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7 13:54 原文链接: 高考成绩已出,志愿填报如何选择?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取率,九成左右考生会进入本专科,开始人生新阶段。

  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儿。从教育部到各地方、学校都已经开启了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建立了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市场上也有各种商业机构开讲座、做直播,甚至打出智能报考的招牌,面对如此多元的渠道和庞杂的信息,今年热门专业有哪些?家长和考生又该怎么选?

  传统优势专业热度不减,人工智能专业水涨船高

  近日发布的《2023高考志愿报告》数据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临床医学3个传统热门专业依旧牢牢占据本科热门专业前三名。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上升速度最快。

  从事高考信息服务工作5年的夸克App高考产品负责人夏雅曈介绍,平台搜索和志愿数据显示,在与高考相关的热搜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临床医学这3个专业基本承包了不同年份的榜单前三位,哪个高居榜首,与当年热点、考生关注点有关。今年随着AI领域的突破,尤其是大模型产品的涌现、生成式AI的火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专业,比如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展现出猛烈的上升势头。

  除了这些大热专业,平台数据显示,考古、美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对小众的专业也进入考生视野,“冷门不冷”。而在热门本科高校中,华北、华东地区的高校热度最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在综合类大学中关注度靠前,非综合类大学的特色学科和热门专业也对考生有很强吸引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关注度上升最快的本科高校中排名前三。

  用好信息工具,找到个人优势、社会需求和分数水平的交叉点

  和琳琅满目的高校及专业信息相对应的,是越来越长的志愿表。据统计,山东省考生可以填报96个志愿,辽宁省考生可以填报112个,大部分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平均也要填报50到60个。

  “志愿就是自己的志向在升学过程中的表达,所以志愿的填报涉及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自己的优势潜能,二是社会的需求。考生要结合这两个方面,再考虑分数水平,综合找到自己的方向。”针对专业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给出建议。

  他坦言,每年这时被反复咨询选专业问题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问对方“你有什么优势潜能”,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当下学生长期在教室里听课、刷题,缺少自主活动,很难发现优势潜能。”储朝晖说,学生平常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通过活动来寻找自己最感兴趣、做起来效率最高也有成就感的领域,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同时,学生也要多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储朝晖建议,社会需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展现,尤其是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大家一方面可以观察、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也要利用好各种智能工具,广泛收集信息。比如通过智能填报工具查询各校分数线、开设专业、招生计划、就业去向、校友口碑等信息,进行志愿模拟筛选、方案对比等,“大家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找到个人优势、社会需要和分数水平的最好交叉点。”储朝晖说。

  此外他也提醒,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当下,学生进了大学并不是进了保险箱,“要设计新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新的起点”。


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最大”,质量更高

据报道,近日,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对2021、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得者代表进行了表彰。教育部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

“满屏高分”也是一种错觉和误导,理智面对高考成绩

又到高考“放榜”时,各种查分短视频再度刷屏。冲上热搜的可谓个个高分,700多分考生家长半夜接到清华电话,男生高考681分满脸淡定父亲激动抹泪,估分700结果真考700……有人不禁感慨,这网上“遍地都是......

高考成绩已出,志愿填报如何选择?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

高考成绩已出,志愿填报如何选择?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

高考成绩已出,志愿填报如何选择?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

中西部的高等教育,现状和挑战是什么?

事关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倡议什么?由“输血”变“造血”,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如何变为现实?中西部的高等教育,现状和挑战是什么?《新闻1+1》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共同关注:中......

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在校女生占比超半数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在教育方面,2021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在校生的50.2%。其中,女研究生占全部研究生的51.5......

教育部: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23日公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

廖明宏:加强两岸高等教育人才交流有助互利共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88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