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脑中化学信息物质的时间分辨分析”项目通过验收

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组织专家对化学研究所唐亚林研究员及陈义研究员分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中晶区结构、取向和微缺陷形成及演变机理研究”及“脑中化学信息物质的时间分辨分析”进行了结题验收。 验收会由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主持。他指出,通过组织项目的验收,将进一步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化学所副所长张德清参加了验收会,他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基础局及各位专家对化学所及项目组所给予的长期支持与关注,表示在项目的支持下,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努力,研究队伍得以充分的锻炼,项目的研究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并希望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支持与帮助。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后,一致同意2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建议中科院继续给予重点支持与关注。 “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中晶区结构、取向和微缺陷形成及演变机理研究”项目围绕......阅读全文

让中国高性能碳纤维更“强”

陈惠芳(左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一根仅有头发丝1/10粗的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却可以达到钢的7~9倍,而比重仅有钢的1/4,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依然可以纹丝不动,因此成为当今航空航天、国防军用、建筑、交通、体育休闲等领域的“香饽饽”。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陈惠芳科研团队联合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

锂电池材料碳纤维的发展历史介绍

  1879年爱迪生曾用纤维素纤维,如竹、亚麻或棉纱为原料,首先制得碳纤维并获得专利,但当时制得的纤维力学性能很低,工艺也不能工业化,未能获得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火箭、航天及航空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比强度、比模量高和耐高温的新型材料,另外,采用前驱纤维为原料经热处理的工艺可制得碳

关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碳纤维的发展历程介绍

  1879年爱迪生曾用纤维素纤维,如竹、亚麻或棉纱为原料,首先制得碳纤维并获得ZL,但当时制得的纤维力学性能很低,工艺也不能工业化,未能获得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火箭、航天及航空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比强度、比模量高和耐高温的新型材料,另外,采用前驱纤维为原料经热处理的工艺可制得碳

高性能碳纤维原丝填补国内空白

  黑龙江: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碳纤维,新材料产业界的宠儿。在历经9年自主研发后,一个碳纤维原丝的生产线终于要在龙江落地。与此同时,一条与碳纤维生产相配套的产业链也雏形初现。碳纤维给力,龙江新材料产业日益崛起。最近一个投资2.9亿元、产能达600吨的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正在哈尔

我自主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经过为期4年半的航空航天用户严苛考核评价,中简科技ZT7系列碳纤维,率先实现在该领域的全面稳定批量应用,率先应用于国内最新型国防装备。抢占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制高点。”近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岗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自豪地说。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特殊,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新

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实现新突破

  记者日前从常州高新区获悉,由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领衔的T700/T800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产业化及在航空领域的示范应用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列为2013年国家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并将获得8000万元资金扶持。标志着我国碳纤维新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速。   中简科

化学所“脑中化学信息物质的时间分辨分析”项目通过验收

  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组织专家对化学研究所唐亚林研究员及陈义研究员分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中晶区结构、取向和微缺陷形成及演变机理研究”及“脑中化学信息物质的时间分辨分析”进行了结题验收。  验收会由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主持。他指出,通过组织项目

我国成功研制M40J高性能碳纤维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二部)牵头承担的国防科工局一条龙项目“国产M40J碳纤维工程化研制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稳定化制备、碳纤维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分别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和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百吨级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生产线。  这标志着我国

我国自主研制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通过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姚穆、周国泰等院士与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5月30日对由航天四院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材料制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建议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

M40J高性能碳纤维实现中国造

  记者18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部获悉,我国近日建成了百吨级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生产线,意味着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时代正式到来。  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轻量化、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特点,是研制航天复杂型号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我掌握T1000级碳纤维核心技术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寿春团队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T10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制备,上周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团队成功突破T-1000级超强碳纤维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出高强度中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的T1000级超高强碳纤维兼具高拉伸强度和高弹性模量特征,经

关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碳纤维的分类及命名

  现在碳纤维的主要产品有聚丙烯腈基,沥青基及黏胶基3大类,每一类产品又因原纤维种类、工艺及最终碳纤维性能等不同,又分成许多品种。“碳纤维”一词实际上是多种碳纤维的总称,因此分类及命名就十分重要。  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曾对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作了规定。首先用P

日本水菱塑料开发出碳纤维强化聚丙烯

  水菱塑料公司开发出了涂膜粘附性强、可形成大型薄片零件的碳纤维强化聚丙烯(PP),并在“人与车科技展2013”(2013年5 月22~24日,太平洋横滨国际会展中心)上展出了板状成形样品。目标是应用于汽车天窗、发动机罩、挡泥板及空调组件等。   通过利用碳纤维强化,将弹性模量提高到了保险杠用

