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2 16:09 原文链接: 麻风病的病因介绍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粘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杆菌动物接种:1960年Shepard在小鼠足垫中,初步接种成功,得到有限的局部繁殖,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1066年在Ress应用免疫抑制法,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感染,使麻风杆菌的动物接种前进了一大步。1971年Kirchheimer

  与 Storrs应用犰狳接种麻风杆菌成功,建立犰狳感染模型。1976年高板健二等报告应用裸鼠(先天性无胸腺小鼠)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

  麻风杆菌的人工培养,还未获得公认的成功。因此,人工培养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3、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粘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虫为媒介可能造成麻风的传染。然而,对这些看法尚有争论。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必须指出,尽管尚无足够的证据肯定什么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要机体的抵抗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一个传染性患者的周围人群受到感染的机会虽然相似,但发生麻风的毕竟是少数。麻风院(村)附近的地区,麻风发病率也并不高,即使是麻风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过5%。此外约有2/3的麻风病人并问不出麻风接触史。这些都表明,多数长期密切接触者并不发病。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Subcllinical infection),借以说明麻风病的感染率要比发病率高得多,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相关文章

离天下“无麻”又进一步,麻风病免疫遗传学机制新进展

近日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张福仁所在的团队因在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方面作出贡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让麻风再次得到关注。......

研究揭示中世纪欧洲人患麻风病的遗传风险

根据近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现今的麻风病遗传风险因子与中世纪欧洲人的麻风病也有关系。该研究认为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的易感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与近1000年前世......

美国麻风病预算削减

在美国,犰狳可能传播麻风病。图片来源:GREGMCCORMICK在历史上,麻风病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灾难,目前仍影响着一小部分美国人,但该国国会决定适度削减每年的麻风病医疗和研究预算。专家表示这将会产生巨......

WGS鉴别复发性麻风病患者的复发源头

自从1980年开始系统性的采用联合治疗(MDT)方法诊治麻风病以来,麻风病的患病率显著降低,但全世界每年仍有20万新发麻风病案例困扰人类。本研究采用NGS技术鉴别3例复发性麻风病的复发源头,区分是由于......

刘季和:为麻风病奉献一生

留声机没有低回的哀乐,也没有悲伤的告别。丙申深秋的清晨,刘季和先生离开了我们,匆忙而安然。2016年10月26日上午,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皮肤病理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病理研究室研究员刘季和......

世卫组织警告麻风病威胁依然存在

本报曼谷7月24日电世界卫生组织24日在此间举行的国际麻风病峰会上表示,过去20年来,全球对抗麻风病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如果现在出现骄傲自满,可能会威胁全球消灭麻风病的最后努力。会议当天发表了《曼谷宣......

美科学家发现麻风病为犰狳首次传染给人类

据外电报道,长期以来麻风病被学界认为只在人类间传播。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称,美国首例麻风病人可能由犰狳传染而来。一提犰狳,人们就会想到它的可爱。有些美食家还说,烤犰狳肉是一道美味。现在,路易斯安那州的......

卫生部等部门慰问麻风病患者及基层麻风病防治工作者

今年1月30日是第58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是第24个中国麻风节。1月24日,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疾控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及四川省有关部门领导,一同前往四川省凉山州......

《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终期评估的通知

卫办疾控函〔2010〕10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我部于2006年印发了《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

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杰出的国际主义者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祖籍黎巴嫩。1927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33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到中国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55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