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精准药物递送是新药研发和精准医疗的关键。然而,现有的药物递送策略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受限于靶向性、精准释放以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因素。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药物与化学测量研究中心海军人才团队与新疆大学合作,针对传统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的局限性,发展了一种“高效靶向+刺激响应+光热协同”智能响应抗肿瘤药物递送材料。相关论文发表于《胶体与界面科学杂志》。
传统化疗药物常因靶向性不足、释放失控导致疗效受限。研究团队针对这一难题,创造性地将一氧化氮供体L-精氨酸负载于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特性的中空硫化铜纳米颗粒,构建出直径240纳米左右的智能递送载体。通过表面修饰肿瘤靶向肽RGD,该系统可主动识别肿瘤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的高效富集。实验数据显示,在近红外光精准照射下,药物靶向效率较传统疗法提升4.7倍,显著降低对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
该系统的创新核心在于多重治疗机制的协同作用。当近红外光激活时,中空硫化铜纳米颗粒产生温和光热效应,促使肿瘤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为药物深度渗透开辟通道。与此同时,纳米载体逐步降解释放铜离子,触发肿瘤细胞特有的"铜死亡"通路。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氧化氮与活性氧/氮物种(ROS/RNS)的协同风暴在肿瘤微环境中形成多重打击,这种"化学动力学-光热-气体治疗"的立体攻势使肿瘤体积缩减达90%,治疗效果远超单一治疗模式。
研究团队通过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技术,首次完整揭示了该系统的治疗作用链。在三阴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智能载体不仅实现药物的精准时空控制释放,更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将原本"沉默"的冷肿瘤转化为免疫活跃的"热肿瘤"。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肿瘤微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树突状细胞成熟度提升3倍,杀伤性T细胞浸润密度增加2.8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M2型巨噬细胞向抗肿瘤M1型转化比例达76%。这种"化疗-光热-免疫"的三维联动,为打破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创新范式。
论文通讯作者兰州化物所研究员邸多隆表示,该研究构建了集智能递送、多模态治疗、免疫调节于一体的诊疗平台,特别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等难治性肿瘤。第一作者景泉博士透露,团队已启动系统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初步毒理研究显示主要脏器无明显损伤。
该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支持,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其转化应用有望重塑肿瘤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5.02.186
高效精准药物递送是新药研发和精准医疗的关键。然而,现有的药物递送策略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受限于靶向性、精准释放以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因素。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受晶体管启发,设计出了可在两种不同的完整结构之间切换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望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环境传感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和......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与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合作,利用膝氏假单胞菌细胞膜,构建了一种高效的药物递送平台。相关成果已被JournalofNanobiotechnol......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与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合作,利用膝氏假单胞菌细胞膜,构建了一种高效的药物递送平台。相关成果已被JournalofNanobiotechnol......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Nan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ApH-responsivenanoparticletargetstheneuroki......
有效的癌症治疗通常需要联合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来协同抑制多耐药性肿瘤组织,开发可增强药物负荷和递送效率的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目前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这种联合使用比单一药物用药更难以实......
基因治疗是一类在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层面上实现相关治疗的研究策略。现已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大多是以病毒为载体实现基因递送的。病毒载体的引入无疑会引起人们对该类治疗体系的生物安全性产生顾虑。因此,发展生物相容......
静脉给药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给药方式,不过血管内皮的存在导致分子量大于白蛋白(66kDa)的物质无法渗透出血管。只有当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显著增强时,蛋白质、核酸、纳米药物等才能大量穿过内皮进入组织。而......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超过6亿4千万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新增患者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国、东南亚等西太平洋地区。大人口意味着大市场。上周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了今年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今年......
中国科大王均教授课题组日前与美国埃默里大学聂书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微型“纳米航母”药物递送体系,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纳米药物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