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8 10:52 原文链接: 高校异地校区,没了!这些省市,慌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逐步清理规范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等多项要求。

  《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意见》支持少量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此前,教育部要求从“十二五”开始,公办高职(高专)不允许升格为本科院校。此外,《意见》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吉林省、河北省等省份,相继下发了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吉林省

  从严控制异地办学,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对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严控数量、严把条件。对现存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

  支持2006年及以前审批设立,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每个类型不超过1所。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原则上特色学校不变为综合学校。

  合理调控增量,注重优化存量。有条件的市(州)或社会力量,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转设是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未完成转设任务的独立学院,不受数量限制,优先纳入规划。 

河北省

  从严控制异地办学,新申报设置事项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对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严控数量、严把条件。对现存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原则逐步清理规范。

  支持2006年及以前审批设立,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每个类型不超过1所。严格“学院”更名“大学”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原则上职业教育学校不转为普通教育学校,特色学校不变为综合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升为高等职业学校。

  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合理控制增量,优化调整存量。对于有条件的市或举办方,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

  继续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对于省内未完成转设任务的独立学院,不受数量限制,应全部纳入规划,并按照已明确的转设路径,平稳有序、好中快进地推动转设工作。

他们,怎么办?

  教育部与各省通知一出,就引起网友们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深圳、苏州怎么办”“河南怎么办”。

  近年来,不少东北、中西部一流高校,东进沿海、南下深圳。大多数异地校区已落地生根瓜熟蒂落。

  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一文统计,深圳、苏州、青岛是拥有最多高校异地机构的城市。拥有所设机构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大多是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快但高教资源又相对稀缺的城市。近年来,他们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快速聚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如今,教育部发文,异地办学政策再次收紧。今后教育部原则上将不再支持国内高校跨省设立异地校区,这可能意味着,对深圳、苏州、青岛等此前致力于引进省外高校的城市来说,要在现有(已引进)资源的基础上“自力更生”了。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韩蔚曾表示,下一步深圳可能将按照新的政策导向,继续对近年来几所自建新办高校给予支持。在粤港澳湾区协同发展的环境中,区域内城市新建大学存在一定的空间。

  关于深圳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也曾给出方向: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支持深圳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探索合作办学等教育模式,做好政策指导和相关许可工作。

  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正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改革开放重点战略区域,制定相关教育发展规划,研制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教育部也鼓励和支持深圳引进更多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开展合作办学。”

  除了上述引进异地校区的“大赢家”之外,教育部的发文,让河南、河北等省份也备受关注。这代表,本身高等教育资源贫乏的省份,计划引进优质高校的希望可能落空。

  2020年9月,教育部在答复“关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中明确表示:

  “从我国历史上产生的异地校区办学情况来看,由于异地办校会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导致学校规范管理呈现效应递减,难以形成与本校一体化的校园育人氛围等,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也进一步明确规定,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故教育部暂不支持关于引导京沪等部属优质高校在河南设立分校、研究生院、特色学院等实体机构,建议河南创新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总体实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

  过去,异地校区曾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未来,异地校区将如何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但值得强调的是,办大学最关键的是管理体制,而不是地点。


相关文章

教育部发布组织开展普通高校创新调查工作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总体部署,教育部决定开展2022年度普通高校创......

异地办学按下暂停键,高等教育应如何更好布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关停位于青岛、深圳等地的异地建设的研究生院,这成为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引人注目的高教新闻之一。高校异地办学由来已久。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

教育部: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服务

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消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坚持把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国务院任命!教育部迎来2位新副部长

据人社部网站1月6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陈杰、吴岩为教育部副部长。陈杰此前为同济大学校长,吴岩此前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同济大学官网简历显示,陈杰出生于1965年7月,福建福清人,教授......

陈杰、吴岩任教育部副部长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陈杰、吴岩为教育部副部长;任命曹晓钟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任命王祥喜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治委员,琼色为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徐平为国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员。免......

171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公示

1月5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的公示》,31个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共推荐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

高校师生出入校门新规定,教育部:不需要核酸

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

7起高校教师违规曝光,教育部:零容忍

12月28日,教育部网站曝光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涉及中山大学和辽宁大学的2起高校教师涉事案例。以下为通报部分内容:一、湖南省长沙市龙湾国际幼儿园教师彭某某伤害幼儿问题。202......

教育部公布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310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财......

教育部部署2023年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教育部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安全平稳”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