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本土实验室也能培养出一流学生

“传道、授业、解惑。”中国传统文化对“师者”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深刻认识。而在中国科学鼓励创新和原创性工作的当下,好导师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在日前于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自然》嘉奖了5位优秀中国科学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 得知获奖后,正在英国参加会议的曹雪涛笑称:“以后对培养学生更有信心了。” 承于师 成于徒 2014年10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曾发布《2014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曹雪涛登上“2014中国大学研究生导师排行榜”首位,被称为“中国大学最牛博导”。同年12月,曹雪涛获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 对于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曹雪涛首先想到的是当年在学术道路上指引自己的导师。 在追随导师学习的生涯中,曹雪涛明白了导师并不仅仅给予学生学术指导,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阅读全文

曹雪涛:本土实验室也能培养出一流学生

   ——专访《自然》杰出导师奖得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  “传道、授业、解惑。”中国传统文化对“师者”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深刻认识。而在中国科学鼓励创新和原创性工作的当下,好导师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在日前于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自然》嘉奖了5位优秀中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宣布成立。7月29日,成立揭牌仪式在贵州医科大学举行。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忠出席了揭牌仪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贵州医科大学的领导、中国医学科学院中青年医师创新联盟、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所

巡山报告 | 造假、剽窃和荣誉:何谓科学研究

  1  先说几句题外话吧。  你可能还记得,2019年12月份,中国学术界出过一个大新闻——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指控学术论文造假。短时间内,他实验室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图片拼接、一图多用等问题。这个话题,我在巡山报告里也有所涉及。  引用一段:  “我仔细阅读

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揭牌

  2月25日,中科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举行。  上海巴斯德所健康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朱正红对重点实验室的揭牌表示祝贺。他表示,中科院、上海市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共建上海巴斯德所是中法合作的一个独特的机制,希望上海巴斯德

曹雪涛院士团队重要研究成果汇总

  【1】Science: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揭示hnRNPA2B1识别病毒DNA并促进IFN-α/β产生  doi:10.1126/science.aav0758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识别病毒核酸可触发宿主对病毒的先天免疫应答。这导

曹雪涛、刘娟发表Immunity文章:天然免疫及炎症调控新靶标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激活机体抗病原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关键性调控作用。DC的体内迁移对于其成熟活化及功能调控至关重要,DC迁移紊乱可能导致DC在炎症部位的过度聚集及活化,导致组织过度炎症,甚至引发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探索DC迁移过程的调控机制对于深入了

我国学者提出肿瘤异常生长的“细胞核陷阱”观点

  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事关癌症患者治疗所需的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与应用。11日出版的《癌细胞》杂志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研究团队论文。他们发现新型小G蛋白分子RBJ,RBJ异常活跃则肿瘤生长恶化更快,而降低RBJ活性则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提出肿瘤异常生长的“细胞

我国科学家发现肿瘤异常生长新机制

  今天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癌细胞》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研究团队有关肿瘤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团队发现一种能够通过在细胞核内聚集、放大促癌信号转导的新机制,而促进肿瘤发生与异常生长的新型小G蛋白分子RBJ,提出了肿瘤异

曹雪涛:资助基础研究得有点风险意识

   如今,曹雪涛是世界著名免疫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和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而1991年时,他还是刚刚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一笔3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让他走上了科研正轨。  “那是我科研生涯起步的第一个基金项目。”曹雪涛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能够得到科研资金支持的渠道很

最牛博导曹雪涛 曾以硕士毕业论文直接获博士学位资格

  迎来百年校庆,南开校长曹雪涛也发表感言:南开应恢复到当年“北清复开”的地位与影响。虽然履职还不满两年,曹雪涛却可能是与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在气质上最为贴近的一任校长。  他,26岁时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他,28岁时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教授当选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近日,德国科学院院长致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教授,祝贺其当选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曹雪涛教授是著名免疫学家。其在天然免疫与免疫调控的基础研究、疾病免疫治疗的转化与应用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成果,以通讯作者在《细胞》《自然免疫学》《癌细胞》《免疫》《美国科学院

