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研究显示东非高山冰川消融趋势明显

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东非数座高峰峰顶上的温度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升高很多,导致高山冰川不断消融,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完全消失。 据介绍,研究人员对肯尼亚境内的肯尼亚山、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和乌干达的鲁文佐里山上的冰川融化情况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监测。 他们说,非洲的冰川自1880年前后开始融化、缩小,在1906年至2006年间,上述三座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峰”峰顶冰川总面积共减少 82%,曾经的大片冰川如今已成为散落碎片。以肯尼亚山为例,100年前该地区曾有18块冰川,如今只剩下10块,总面积已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 专家警告说,冰川消失将对相关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电力等产生不利影响,还将对依赖旅游业发展经济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 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大学的教授本希·马蒂说,冰川消失将使下游河流在干旱季节面临干枯的危险,从而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 环境学家古德弗瑞·奥扬戈则......阅读全文

联合国呼吁采取紧急措施减轻冰川融化带来影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月7日在坎昆气候大会期间发布报告,公布了世界各地冰川融化状况的评估结果,呼吁全球采取紧急措施,减小冰川消融对高山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的冲击。   这份名为《高山冰川和气候变化——人类生计和适应的挑战》的报告对全球主要冰川近年来的融化速度进行了排序。报告指出,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瑞士科学家给冰川“盖毛毯” 延缓融化

  留住冰川   “盖毛毯”能不能真的保住冰川?   “果真能给每一条冰川、每一座雪山盖上保温毛毯,那将对抑制冰川的消融退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失为重要举措。”   蒲健辰表示,为减缓冰川消融退缩,科学家在想方设法,为冰川盖上保温被毯,为冰川设计遮阳伞,在冰川上安装反光镜等等,听起来似天

瑞士科学家给冰川“盖毛毯” 延缓融化

  冰川“盖毛毯” 极端方式防其融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加剧,瑞士科学家正采用极端方式保护阿尔卑斯山脉最古老的隆河冰川(Rhone Glacier),包括为其盖上毛毯“保温”。   隆河冰川是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部隆河的源头,在过去150年间急剧减小。为了减缓隆

科学家计划在南极建立冰芯档案室

  科学家正在计划用轮船往南极运送冰块。  他们担心世界各地的高山冰川会因气候变暖而融化,因此希望在世界最冷的地方把这些冰川的样本储存起来。  南极是地球上最好的冰窖  圣勃朗峰下海拔4350米的山口峰,由于被冰雪覆盖,看起来像是阿尔卑斯山脉上永久冻结的结构。然而这只是表象。  “1994年我们测量

记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

何元庆(左一)及其团队在玉龙雪山。  “一次我踩到了被积雪覆盖的玉龙雪山冰裂缝上,在即将掉入几十米深冰缝的一刹那,手里的冰镐正好搭在了冰缝的裂口上,我双手死死抓住冰镐才捡回了命,现在 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中科院寒旱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玉龙站)站长何元庆博士的一段真实经历。近日

青藏高原恐成全球沙源 雪存20年前禁用农药

  冰川退缩后,在珠峰北坡形成的越来越高的戈壁滩。科学家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区垭口建起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站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气候学的“蝴蝶效应”理论。而

2099年海平面最高或上升2米,上海东京纽约怎么办?

  9月2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由104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海洋和冰冻圈正面临前所未有并持久的变化,需要采取及时、有决心和协调一致的行动,否则将面临拖延带来的不断上升的成本与风险。  本世纪末海平面最高或上升

景区只管赚钱管理缺失 垃圾包围甘肃"七一"冰川

  位于祁连山腹地的甘肃“七一”冰川,由于景区管理不善,游客扔弃的垃圾随处可见,污染了冰川及周边的环境。  “七一”冰川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116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在人们的想象中,海拔如此之高的冰川应该是干干净净、冰清玉洁的,但是“

太平洋海平面不断上升与气候变化有关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西南太平洋的海平面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急剧上升,并于20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的这一过程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对取自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盐沼中的沉积物岩心样本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球化学知识建立

新研究称全球升温1摄氏度或致海平面升2米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温室气体可导致海平面在未来数个世纪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海平面可能上升超过2米。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早期气候数据和计算机模型得出结论,在20世纪,海平面上升大约0.2米,预计到本世纪末将上

全球32位科学家跨国合作评估高山冰川水系统

  日前,全球32位科学家评估了地球78个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并首次依据这些水系统对相邻低地社区的重要性,对这些水系统进行了排名,并评估了这些系统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这些水系统被称为“高山水塔”,通过冰川、积雪、湖泊和河流来储藏与运送水,为全球19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4)提供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靠什么保护“最后的净土”

中科院青藏所科研人员在西藏冰湖中采样。  雄伟的高山、壮丽的冰川、湛蓝的天空……中外游客在被西藏神奇的风光吸引陶醉的同时,也不无担心:在人口较快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西藏明天的环境可能发生什么变化?未来的环境会比今天更好还是更糟?通过什么措施保护好“世界上最后的净土?”  8月9日,中科院青

