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研制首套民用高分辨率全极化SAR雷达

作为国家高分专项(民用部分)航空对地观测系统发布的第一个微波类载荷承研单位,近日,中航工业雷电院历时两年半的自主研发,圆满完成X波段高分辨率全极化SAR雷达的研制和技术校飞任务,获得了国内高分航空系统中第一幅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一行日前赴北京良乡机场考察研制情况,登机参观了雷达演示操作,并观看了雷达研制汇报片。 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高分辨率先进对地观测系统,最终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在高分专项中,航空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观测手段最齐全,综合集成能力最强,是获取高分辨数据的主要手段。 该项目研制周期短、任务系统复杂,团队先后攻克了高极化隔离度宽带共口径天线、极化通道一致性设计、宽带收发、高精度极化定标、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和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等关键技术,所研制的雷达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全极化数据获取和大幅宽实时成像,同时支持1:10000比......阅读全文

存储激光雷达数据

最初,激光雷达数据以 ASCII 格式交付。由于激光雷达数据集合非常庞大,所以不久之后,开始采用一种称为 LAS 的二进制格式来管理和标准化激光雷达数据的组织和传播方式。现在,以 LAS 表示的激光雷达数据十分常见。LAS 是一种可接受性更强的文件格式,因为 LAS 文件包含的信息更多,而且由于采用

共享激光雷达数据集

3D 激光雷达数据可公开共享给众多用户和同事。共享激光雷达数据的两个主要方法是通过 Web 共享或通过文件系统共享。通过文件系统共享任何文件都可通过文件系统或 ArcCatalog 进行共享。只需记住,移动文件会使引用的数据源的链接断开。例如,复制、重命名或删除 LAS 数据集或汇总数据会导致 LA

2022年我国将推进气象卫星、雷达建设

全国气象工作会议今天(30日)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气象部门将实现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业务运行,再完成2颗卫星的研制,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雷达覆盖率超过50%,充分发挥雷达、卫星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中的作用,提升暴雨、局地突发强对流预警准确率、提前量和精细化水平。预计暴雨预

机载激光雷达(Lidar)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近年来,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及GPS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正蓬勃发展,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逐步研制出很多种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主要包括 LeicaALS50,Optech等等,它的应用已超国遥感所覆盖的范围和传统测量,成为一种特有的数据获取方式。   一、机

碳卫星获取首组观测数据

  记者2月23日从中科院获悉: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深挖”卫星数据,精准绘制人口地图

  尼日利亚卫生部门今后将不必只依靠不完整的人口普查数据发放麻疹疫苗了。《自然》官网10日报道称,由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日前交付尼日利亚政府的、基于卫星图像建筑物的分析详图中,对当地人口分布做出了明确标示。  盖茨基金会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一起,制作了尼日利亚北部各州

欧洲冰层探测卫星首批数据发布

  欧洲航天局说,该机构已对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克里塞特-2”发回的首批探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全球150余名科学家进行核准。   欧航局20日发布公报说,“克里塞特-2”发射已有3个月,它发回的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极地海洋浮冰的厚度变化以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大冰原的变化

卫星数据看透全球氨污染热点

   氨是烟雾的重要成分,并且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一直试图详细追踪来自诸如动物饲养场和化肥工厂等源头的氨排放。如今,在一篇最新论文中得以描述的卫星数据,或能帮助他们阐明并测量氨的热点地区。  英国爱丁堡大学水文中心环境物理学家Mark Sutton介绍说,同烟煤、臭氧和其他污染物相比,氨一

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分布

  Alaska Satellite Facility为科学界提供来自当前和过去任务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产品和工具的生产、存档和分发,包括2013年6月发布的具有35年历史的Seasat SAR图像。  CSTARS下载和处理来自各种卫星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并有迈阿密大学罗森斯蒂尔海洋

将激光雷达用作-LAS-数据集

LAS 数据集提供一种快速访问大量的 激光雷达和表面数据而无需进行数据转换和导入的方法。这样可以轻松地处理覆盖整个管理区域的数千个 LAS 文件,或者可能只是关于特定研究区域的几个 LAS 文件。LAS 数据集允许您快捷地检查 LAS 文件,并在 LAS 文件中提供了激光雷达数据的详细统计数据和区域

激光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分类

激光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的的根源是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的发展。这里,我们按照网络输入的格式进行分类。体素体素Voxel,英文可能是来源于像素Pixel,将体素理解为3维的像素也是可以的。先来说说像素,给定一张固定大小的图片,将图片均匀的分为很多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叫像素。那么对于给定的三维空间,将空间

什么是激光雷达强度数据?

