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146国减排承诺未达到全球气温增幅控制目标

负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Christiana Figueres 在全世界领导人为下个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气候谈判作准备时,联合国气候主管表示,迄今所作出的减排承诺将无法实现全球平均气温和工业化之前水平相比增加2℃——这一目标由政要们达成,旨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最危险影响。 “如此多的国家正参与到对抗气候变化的斗争中,这是了不起的一步。它们作出的承诺是向巴黎峰会交付的首批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Christina Figueres表示,“然而,尽管我们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这明显不够。” Figueres在一场分析这些减排承诺聚合效应的综合报告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示。截至10月1日,已有146个国家提交了减排承诺。这些承诺被称为国家自定贡献预案(INDC),是自愿性的。如果被全部执行,它们将使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阅读全文

500多个欧洲城市承诺减排20%以上二氧化碳

  500多个欧洲城市的市长4日共同承诺,他们所在城市将恪守《欧洲市长公约》,从现在到2020年将减少2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欧洲市长公约》签署仪式当天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举行,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盟现任主席国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及

拉梅什:美国减排承诺“令人失望”

  印度环境和林业国务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6日表示,美国减排承诺“令人失望”,美国应完善其在减排等方面的承诺。  拉梅什当天在坎昆气候大会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提出2020年时的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与其他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减排基准年份――1990年

中国已承诺减排目标不附加条件

  10月4日至9日,中国将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承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和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AWG-KP14 / AWG-LCA12)。今天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

欧盟重申不会单边承诺30%减排目标

  欧盟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赫泽高6日表示,欧盟不会单方面承诺将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0%。  赫泽高当天在坎昆气候大会期间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很难发现其他国家会设定如此有雄心的目标,我们曾经说过,如果其他国家愿意行动,我们才

英国多数民众信不过企业碳减排承诺

  据英国政府机构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只有7%的英国公众对企业承诺采取强硬措施实施碳减排的内容表示信任。该研究同时表示,三分之二的公众质疑企业承诺的真实性,其中90%的公众希望企业承诺每年平均3%的减排目标,以帮助英国政府实现2050年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  据英国《卫报》

中国提速“低碳化” 兑现减排承诺仍不易

  为了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中国中央财政设立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并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投入了7.5亿元人民币。   财政部透露,两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对413个项目的“以奖代补”,拉动了200亿元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投资,形成了年节能量为15.8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料26.2万吨标准油、减少

中国减排承诺智能电网贡献两成

  由世界经济论坛、埃森哲和各行业专家联袂推出的《加快智能电网试点的成功步伐》报告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智能电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促成因素,对于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应加快投资和建设试点项目,而推动的关键是建立政府监管及激励机制,以及制定全球性标准。  智能电网去年中国

布莱尔呼吁将减排承诺转化为具体措施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3日电(记者陈文仙)英国前首相布莱尔13日晚在此间呼吁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有关国家将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作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的共同发起人之一,布莱尔当天在哥本哈根发表演说时指出,那些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尤其要对正在进行工

日本永不承诺减排目标 国际气候谈判前景堪忧

  截止到1号,坎昆会议刚进入第三天,《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就出现了停滞,原因之一是日本代表连续在不同场合宣称“永远”不会就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目标。今天播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午间话题节目将连线特派记者以及气候问题专家,参与讨论。  主持人:首先我们连线采访这次会议的特派记者国宇翔。

金砖四国敦促发达国家做出减排承诺

  日前于巴西举行的“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上,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发出呼吁,要求工业化国家加快步伐,并敦促它们在今年年底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做出减排温室气体的承诺。   巴西外长安东尼?帕特里奥塔(Antonio Patriota)表示:“我们要求工业化国家设立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