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物物理所地质地球所研制出肿瘤诊断新型纳米材料

6月17日,《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无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之后(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项研究利用无机纳米材料的这一生物学新特征,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课题组合作,仿生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肿瘤诊断试剂——铁蛋白纳米粒。它是由氧化铁纳米内核及铁蛋白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双功能纳米小体,蛋白壳能够特异识别肿瘤细胞,氧化铁纳米内核能够催化底物使肿瘤显色,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 通过对九种474例临床常见肿瘤标本的筛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新型铁蛋白纳米粒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95%,均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基于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 此外,基于这种铁蛋白纳米粒而发展的新型纳米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阅读全文

五部委发布137项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领域指南(2011年度)

  发改委网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研究审议的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现予以发布。《指南》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

纳米药物是21世纪医学技术重要方向

          中科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前排左三)等会见出席第331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美国NIH副院长 Michael Gottesman博士(前排右三)等美国科学家。   以“肿瘤纳米技术与纳米药物”为主题的第331次香山科

科学家首次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模拟酶

《自然—纳米技术》:拓展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范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研究小组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一文,日前在9月份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该刊物同时配发的评论文章《氧化铁纳米颗粒:蕴藏的功能》称:“阎锡蕴、柯沙和同事们首次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具有类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肿瘤标志物 7 种检测方法大比拼

  肿瘤具有高死亡率、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 超、X 线胸片、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肿瘤早期

专访“80后”博导刘庄:探索纳米医学,助力肿瘤诊疗

  2017年5月5日,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官方公布一则好消息: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荣获2017年度“Biomaterials Science Lectureship”奖项,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这一奖项创立于2014年,每年由 Biomateri

Nature子刊综述:纳米技术如何诊疗癌症!

  癌症治疗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将正确的药物输送到正确的肿瘤部位,并仅仅在局部产生杀伤力,而对人体产生最小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将诊断与治疗有效结合,是癌症治疗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兴的纳米诊疗技术平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有鉴于此,陈小元和Jin Xie

碳纳米管在肿瘤诊断与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摘 要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对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特别是肿瘤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的研究特点,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纳米角, 生物医学, 肿瘤, 诊断, 治疗,评述 1 引

地质地球所等研制出诊断微小肿瘤的新型靶向造影剂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功能影像技术,具有无创伤性和高分辨率等特点,在肿瘤的诊断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造影剂是实现体内肿瘤MRI诊断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肿瘤在早期阶段(直径<1-2 mm)无新生血管,体内生物屏障阻隔现有的MRI造影剂,使其难以到达

新型纳米闪烁体助力深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一种基于新型铽(Tb)掺杂钨酸钆纳米闪烁体(GWOT NPs)的多功能纳米诊疗试剂,它不仅实现了对肿瘤组织的双重造影(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对肿瘤组织的X射线激发光动力治疗(X-PDT)及放疗(RT)的协同治疗,同时表现出低生物毒性,表明该新型纳米闪烁体在深部肿瘤

利用短肽自组装纳米材料改善乏氧肿瘤治疗策略

  9月6日,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可特异性杀伤乏氧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的短肽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探索应用,论文题目为New power of self-assembling

新型纳米技术给癌症治疗带来新突破!

  癌症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流的癌症治疗方式(例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仅显示有限的治疗结果,部分原因是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医学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个性化医学的发展前景广阔,癌症诊断和治疗更加高效可靠。   与通过氧化磷酸化激活

福建物构所成功制备中空核壳结构稀土荧光生物探针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多功能结合(简称诊疗)已成为新趋势。为了实现精确诊断和高效治疗,诊疗剂往往需兼具肿瘤靶向性、多模成像和治疗等各种功能。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发出可见光,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又能够激发其负载的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进行光动力治疗,因此在发展非侵入性诊疗剂上具有

“核磁共振纳米灯”让癌细胞“发光”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纳米医学研究团的科研团队日前发表了一种全新的纳米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医学图像的可识别度。动物实验表明,使用该造影剂,实验鼠异常组织的亮度达到了周围健康组织亮度的10倍。  新的造影剂技术具有选择性,形成的核磁共振图像对癌症等特定代谢的标志物敏感。研究人

上海硅酸盐所基于空心介孔普鲁士蓝的纳米诊疗剂获进展

  肿瘤的精确诊断与高效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和研究热点,设计制备兼具诊断、监控和治疗等功能为一体,且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纳米诊疗剂是实现肿瘤精准治疗的材料基础。普鲁士蓝作为一种古老的染料,是一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临床上治疗铊等放射性元素中毒的解毒剂,同时该材料因其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近年