强度是反映生成某点的激光雷达脉冲回波强度的一种测量指标(针对每个点而采集)。该值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被激光雷达脉冲扫到的对象的反射率。反射率是所用波长(通常是在近红外波段)的函数。回波的强度随反射回波的表面对象的组成而有所不同。强度可用于帮助要素检测和提取以及激光雷达点分类,还可以在无可用航空影像时用于

将激光雷达用作-terrain-数据集

terrain 数据集是一种将地理数据库要素类用作数据源的基于 TIN 的数据集。不规则三角网 (TIN) 是以多个三角形相连的网络进行表面建模(例如高程)的数据结构。要将激光雷达(LAS 文件)添加到 terrain 数据集,则需要将其导入地理数据库要素数据集中的多点要素类。terrain 数据集

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收集

  飞越有关地形的飞机可以收集高度准确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作为NASA航天飞机上飞行仪器的原型,NASA在其康维尔990上运行合成孔径雷达。 1986年,这架飞机起飞时着火了。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建了一个C、L和P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搭载于NASA的DC-8飞机。它被称为AIRSAR

中国遥感卫星成功接收高分六号卫星首轨数据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6月4日9时47分,该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六号卫星首轨载荷成像数据,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时长为6分钟,完成总计40GB数据的实时接收、记录和传输。所接收数据后续处理正常。在此之前,密云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句芒号”卫星数据

8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8月4日晚间21时46分和8月5日上午10时48分,成功跟踪、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8PSK-800Mbps模式和VCM模式两种不同调制方式的下行数据,经处理检验,数据

在镶嵌数据集中使用激光雷达

通过将激光雷达数据添加到镶嵌数据集,可将其用作栅格和渲染为栅格。这样,您便可以使用视域、等值线和剖面图等工具。估算体积。将其用作 DEM。使用其对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在支持栅格而不是 LAS 文件或 LAS 数据集的应用程序中使用它。镶嵌数据集与 LAS 数据集类似,由于镶嵌数据集存储的是指向原始数据

透视地下80米,他们解开雷达数据“密码”

9月26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实施的全球首个雷达探测结果出炉,发表于《自然》杂志,引世人注目。 中国是全球首个在地外天体上开展巡视雷达探测的国家。迄今,人类在地外天体上共开展了四次巡视雷达探测。其中三次来自中国。第一和第二次是我国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分别首次实现对月球正面和背面浅表

透视地下80米,他们解开雷达数据“密码”

  9月26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实施的全球首个雷达探测结果出炉,发表于《自然》杂志,引世人注目。  中国是全球首个在地外天体上开展巡视雷达探测的国家。迄今,人类在地外天体上共开展了四次巡视雷达探测。其中三次来自中国。第一和第二次是我国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分别首次实现对月球正面和背面浅

“珠海一号”数据首发-专家呼吁用好卫星大数据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我国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孙家栋曾多次提到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目标。  12月17日,在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商业航天高光谱卫星数据首发会”上,出席会议专家指出,与我国卫星平台、载荷研发水平相比,我国卫星数据应用能力和水平严重不足。  专

卫星数据揭秘35年全球植被演变

  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所需粮食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耕种。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人类伐林扩耕,霸占了不少林地的面积,一度让地球上的树木深受重创。当人类意识到树木对于地球的重要性后,退耕还林、保护森林的政策频出。那么,在人类行为的频繁干扰下,全球林地面积与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其他土地覆被情况又是如何呢

普朗克卫星数据表明宇宙或是球形

  关于宇宙的形状,一直众说纷纭,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是平的。但3位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称,普朗克空间天文台提供的数据表明,宇宙是一个球体,而非目前理论认为那样是平坦的。  支持宇宙暴胀的传统理论认为,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以一种扁平的方式膨胀。然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来自

新型串联雷达卫星系统-TandemL观测地球生态变化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破坏、资源匮乏、人口增长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德国正在加紧寻找解决方案。对此,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下属的亥姆霍茨研究联盟的研究项目“遥感和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EDA)将为此进行科研探索。  该研究联盟的目标是利用新型的卫星产品提出针对气候变化及其它环境变化

卫星雷达观测揭示地震后滑坡的动态加速和恢复

山体滑坡作为全球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每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滑坡可以由地震、火山、降雨或人类活动所触发,其中由地震触发滑坡导致的人员伤亡尤为严重,特别是在地震活跃地区。目前,大量研究集中于地震期间快速倒塌的同震滑坡和在余震或降雨作用下失稳的震后滑坡,这些滑坡地表变化显著,较为容易探测。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七号卫星数据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发布最新消息说,11月4日至6日,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成功完成高分七号卫星首轨数据接收后,按计划又先后完成6轨高分七号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接收数据量总计616.6GB,实现中国最高数据码速率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高分七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4月21日晚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当天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均处理正常。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北京时间当天上午11点46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成功跟踪、接收到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下行数据,这也

高分1、2号卫星原始遥感影像数据

高分一号       高分一号卫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总装

五寸手持机的雷达数据采集与控制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英文缩写。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度等状态参数。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雷达的战术指标主要包括作用距离、威力范围、测距分

激光雷达数据的地面线自动生成方法

在公路勘察设计阶段,丰富、准确的设计地面线信息(横断面、纵断面等)的获取,是公路勘测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是用于路基的设计以及土石方数量的计算。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利用全站仪或实时差分定位技术(rael-time kinematic, RTK)先放样出中桩,然后再利用RTK测出每个横断面的高程。然

卫星数据有助提前两月预警蝗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月14日发表通报称,卫星信息正以新的方式应用于对沙漠蝗虫群有利繁殖条件的预测,这是欧洲空间局与粮农组织沙漠蝗专家在早期预警领域合作的一部分。   在该合作项目框架下,粮农组织将利用包括欧空局土壤湿度与海水盐度卫星等提供的数据,来监测可能导致虫群形成的条件,如土壤湿度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