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10 11:58 原文链接: 露露杏仁露隐藏保健食品身份北京保健品企业承诺自律

  6月5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表示,北京和湖北出产的红牛未检出可卡因,使得沸沸扬扬的“可卡因红牛”风波暂告一段落。

  国产红牛虽暂无嫌疑,但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安全性因此提高了警惕。记者走访后发现,市场上部分功能饮料的身份其实并不单纯——不是普通功能饮料,而是有更严格适宜人群的保健品身份的功能饮料,比如消费者熟悉的红牛、力保健和露露杏仁露。

 

  露露隐藏保健食品身份

  少年儿童不宜喝红牛

  6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京鄂产红牛未检出可卡因,这也意味着红牛可以在北京继续正常销售。但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随意饮用红牛?

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

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

  6月6日,记者在北京易初莲花朝阳路店饮料区看到,红牛瓶身上“小蓝帽”标志十分醒目。记者在卫生部网站上查到,红牛的性质并非普通食品,而是保健食品,批号为“卫食健字1997(第327号),批准的保健功能是“抗疲劳”,适宜人群是“易疲劳者”,不适宜人群是“少年儿童”。

  不过,由于摆放在普通饮料区销售,很多消费者并未留意到红牛的保健食品身份。现场的一位女士就对记者表示,自己要多买几罐红牛给孩子喝。“他快中考了,复习紧张,喝这个提神。”

 

  露露未标“小蓝帽”

  除了红牛以外,记者在超市的饮料区还发现了露露杏仁露。露露瓶身上并没有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也没有保健食品批号。但记者查询发现,露露杏仁露的真实身份是一种保健食品。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中心及卫生部网站均查到,露露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正规的保健品批准文号——“卫食健字1997(第258号)”,批准的保健功能是“调节血脂”,适宜人群为“中老年及高血脂人群、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者”,可见这并不是一种男女老少皆能一年四季随便饮用的普通功能饮料。保健食品需标明的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等信息,露露杏仁露的标签上没有任何体现,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标签上需标明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及食用方法和适宜食用的量”。

  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徐咏梅介绍,杏仁油性大、具有滑肠作用,脾胃虚寒的人或有腹泻症状的人则更不宜过多食用杏仁及以杏仁为原料制成的食品。

  6月8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露露客服热线,对方模糊表示露露只是一种饮料。而记者从中国保健协会了解到,1997年在卫生部获得批准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长期有效的,没有过期一说,只要该产品未做过身份变更,就依然是保健品身份。而记者在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中心及卫生部、中国保健协会网站多方查询,均并未发现露露的身份变更信息。

 

  保健食品类饮料不能随意喝

  当保健食品身份的功能饮料露露、红牛、力保健和普通饮料混在一起销售,尤其面对露露杏仁露这种“不露真身”的饮料时,事先做做功课,对各种功能饮料的身份进行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在卫生部网站上看到,仅1997年一年卫生部批准为保健品而又以“饮料”命名的产品就有十几种,其中就包括红牛。这些“功能饮料兼保健品”的名称很多看上去很像普通饮料,消费者不易辨认。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介绍,有的饮料没有在标签上注明自己的身份,所以消费者要有主动查询的意识,当对某种功能饮料或普通饮料的身份拿不准时,可以去卫生部、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中心或中国保健协会的网站上输入名称进行查询,看其是否是保健品。保健品身份的功能饮料有严格的适宜人群,一定不能乱喝。

 

    北京保健品企业承诺自律

  北京保健品协会近日组织了24家重点“京牌保健品”企业,向市民发出“拉内需、促发展、树行业新风;讲诚信、重质量、保食品安全”的郑重承诺。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邢泉同时透露,近期很快会有一系列有关保健品的政策出台。

  北京保健品协会会长田大方指出,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将保健食品纳入了监管范围,该法实施后,将会进一步淘汰不合格保健品生产企业,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据悉,截至2007年年底,北京共拥有保健食品企业321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622个,在京投产率为49.40%,总产值估计达到80亿元。

 

  更多阅读

  质检总局再次通报 国产红牛均未检出可卡因

相关文章

罚款20万元杭州市下城区查处一起保健品会销案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热心群众举报,称辖区某写字楼二楼某公司有大量老年人聚集,疑似非法销售保健品。接举报后,下城区市场监管局潮鸣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出动执法人员分两批(第一批穿便装随同......

浙江杭州临安严查假冒某品牌保健酒

2019年10月12日,浙江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高虹市场监管所接到临安区某保健酒代理商的电话称:该区高虹镇某公司的老板朱某提供信息,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进一批该品牌的保健酒,该批保健酒涉嫌假冒。杭州......

浙江杭州临安区多措并举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

目前老年消费群体已成为保健品市场最为关注的重点对象,通过将保健品销售与会销宣传的牢牢结合,在销售人员营造的诸如概念恐慌、饥饿营销的氛围里,在各种生病不打针、不吃药即可治愈的美好承诺中,广大老年消费者往......

市场监管总局就保健品有关情况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

2019年8月20日上午10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总体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于军:各位媒......

贵州查办违法保健品案件324件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执法力度,着力创新监管机制,促进竞争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稳中向好。今年上半年牵头推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协作执法1775次,查办违法案件324件,移送司法机关3......

2020年起中国市场上的保健品要醒目标注非药物警示语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2020年起,中国市场上的保健用品必须在其包装注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治疗疾病”的内容,保健品市场或将告别“包治百病”“灵丹妙药”式的浮夸宣......

加拿大对一家保健品公司的所有产品进行召回

2019年5月29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召回通告,对KonsarFutureNutritionInc.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召回。加拿大卫生部视察了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发现了严重的不卫生条件和质量控制问题。加......

保健品能否缓解脂肪肝

吉林读者李先生问:我父亲最近检查发现脂肪肝,有朋友推荐他使用某种护肝类保健品,说是可以治疗脂肪肝,请问靠谱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吴培解答:不靠谱。保健品不是药品,它顶多起到一定的......

四川遂宁船山区:三部门联合行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3月20日,由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召开遂宁市船山区“保健”市场乱象整治专项监督活动联席会,并签订成立工作小组文件,推进“保健”市场乱象治理。会上,各部门对整治活动的......

忽悠老人买保健品企业被罚120万元

日前,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安徽省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成果及典型案例,其中一家商贸公司因为虚假宣传被处罚120万元。今年1月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等13个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