深圳先进院癌症诊断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在癌症诊断的研究中,近红外荧光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癌症原位、实时、靶向的无损监测。吲哚菁绿(ICG)是一种具有近红外特征吸收峰的三碳花菁染料,是唯一一

纳米颗粒如何加速医学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很多研究中都利用纳米颗粒来进行疾病的治疗和诊断等,比如有研究人员就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了能检测胰腺癌的新型生物传感器;那么近期纳米颗粒还在哪些方面推动了医学研究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 Biotechnol:重磅!科学家开发出能携带CRI

中国学者最新文章:纳米颗粒与细胞的交互作用

  与大块材料相比, 纳米尺度材料有着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生物学性质, 这使得纳米颗粒在药物输运和肿瘤成像等医学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同时, 愈来愈多的工业化纳米颗粒和纳米材料的制备, 使得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很大的关注. 由于纳米颗粒进入体内后的作用发生在细胞层面上, 这要求我们很好地去理

新一代CTC纳米检测技术致力于早期肿瘤精准发现

  肿瘤领域的市场空间已无需赘言,存量空间和增长空间都很大。从患者角度来说,最大的需求是找到好的医生和适当的治疗方案,而医生的需求除了找到需要的患者外,还有在科研方面的数据积累和挖掘。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产生了不少创业公司,如抗癌卫士、抗癌圈、优医care、医瘤助手、新屿信息、思派网络、零克科技等。  

光谱界专家分享光谱技术的新进展、新应用(二)

——第十九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光谱年会大会报告(二)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0月28日,第十九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光谱年会在福州盛大开幕(详见本网报道:光谱领域专家汇聚福州 共同探讨光谱学发展),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理化所高效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石墨烯芯片研究获进展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诊断标记物,是从肿瘤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管中,传播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引起肿瘤扩散的细胞。研究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转移是目前肿瘤扩散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与癌症的高死亡率息息相关。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稀少(1亿个血细胞中有1-5个),很难通过常规方法

防止癌症复发的神奇“贴片”

  在20个人当中大约就有1个人,将可能在他们的一生中患上结直肠癌,使得这种癌症成为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疾病。在欧洲,它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癌症。  结直肠癌最广泛使用的第一线治疗是手术,但这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切除不完全。癌细胞仍可能残留下来,从而有可能增加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事实上,尽管许多患者在术后数月

上海硅酸盐所等发表基于乏氧肿瘤诊疗的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副研究员刘佳男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步文博,在美国化学会综述性学术期刊《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在线发表了综述文章:Chemic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Probes for

河北省科学院借力中科院共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这个实验室是2014年9月由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联合共建的实验室,这几天我们配合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完成的“河北省海岸带受损生态系统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项目刚刚完成验收工作。”12月4日下午,在河北省科学院的河北海岸带生态与环境联合实验室里,项目负责人王艳霞告诉《中

“以癌治癌”将光能转换成热能 杀伤肿瘤细胞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纳米医学小组在“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种充分利用癌细胞之间互相亲和作用的“以癌治癌”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米医学治疗癌症的优势。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期刊ACS Nano上。深圳先进院博士郑明彬告诉记者,“以癌治

中国科学家在同源靶向纳米载药领域获得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纳米医学小组在“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种充分利用癌细胞之间互相亲和作用的“以癌治癌”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米医学治疗癌症的优势。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期刊ACS Nano上。  深圳先进院博士郑明彬告诉记者,“以

科学家在同源靶向纳米载药领域获得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纳米医学小组在“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种充分利用癌细胞之间互相亲和作用的“以癌治癌”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米医学治疗癌症的优势。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期刊ACS Nano上。  深圳先进院博士郑明彬告诉记者,“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以癌治癌”疗法获突破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纳米医学小组在“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种充分利用癌细胞之间互相亲和作用的“以癌治癌”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米医学治疗癌症的优势。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期刊ACS Nano上。  深圳先进院博士郑明彬告诉记者,“以

皮肤病变研究前沿:黑色素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也是身体最大的器官,包括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及真皮层。生发层内含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肤癌,每年全球有超过130,000人被诊断出来。黑色素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下所述:Nat Commun:黑色素纳米颗粒有助于缓解癌症的恶化  黑

天大首次用物理方法取得纳米级别半导体材料

  4年前实验室人员的一个疏忽,却导致了一个意外发现,最终成就了一个世界首创的工艺。最近,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量子点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开发出了环保高效的单分散量子点合成新工艺,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信》)杂志上,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用物理方法合成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