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技部评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为进一步扩大2010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开展了2010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为了让公众更加容易理解此项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此项活动更名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依据《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办法》的要求,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初评,从218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0项候选进展。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进展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根据返回票数的统计结果,评选出了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这十大进展是: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 ......阅读全文

973计划健康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从科技部获悉,973计划健康科学领域2006年至2014年共立项支持了144个项目,经费额度33.2亿元。   通过973计划的实施,我国在健康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成果。   ——将免疫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疫苗为基础

韩国科学家在催化剂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网站报道,该大学金相旭教授研究组在碳纳米管化学生长过程中,发现了铁(Fe)原子生成类似于我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构的单原子混合结构,从而提出单一原子催化剂的概念,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引起业界关注。  一般的催化剂会在其表面产生化学反应,理想情况下,如果单一原子成为催化剂,那

量子力学基础研究获重要进展

 10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理论框架下的真多体非局域性,结果表明用两体或三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产生的所有关联。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该期的封面文章。  量子力

2016年度基金委基础研究主要进展与科学基金资助成效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为指引,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不断增强源头创新供给。 一年来,科学基金共受理来自全国2309家单位的182334份申请,运用国家财政投入248.

甲醇制烯烃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研究员领导的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邓风、郑安民研究员(负责理论计算)合作,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

我国口服抗癌疫苗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创板日报》17日讯,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赵潇改造出一种能经口服在体内工作的基因工程菌,通过小鼠模型实验,实现在肠道中原位可控地产生携带肿瘤抗原的细菌外膜囊泡,以刺激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人员介绍,作为一种细菌分泌的天然纳米颗粒,细菌外膜囊泡能够有效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并

江西省肝癌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邵江华教授主持的《FAT10调控HOXB9的表达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其成果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其影响因子9.28,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医学领域本土研究发表影响因子最高的SCI期刊论文。《Canc

压缩玻璃碳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碳具有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在高压下可直接转变成超硬金刚石。对于这种高温高压截获的亚稳相,其晶体结构与初始前驱体结构、压力温度条件以及加载或卸载方式密切相关,为探索新奇碳材料提供了机会。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田永君教授、赵智胜

超导微电子器件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超导器件是未来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当前超导电性学和电子学的前沿课题。它有可能使电子系统在速度、功耗、频宽、噪声等性能上达到综合兼优。上海交通大学蒋建飞教授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8871013,69371016)资助下,结合有效的国际合作,从1989年起,在三端超导器件机制、

铁基超导带材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973计划 “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和物理研究”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课题组采用机械压制新工艺,研制出临界超导电流超过10万安培每平方厘米(4.2 K, 10 T)的Sr-122型铁基超导线带材,标志着我国Sr-122型铁基超导材料跨入了实用化门槛,并为下一步铁基长线规模化制备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