我国制备出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经过3年多的艰苦拼搏,以自主研发的磷酸酯类给电子体聚丙烯催化剂,制备出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该聚丙烯合金具有很宽范围的模量和高冲击强度,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共聚聚丙烯合金是以聚丙烯为基质的多组分共聚产品,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优

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问世-专家建议在国内推广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姚穆、周国泰等院士与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5月30日对由航天四院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材料制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建议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

新疆理化所在制备生物质基碳纤维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体育行业等领域。传统制备碳纤维的方法是以石化能源如聚丙烯腈、中间相沥青为原料,但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在制备碳纤维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如制备PAN基碳纤维过程中会产生氰化氢有毒气体),从而污染环境。因此,以可再生、无毒害的天然资源为原料,开发环保

2012(宁波)碳纤维标准、表征检测专题研讨会举行

  5月11日,由中国化纤协会主办、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碳纤维标准、表征检测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市九龙山庄举行,此次会议以碳纤维标准、表征检测及评价为主题,并在相关应用领域技术、标准及表征检测评价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会议期间,化纤协会高性能专业委员会组织全体参与标准起草单位对

“高性能、多功能纳/微杂化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验收

     验收会议现场   8月3日,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苏州召开验收会,对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高性能、多功能纳/微杂化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

十吨级高强中模碳纤维工程化制备应用工艺性研究获突破

   高强中模碳纤维占据了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体系的核心地位,是碳纤维高性能化的关键基础,在先进战略导弹、航天器、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促进先进复合材料更新换代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立项实施了“十吨级高强中模碳纤维工程化制备与应用工艺性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基于高强

高性能纤维:看好强军战略材料

高性能纤维是指对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种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合成纤维;其在海洋开发、情报信息和军事装备等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标志之一。   1、高性能纤维:强国强军的战略材料   1.1、高性能纤维的定义

高性能纤维:看好强军战略材料

高性能纤维是指对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具有特殊耐受能力的一种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合成纤维;其在海洋开发、情报信息和军事装备等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标志之一。   1、高性能纤维:强国强军的战略材料   1.1、高性能纤维的定义:具备特殊耐受力的一类材

石墨烯、碳纤维高端原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2015年9月16日华泰证券举办了高端原材料会议,邀请业内重点企业方大炭素专家齐仲辉就石墨烯、碳纤维的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要点如下: 石墨烯优良性能支撑广阔应用前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炭材料,具有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   石墨烯在电学、导热性、力学、光学等方面有诸多优

我高性能碳纤维产品有望替代进口-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碳纤维是新材料界的宠儿,有“黑色黄金”之称,多年来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依赖进口。如今,这一局面被黑龙江省碳纤维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破。日前,由该公司承担的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T700级碳纤维碳化中试生产线及工艺研究”,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

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落户青海

  从青海省政府网获悉,2月24日,青海省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万吨碳纤维项目落户青海。  根据协议,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将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投资约50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0亿

我国攻克干喷湿纺碳纤维技术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组织召开了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干喷湿纺GQ45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项目技术成果。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任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的

去年全球碳纤维产能12万吨-中国1.8万

  碳纤维作为新一代的增强纤维,主要用于航空、风电、汽车、体育及休闲等领域。近年来,由于全球工业,尤其是风电和汽车业,对碳纤维的需求逐渐增加,推动了碳纤维市场的发展。据外媒报道, Companiesandmarkets发布2013年全球碳纤维市场报告,2013年全球碳纤维产能达到12万吨。  据介绍

化学所高性能有机微纳激光的可控构筑研究取得新进展

  激光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也不断发展,其中微纳激光是激光技术与纳米科学交叉产生的研究前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光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永生课题组科研人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有机微纳激光材料

师昌绪与中国碳纤维研究

久攻难克的碳纤维技术  中国用聚丙烯腈为原料生产碳纤维的研究始于1962年,起步可谓不晚,但长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中有重要用途,西方国家将其视为军用物资,对中国“禁运”,更不转让生产技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战略导弹和作战飞机中开始使用碳纤维增强

毕克化学推出全球首个碳纤维偶联剂

  BYK-C8013是一种无溶剂高分子偶联剂,可用于提高碳纤维增强、自由基固化的机械强度,是世界上第一款碳纤维偶联剂。  它用于乙烯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中,通过碳纤维加工可加工成复合材料的部件。交叉纤维的强度可大大提高,设计自由度也有很大提升。   BYK-C8013通过提高纤维基质粘结增加了其生成

QM4055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工艺及装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近日,由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聚丙烯腈碳纤维石墨化关键技术研究(2015AA03A202)”通过技术验收。通过该课题的实施,突破了我国航天用QM4055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满足热熔预浸、热熔缠绕工艺要求,典型结构试验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高强高模碳纤维具有高比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