研究显示阿尔卑斯山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活动有关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参与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大大提高了阿尔卑斯山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上。   研究称,统计数据显示,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

3月14日《科学》杂志精选

海平面因冰块融化而上涨 根据新的研究披露,在过去的80年中,全球的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在这一海平面上升过程中,由冰块融化而造成的因素比已往估计的要更为严重。Benjamin Chao及其同事说,在早先的计算中,一个被遗漏的因素是:地球上的水中究竟有多少被储放在了人造的水库之中。在上个世纪中,海平面的

美气候卫星退役在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672.shtm艺术家笔下环绕地球的GRACE。图片来源:NASA/JPL本报讯 一名地球气候的哨兵正变得越来越虚弱。美国宇航局(NASA)9月15日宣布,在超过其预期寿命服役了10年之后,重力恢复和

8月16日 Science 杂志精选

  更聪明的病虫防治   Smarter Pest Control   Ug99秆锈病会给那些未受保护的小麦品种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如图最右的两株);但对那些具有天生抗性基因的小麦则无能为力(图中最左的三株)。《科学》杂志推出特刊,探讨了过去和未来我们应对病虫灾害的防治战略。这些解决方案要求我们深

8月16日《科学》杂志精选

  指向过敏的通路   得益于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以理解过敏反应是如何导致我们的肺部发炎及刺激我们的眼睛的,而且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新的过敏疗法有帮助。科学家们知道过敏的驱动因子是什么:蛋白酶——这是在真菌等过敏原中发现的酶。但人们对这些刺激物是如何导致与过敏有关的如气道发炎及阻塞

美国发布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称全球变暖仍在持续

  6月2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1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称,201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年份之一,多项数据显示全球变暖仍在持续。   该报告收集了来自45个国家的368名科学家的观测数据,为全球气候状况提供了一个宏观且详细描述。今年的报告对41项指标进行

5月17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一种瓢虫寄生虫是另一种瓢虫终结者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当谈及通过竞争来击败其他的瓢虫时,一种特别成功的瓢虫应感谢在其循环系统中生活着的寄生虫。入侵物种会在进入新的栖息地并得到安顿之后繁衍。科学家们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物种会变成如此成功的入侵物种,而其他的物种——有些甚至是那些成功入侵物种的近

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

北极海冰: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放大器”

  1、北极海冰范围达到年内最小,创历史第二小的记录  2019年9月17日,北冰洋海冰范围达到了2019年的最小值,约为415万平方公里,比1980-2010年期间的气候平均值(628万平方公里)小约34%,偏离气候态的幅度超过90%的百分位,这一数值仅比2012年数值大,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冰

冰冻圈告急灾害增多 它们终成“丑样子”

  2018年夏天,一篇题为《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尽管把一个地点的最高温度当作平均温度来认知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小故事”,还是着实吓了人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疆连续在阿克苏温宿县和哈密出现暴雨洪水,尤其是8月中旬喀喇昆

联合国敦促秘鲁建立冰川监测系统

  据美联社报道,联合国专家日前敦促秘鲁建立一套长期性的监测系统,从而记录全球变暖造成安第斯山脉冰川的消融状况以及对依赖冰川淡水的人群造成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系统专家阿尼尔?米什拉(Anil Mishra)表示:“我们已经与秘鲁政府机构进行了交谈,由于缺

科学仪器为土壤质量保驾护航

  或许因为天空的澄澈,大海的湛蓝,森林的葱郁,高山的巍峨,我们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这个世界的美好所在,却常常忽视了真正哺育我们,滋养这万千世界里的无限风光的朴实无华的土地。   土壤中含有的多种矿物质和养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须的条件,植物的快速发展为食草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由此,食肉类动

最新报告称天山1号冰川只剩下50年生命

  李忠勤心里很清楚,自己那位沉默的老友快不行了。  它已经沉默了480万年。尽管最近这20年,李忠勤一直在努力把它的情况告知外界,但在这位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天山站”)站长看来,根据最新的“体检报告”,位于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天山1号冰川,只剩下50年生命。  这相当于一位80岁的

生态系统趋好 潜在风险增加 青藏高原科考首期成果发布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趋好的同时,潜在风险增加;亚洲水塔失衡,冰崩等新灾、巨灾频发;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隆升历史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新的生物演化模式——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9月5日在拉萨发布了首期成果。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说,过去50年来,青

正在破译的“青藏密码”

  青藏高原为什么变绿,是不是生态趋好的信号?冰崩的成灾机制是什么,可否科学预警?冰川消融增加了多少水资源,对“亚洲水塔”弊大还是利大?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哪个先隆升,给生物演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我国时隔40多年再次启动青藏高

“死神”紧攥的样品——记吉尔吉斯斯坦冰前湖泊采样

  第一章:我和我的祖国  虚构必须符合逻辑,而事实不必!----马克·吐温  十月一号,举国欢庆,在同胞们对DF-41/17的欢呼声中,我们从祖国出发,赴吉尔吉斯参加西风带高原湖泊科学考察。经过两天的转机,顺利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国际机场—Manas 国际机场(图 1A),最直观的感受是,作为该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