部署:尽快摸清设备更新需求底数

3月18日,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审议我市关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

每人18万元博士后基金天津联合资助项目开始申请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天津市联合资助(特别资助)(简称“博士后基金天津联合资助”)项目是目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设立的唯一与地方联合资助项目。该项目旨在瞄准国家及天津市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