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01 22:32 原文链接: 遗传发育所水稻光合效率提高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光合细菌在光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是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农作物增产的一个根本途径。

  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进行,存在于叶绿体上的光合膜含有丰富的糖脂(半乳糖甘油酯),而UDP-半乳糖是合成这些糖脂的主要供体。目前有关光合膜上糖脂组装的遗传和生化分析已有研究,但对糖脂合成过程中UDP-半乳糖底物供应来源和产生机制一直不甚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储成才研究组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水稻光合能力和碳同化突变体(photoassimilate defective1, phd1),克隆和鉴定了编码一个新型UDP-葡萄糖差向异构酶(UDP-glucose epimerase, UGE)基因PHD1。以往人们一直认为UGE仅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储成才实验室通过大量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细胞学等手段,证明PHD1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进一步生化实验也表明,这个酶催化生成糖脂合成底物——UDP-半乳糖的过程是在叶绿体内进行。这是首次发现UGE也存在于叶绿体中。

  进一步功能鉴定表明,PHD1参与了糖脂的生物合成以及光合膜的生物发生过程。因此,这项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型质体定位的UDP-葡萄糖差向异构酶,而且阐明了高等植物光合膜上糖脂糖基组分的来源和发生机制,并暗示了该机制在绿色植物中是保守的,为进一步研究光合膜糖脂在植物光合作用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phd1突变体中糖脂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光合色素的含量,并降低了有效光化学效率。有意思的是,在过表达PHD1的转基因株系中决定水稻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有效穗数和籽粒千粒重都显著增加,并最终提高了水稻产量。PHD1不仅对水稻分蘖、千粒重及株高等产生适度(fine-tuning)促进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过表达植株的光合能力,尤其是在低光强下光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因此,PHD1为新一代水稻以及能源作物高产育种,特别对西南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光强不足地区的作物高产改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具有显著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经济意义。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内外ZL,并于7月28日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发表。

  储成才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李春来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相关文章

关于药包材生物学评价与试验选择指导原则标准草案的公示

药典委发布关于药包材生物学评价与试验选择指导原则标准草案的公示。拟制定药包材生物学评价与试验选择指导原则。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现将拟制定的标准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详见附件)。公示期自......

《科学》发布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涉及医学、材料、人工智能等

2005年,《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地球科学、能源、宇宙领域,并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领域,......

植物所发现水稻中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期和孕穗期是两个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的阶段,但鲜有关于同时调控两个时期的分子模块的报道。解析水稻低温信号调控网络、挖掘关键调控基因以及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是解决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有效......

最新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

光合作用是何时、如何起源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一组17.5亿年的微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产氧光合作用的演化。该论文介绍......

研究揭示叶绿体蛋白转运马达新功能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正常发育过程受到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在多个层次的协同调控。核质互作的分子机理是叶绿体生物发生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的反应中心亚基通常由叶绿体基因编码,......

美国成立国家生物学理论和数学研究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西蒙斯基金会出资5000万美元合作成立了国家生物学理论与数学研究所(NITMB),将汇集数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探索与环境、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广泛主题和行业相关的研究......

美国成立国家生物学理论和数学研究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西蒙斯基金会出资5000万美元合作成立了国家生物学理论与数学研究所(NITMB),将汇集数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探索与环境、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广泛主题和行业相关的研究......

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建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下水稻自主收获中的运输车辆精准定位控制方法,以及一套主从式协同作业系统和相关控制策略。相关成果......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

遗传发育所玉米籽粒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RNA编辑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编辑作为一种RNA转录后加工机制,对于调控基因表达具有重要意义。RNAC-U的编辑是胞嘧啶(C)经过脱氨转变为尿嘧啶(U)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