曹雪涛团队12篇论文可信性遭质疑

6月26日的《生物化学期刊》就曹雪涛团队的12篇论文发表关注声明。  2020年6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编辑部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中对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发表的12篇论文分别发布了关注声明。声明措辞

Cell聚焦中国免疫学之天然免疫下篇

  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国》,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免疫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期《聚焦中国》作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特异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新成果。并专门介绍了中国

厉害了!华人学者今日连发4篇Cell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刊登了6篇最新的研究。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其中4篇研究来自华人学者的研究团队。其中,更有两项研究的科研人员为“全华班”。  1  Gene-Wei Li教授课题组  Evolutionary Convergence of Pathway-Specific Enzyme Ex

曹雪涛团队发现lnc-Dpf3长链非编码RNA可抑制炎症发生发展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调控作用。探索DC迁移过程的调控机制对于深入了解DC在天然免疫与炎症中的调节作用,并寻找相关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DC的体内迁移受到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的共同调控。目前

教育部揭晓201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鼓励创新科技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主任办公(扩大)会终评和项目公示,北京大学主持的单个纳米颗粒光学检测新原理研究等10个高校科技项目,获评本年度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据介绍,“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自1998年

我首次应邀在《自然—免疫学》发表专题述评 曹雪涛撰写

4月1日刚刚出版的新一期国际免疫学领域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以封面标题的形式,用4页篇幅刊登了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撰写的专题述评《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章报道了我国免疫学研究的整体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十余家实验室各自创新特

我国科学家发现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功能调控新机制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选择性表达于人树突状细胞中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通过一种新的作用机制,调控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抗原提呈功能与激活免疫应答的效果。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课题组发现的成果。   树突状细胞是一

我科学家解读免疫细胞的应答过程

一旦病毒入侵,机体免疫系统如何快速识别并及时启动免疫应答反应以抵御感染和清除病毒?如何调控免疫细胞适度产生免疫效应因子,在有效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不损伤机体正常组织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这是科学家极为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下,第二

曹雪涛团队发现新标志物可预测干扰素对肝癌疗效

  今天出版的新一期《癌细胞》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团队的论文,报道了该团队关于肝脏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I)表达水平可预测肝癌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效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结果。   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但目前对于晚期

曹雪涛小组发现人肝癌预后判断和治疗新靶标

为进一步研究mRNA在肝脏生理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最新一期(当地时间2月15日)《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

曹雪涛院士团队发现免疫炎症平衡调控新机制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团队发现,DNA修饰酶Tet2分子可以通过调控RNA修饰的新方式,促进机体增加天然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应对病原体感染及其炎症反应。该发现不仅从免疫学角度为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天然免疫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在表观机制层面揭示了Tet2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

2011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1月17日揭晓。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盘点2019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新鲜事

  2019年即将过去,至此年末,生物谷对本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屠呦呦、袁隆平先生共获“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并于

Cell聚焦中国免疫学

  生物通报道:Cell推出了新一期《聚焦中国》,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免疫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期《聚焦中国》作为Cell旗下《Immunity》的特殊增刊,展示了华人科学家在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新成果。并专门介绍了中国免疫学会、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

我科学家发现反馈抑制免疫反应与炎症发生新机制

  新一期《自然·免疫学》发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研究小组的科研成果。他们发现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11b能够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促进免疫分子的泛素化蛋白降解,从而负向调节天然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反馈抑制了免疫反应与炎症发

科学家发现免疫细胞活化调控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在T细胞抗感染、抗肿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如何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抑制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杀伤性T细

曹雪涛团队发现免疫细胞活化调控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在T细胞抗感染、抗肿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如何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抑制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杀伤性T细

科学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作用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带领课题组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直接结合细胞浆中的信号转导蛋白分子并影响其磷酸化的新方式而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与功能。该成果为研究lncRNA发挥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观点,并为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与功能调控研究提出了新方向。相关

曹雪涛院士当选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

  第五届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The Federat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 of Asia and Oceania, FIMSA)学术大会于2012年3月14日-1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期间召开了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理事会并选举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