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11 10:37 原文链接: 科技日报:PM2.5属“一类致癌物”

  今年有两份关于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健康危害的权威报告发布。

  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污染的空气被确认为“一类致癌物”。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行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科普沙龙”上,环保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建生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是以强度来分的。一类致癌物意味着有充足证据,即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体流行病学数据都确证了空气污染是致癌物,“证据最强,应当无可争议”。但目前能看到还是该报告的概要部分,全文尚未公布。

  另一份权威报告是《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该报告由50个国家、303个机构、 488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中国专家团队。报告显示,2010年室外空气PM2.5污染居全球20个首要致死风险因子第九位,在我国则为第四,排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导致了我国120万人死亡、2500万健康寿命年损失。从流行病学来归因,我国有40%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20%的肺癌死亡可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当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时,人体会由于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污染物而产生急性健康危害。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诱发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PM2.5的化学成分众多,除影响空气能见度外,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患者对其更为敏感。”

相关文章

要食品安全也不能谈“添”色变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

2022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召开

 “健康家庭预防先行”圆桌讨论。(会务组供图)12月26日,以“好家风健康行”为主题的2022中国家庭健康大会暨2022年度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大会家庭健康分会在京召开。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

创造记录!这篇发表19天Science文章由于污染问题而被撤回

2021年11月中旬在非洲南部首次发现的SARS-CoV-2Omicron变种(BA.1)的地理和进化起源仍然未知。2022年12月1日,洪堡大学CarloFischer等人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

每天6000步心脏更健康

最不活跃的老年人从步行中获益最多。图片来源:GettyImages不必每天10000步,只要多走一走,就能离健康更近一些。美国科学家发现,每天步行6000步至9000步,可降低心血管发病概率,如心脏病......

岳阳龙泉山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过可研报告审查

近日,全球储能规模最大的地下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中国电建集团岳阳龙泉山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湖南省岳阳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出席会议。岳阳龙泉山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是湖南......

慢病健康智能管理开启新路径

 时任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天传在项目启动会致辞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附属眼科医院供图眼底是全身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一张小小的眼底......

上海探索成立院士健康科普基地专家牵头科普

“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授牌仪式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举行。首批六个“健康上海行动院士科普基地”,由王正敏、葛均波、李兆申、黄荷凤、范先群、贾伟平六位院士牵头建设。他们是不同学科......

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公开征求《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2-00464分类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22-11-28文号环办便函......

210亿!财政部下达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最高河北35亿

 因疫情影响,导致各种会议、展会暂停或延期举办,为了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展示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项目信息,宣传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

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标准升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为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适应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