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合肥研究院微/纳结构阵列构筑及其SERS应用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研究员李越带领的研究小组,在物理方法辅助胶体晶体模板构筑微/纳阵列及其SERS增强特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上(Small, 2015, 11, 844-853;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5, 2, 1500031)。 二维胶体晶体模板策略是合成微/纳结构阵列的有效方法,通过溶液浸渍-胶体模板合成方法,控制前驱液的添加方式及后期处理过程,可成功制备多种形貌可控的周期性微/纳结构阵列。然而,采用化学方法获得的微/纳结构阵列,很难得到大面积形貌均一的样品,如果作为SERS活性衬底使用,则会导致SERS探测信号不均一性,即在不同区域获得的信号强度波动范围较大,会限制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为此,研究人员在化学方法制备有序阵列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原有的结构阵列上进行物理沉积,成功获得了新型......阅读全文

我国太赫兹研究领域的实验室蓬勃发展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10THz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是电磁波谱中唯一没有获得较全面研究并很好加以利用的最后一个波谱区间,是人类目前尚未完全开发的电磁波谱“空白”区。由于太赫兹波所处的特殊电磁波谱的位置,它有很多优越的特性,在材料分子的特殊光谱信息分析、材料与结构的

国家科技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总体精神,促进科技支撑传统制造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组织实施“十二五”先进制造技术

传感器“鼻子”能嗅万亿分之一爆炸物

  爆炸相关的恐怖袭击对全球安全和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探索可靠的痕量爆炸物气氛检测方法是遏制爆炸恐怖袭击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科研人员开发了基于氧化锌插层调节的高灵敏硝基爆炸物气氛肖特基结,能够实现对TNT、DNT、PNT、PA、RDX及尿素等爆炸物在十亿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今日推荐文章作者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专家洪伟教授,本文选自《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发表于《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学与技术若干前沿问题评述专刊》,射频百花潭配图。引言随着对电磁波谱的不断探索, 人类对电子学和光学

智能所微纳光纤聚合物探针制备及应用获进展

  在国家863项目“农田生境感知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村镇环境监测与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荧光标记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阵列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在线检测”等支持下,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智能信息中心李淼研究员和曾新华副研究员带领研究组在微纳光纤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三)

1.3 窄带太赫兹连续波源窄带太赫兹辐射源的目标是产生连续的线宽很窄的太赫兹波。常用的方法包括:a) 利用电子学器件设计振荡器,尤其是以亚毫米波振荡器为基础,提高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以设计实现适合太赫兹频段的振荡器。由于这一特点,目前报道的太赫兹源的工作频率主要集中在较低的太赫兹频段。但是,在此基

新疆理化所构建基于肖特基结的高性能爆炸物蒸气传感材料

  爆炸物检测作为反恐防爆的重要措施正日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爆炸物蒸气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采样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多功能集成、可以批量生产等优点,使爆炸物探测器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精度成为可能。  传统的气敏传感器通常是将敏感材料与电极构成欧姆接触,通过测量待测分子吸附引起的电流变化实现

硅纳米线将绘电子器件新版图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硅纳米晶体管、传感器等纳米器件的部分功能,但是离纳米器件的大规模集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用硅纳米线制成的“纸电池”。   当全世界的科学家一窝蜂地关注碳纳米管时,殊不知,另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硅纳米线同样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新疆理化所构建基于肖特基结的高性能爆炸物蒸气传感材料

  爆炸物检测作为反恐防爆的重要措施正日益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爆炸物蒸气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采样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多功能集成、可以批量生产等优点,使爆炸物探测器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和高精度成为可能。  传统的气敏传感器通常是将敏感材料与电极构成欧姆接触,通过测量待测分子吸附引起的电流变化实现

首例!深圳先进院研发出仿变色龙软体驱动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纳米调控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学敏团队研发出仿变色龙软体驱动器,首次报道了能同时通过颜色和形状改变,进而与环境实时交互的软体爬行机器人。相关研究结果以论文Chameleon-Inspired Structural Color Actuators(《仿变色龙

沈阳自动化所在微纳制造和微纳生物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信息-生物-纳米是微纳制造产业和单分子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微纳米观测、操控和制造技术是支撑微纳米科技走向应用的基础,是促进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使能技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组长期以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推进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在微纳制造和微纳生物领域取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

微阵列技术在单个实验中能同时分析数千个参数。捕获分子微点在固体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应结合分子的样品中。基于荧光、化学发光、质谱、放射性或电化学的读出系统能检测每个微点形成的复合物。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结合分析高度灵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阵列基因表达分析所放大。在这些系统中,检测固定的DN

