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江雷院士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技发展贡献奖

法国当地时间2月5日,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颁奖典礼。为表彰其在超浸润纳米界面材料领域的特殊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江雷院士该组织第五届纳米科学与技术特别贡献奖章(UNESCO Medals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ies)。江雷院士自1999年以来长期从事交叉科学领域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的研究工作。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Isamu Akasaki教授与江雷院士同获该奖。该奖章设立于2010年,已颁布24枚。往届得主包括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lferov教授等。 江雷院士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学与技术特别贡献奖章 江雷院士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学与技术特别贡献奖章 美国当地时间2月8日,2016年美国工程院院士选举结果在华盛顿......阅读全文

搭建生物与材料研发桥梁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经过长期进化,生物形成了优异的功能和完美的结构,蜘蛛和蚕能吐出高弹性的丝,荷叶出淤泥而不染,飞鸟骨骼系统具有质量轻、强度大的构造形态……自然界的奇妙创造,对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来说,是研发新材料的“灵

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体系的构筑及其应用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翩翩起舞的水黾以及捕虫能手猪笼草等都是大自然的精妙创造,是具有“超浸润特性”的自然界杰出代表。作为超浸润领域的“掌舵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通过近二十年的潜心研究,总结规律,提出了二元协同理论,即将两个具有相反性质的

百万科技大奖来了!杨振宁、施一公等出席 多科学家获奖

  2018年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江雷院士团队成功制备Janus型共聚物反蛋白石光子晶体膜

  光子晶体超浸润性赋予具有独特光学调控性能的光子晶体材料在传感、检测、防污、驱动、油水分离等方面的新应用。理化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江雷院士团队在具有超浸润性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Chem. Soc. Rev., 2016, 45, 6833)。研究人员考察了基底浸润性

中科院院士江雷获第五届“纳米研究奖”

  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3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期间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被授予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是在构建超浸润界面材料方面的突出贡献”。江雷出席论坛,并做

中科院院士江雷获第五届“纳米研究奖”

   7月1日,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3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期间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被授予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是在构建超浸润界面材料方面的突出贡献”。

四位院士获颁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

  第六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正式揭晓,江雷院士、袁晴棠院士、赵东元院士、周其林院士荣膺奖励。在5月5日上午的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院士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主任谢在库院士共同为四位获奖者颁奖。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院士

2018年度“求是奖”揭晓

9月15日,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2018年度“求是奖”在合肥揭晓,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等出席颁奖典礼。  获得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江雷师法自然,建立了超浸

2018年度求是奖颁奖 杨振宁等出席典礼

2018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中国科学家揭示猪笼草“油嘴滑虫”机制

菲律宾特有“食肉植物”猪笼草吃虫子众所皆知,但其“嘴唇”即口缘区,在湿润环境下,不需要外部能源推动即可输送液体的奇特现象,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团队发现。合作团队还通过解析猪笼草“嘴唇”的微观结构,揭示猪笼草“油嘴滑虫”液膜自动搬运液体、致使昆虫无法驻足而滑落入笼

理化所发表纳米通道浸润性与应用综述文章

  纳米通道浸润性研究对于解决界面化学和流体力学中遗留的众多挑战性问题至关重要,并广泛应用于物质传输、纳米限域催化、限域化学反应、纳米材料制备、能量储存和转化、液体分离等领域。纳米通道的尺寸是影响液体浸润性的关键因素,当通道直径小于10纳米时,通道内液体由于限域效应出现非连续流体行为;当通道直径大于

理化所发表纳米通道浸润性与应用综述文章

  纳米通道浸润性研究对于解决界面化学和流体力学中遗留的众多挑战性问题至关重要,并广泛应用于物质传输、纳米限域催化、限域化学反应、纳米材料制备、能量储存和转化、液体分离等领域。纳米通道的尺寸是影响液体浸润性的关键因素,当通道直径小于10纳米时,通道内液体由于限域效应出现非连续流体行为;当通道直径大于

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研究取得新进展

  基于铜的柔性透明电极因其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铜基柔性透明电极主要是基于铜纳米线网络和铜网格的透明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两个主要难题:一是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二是微纳尺度的铜极易被氧化,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能。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铜基透明电极的

高性能二维钙钛矿单晶纳米线阵列光电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应用于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钙钛矿具备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长的寿命和扩散距离,也是一类较为理想的光电探测器材料。但三维钙钛矿暗电流对光电探测器的信噪比有较大影响,发展受到限制。基于多晶薄膜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虽可抑制暗电流,但无法实现较大的光

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研究员江雷团队与兰州大学教授柳明珠合作,报道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优异光电性能的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材料和界面》。  基于铜的柔性透明电极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铜基柔性透明电极主要是基于铜纳米线网络和铜

给超疏水材料装上“铠甲” 中国科学家成果登上Nature封面!

  为什么水蜘蛛可以在水上行走?为什么荷叶“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蝴蝶的翅膀不会被打湿?其实,这些都与动植物“身体”表面的超疏水性有关系。视觉中国供图  受上述自然现象的启发,人们逐渐掌握了制备超疏水材料以实现自清洁的“秘密”——其对水具有极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无法铺展而保持球状且极易滚动,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