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第四届国际DNA条形码大会在澳大利亚召开

11月28日至12月3日,第四届国际DNA条形码大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479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生命条码联盟(CBOL,即the Consortium for the Barcode of Life)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共同主办。本届会议我国大陆地区共有20多位代表参加,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厦门大学和华大基因等多家单位。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海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也派员参加了本届会议。昆明植物所李德铢研究员、王红研究员和高连明副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阅读全文

DNA条形码技术介绍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DNA序列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识别的技术。该技术为研究物种的进化 规律 、遗传变异、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理论依据。由于该技术具有利用生物种群中的某些遗传保守性很强的DNA片段进行物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定位,了解其分支来源,甚至可以预知其进化方向等,使其成为近年来生

DNA条形码技术那点事

  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DNA序列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识别的技术。该技术为研究物种的进化 规律 、遗传变异、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理论依据。由于该技术具有利用生物种群中的某些遗传保守性很强的DNA片段进行物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定位,了解其分支来源,甚至可以预知其进化方向等,使其成为近年来生物分

辨识中药真假可用DNA条形码

  对于黑白纹条形码,习惯于逛超市购物的人们并不陌生。如今,致力中药研究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了DNA条形码,并将这一技术用于中药假药的快速简便识别。近日在天津市举办的中国科协第68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介绍了这一新技术。   “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看,物种表现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日前正式开通并向社会提供服务,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可靠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珍稀濒危植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非常脆弱,非法盗伐、走私等危害珍稀濒危植物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案件由于材料鉴定困难而不能给犯罪分子应有的惩罚。因此

专家提议建立青藏高原雪豹DNA条形码

  “未来,针对雪豹的野生种群还要做一些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多样性评估对恢复种群有很大的作用,确定雪豹的指纹或者DNA条形码后,从野外毛发中就可以检测在这个区域里面大概有多少只雪豹。”11日,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得林教授表示。  据祁得林教授介绍,通过建立雪豹DN

DNA“条形码”可快速定位体内纳米粒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团队找到一种新方法,以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作为“条形码”,能快速测出不同纳米粒子处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助于基因靶向疗法在体内的精确定位。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科学家一直在寻求通过DNA或RNA(核糖核酸)递

DNA条形码: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聚集了来自国家农业、林业、环保、医药、检验检疫、进出口等部门的人士,他们一起见证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的问世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的开通。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盼望了10年的大事。   “中国濒危植物数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樟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樟科植物作为常见的重要经济林木,在林业、轻工、医药等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然而对其物种的把握与识别却始终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阻碍了对其实施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物种的准确鉴定是一切生产、应用与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使得前述难

中草药的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依托863计划课题支持,中草药的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亲子鉴定”,简单来说,就是给每一个中药材基因身份证,通过一段DNA片段来鉴定中药材的来源和具体物种。   在中药材鉴定技术落后的年代,或者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使,市场上中药材混伪品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的现象由

DNA条形码揭示癌细胞逃避免疫能力

据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一些癌细胞可部署并行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活动,并阻碍免疫系统标记肿瘤细胞,乳腺癌细胞能够复制和转移。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此次研究使用了DNA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