微流控芯片技术应对临床检验医学的挑战

一、微流控与微流控芯片微流控(Microfluidics)的含义是微尺度下的流体控制,其研究对象是使用微米级通道操控纳升级以下微量液体的系统[1-3]。鉴于芯片是实现微流体控制的主要平台,因而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微流控的主要研究内容。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主要依托于MEMS(

2014年仪器和测试技术新修制定一批国家标准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批计划共计1354项,其中制定932项,修订422项;强制性标准133项,推荐性标准1210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1项。  本文摘取了新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同实验室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有关的部分。其中的亮点包括:大部分

China Lab 2014技术研讨会主会场演讲报告

  2014年3月12日,由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国际科技贸易展览公司主办的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4)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开幕。12日上午召开的中国(广州)分析测试论坛主会场共邀请到诸位专家学者就蛋白质的

新型纳米技术可实现无创检测眼泪中葡萄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从隐形眼镜表面检测葡萄糖的改进方法,无需抽血检查血糖水平。该无创技术可以利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学检测技术测试眼泪中或是隐形眼镜表面的葡萄糖。  这项先进材料的研究,受到了谷歌隐形眼镜的启发,它正在被开发用来测量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测量结果将会

化学所在癌细胞捕获与释放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癌细胞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是生物界面化学研究中的前沿热点之一,对肿瘤诊断、抗癌药物筛选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生物界面上癌细胞的特异识别与粘附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受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

可穿戴汗液传感器 可进行运动中电解质离子实施监测

  人体汗液中富含大量潜在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相比较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测,其具有非侵入(Non-invasive)和实时连续监测等优势,因此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研究成为可穿戴健康电子设备领域发展的重点之一。微型化、集成化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全固态参比电极,是检测汗液中电解质离子浓度的核心传

毛细管电泳仪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管电泳仪(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利用荷电粒子之间的淌度差异和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是分析科学继液相色谱仪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使分析科学从微升级进入到了纳升级水平,不仅使单细胞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也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转机。一、在DNA测序中的应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2016生命科学光谱技术专题日(Bio Day)在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21日,2016生命科学光谱技术专题日(Bio Day)在北京大学召开。Bio Day是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研讨会,聚焦当前最前沿的技术——拉曼、荧光、SPRi及颗粒表征等,探讨这些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本次会议由HORIBA科学仪器事业

苏州纳米所在三维多孔纳米金属氧化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珽课题组致力于对新型纳米敏感材料结构可控合成及组装,并结合印刷电子和微纳制造技术,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微纳化学、生物、柔性力学传感器及传感器阵列,目前已具备制备气体环境传感器及其解决方案的能力,基于纳米敏感材料的微纳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并能

芯片实验室

  一、前言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称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 µ-TAS)是指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位集成或基本集成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

刘锦淮:仿生传感器研究将大大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

  刘锦淮 博士,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的研究。   人类能否发明某种装置,像鱼儿一样敏锐感知水中的细微扰动?或者学习蝴蝶,随着空气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更改翅膀的色彩?   历经几十亿年的进化,生物界与自然的融合趋于完美。而模仿生物的

POCT插上“i”翅膀,会变成什么样?

  POCT不仅仅是试纸条加上配套仪器,更是患者身边或所在地使用的基于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技术体内外检测试剂、仪器和设备,是生物、纳米、计算机等多技术融合的产物。作为技术驱动型产物,目前,POCT产品正向着第五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平台发展。  iPhone、iWatch、iPad等i系列电

生物芯片应用领域

最大用途在于疾病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用基因芯片进行的表达水平检测可自动、快速地检测出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谢纳(M.Schena) 等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NA文库构建一个代表104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来检测体外培养的T细胞对热休克反应后不同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有5个基因在处理后存在

固体物理所孟国文研究员来理化所作学术报告

  应“理化青年论坛”、“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化所分会”和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孟国文研究员于9月6日上午来理化技术研究所访问,并作了题为“异质与一维复杂纳米结构及其原型器件”的学术报告。   与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简单形貌一维纳米结构(纳米管、纳米线、纳米

杨芃原组稿《质谱仪器研制专辑》优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今日,《质谱学报》出版“质谱仪器研制专辑”,本专辑由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组织,共有全国十余家重点单位和课题组,发表了关于质谱研制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杨芃原教授为该专辑作序题为:质谱技术是国家战略核心技术。  杨芃原在序言中指出:据报道,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高端检验检测设备以进

众学者齐聚南京分享新仪器与新技术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2月17日-19日,2016年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在新仪器与新技术分会上,中科院大连物化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关亚风、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彦、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群等10余位近期开发了新仪器和新技术的专家学者为在场参会代表带来精彩报告。

磁性可移动拉曼增强(SERS)检测芯片 实现高灵敏度快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鹏辉、喻学锋、罗茜等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磁性可移动拉曼增强(SERS)检测芯片,实现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快速检测。相关论文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Self-Assembly of Hybrid nanoparticles 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