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森: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像自己研究了四十多年的水下声呐一般,10月16日,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代表屏气凝神、仔细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个有关科教发展、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掷地有声,全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一体化安排,充分表明我们党对这三者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了更精准的把握,更系统的谋划。”杨德森说。 更让他感到振奋的,是报告中“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多次发表讲话论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实践意义等内容,从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到坚持陆海统筹,再到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我深刻地认识到建设海洋强国对国家、对未来的重大意义。”杨德森说。在他看来,加快实现海洋强国梦,关键在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阅读全文

杨德森: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像自己研究了四十多年的水下声呐一般,10月16日,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代表屏气凝神、仔细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个有关科教发展、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掷地有声,全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一

杨德森院士:海洋信息领域应重视“非线性科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188.shtm

科技界谈《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意见》的出台,如同一阵春风,让我国基础研究发展迎来黄金发展期。”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专注水声研究36年的科技老兵杨德森院士激动不已。  在杨德森看来,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在建设科技创新国家过程中,这一基石支撑着

吴立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盖牵涉的领域众多,需要把气候、环境、资源等结合起来进行研

杨德广:为大学“无官”叫好

深圳大学以实际行动“去行政化”,说明高校“去行政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华西都市报》最近报道:《深圳大学“去行政化”——全校无官,校长是CEO》,读后发人深省,令人振奋。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深圳大学的改革一直居全国高校之先。该校决定从2010年9月起,“

中国海洋大学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科教支撑

  10月25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介绍,学校实施“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强校战略,推进“人才强校”“国际化”和“文化引领”三大战略,坚持“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推动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 

实现“海洋强国”目标-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使出“洪荒之力”

  地球上大约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发展海洋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已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而这些自然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22日下午,“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采访团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近距离参观了这个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机构。  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实验室 实现“

今世界海洋日-专家成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蓝色经济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海洋经济,其实质是海洋经济在绿色增长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蓝色经济,依靠科技尤为重要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迎来的第一个海洋日。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

杨奇森:生态工程不应强迫动物适应“人造自然”

  7月21日上午,国家动物博物馆,一场有关“藏羚羊与和谐之路”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动物爱好者。   而就在当天,远在青海卓乃湖畔的数十只母藏羚羊,也带着20余只新生的小藏羚羊,顺利地从五北大桥迁徙通道回迁栖息地。   “动物与自然的和谐,是和‘第一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和人造的‘第二自然’的和谐。”

以先进国产观测仪表铸就海洋强国梦

  浩瀚的星空和壮阔的大海一直以来都是人类不断追寻的目标,当第一个人抬起头,仰望星空,遥望大海时,探索自然奥秘的种子已在人类心中埋下。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宇宙已有了全新的认识,但人类探索海洋、宇宙奥秘的步伐却永远不会停止。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开发海洋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获悉,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

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

  11月30日,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冯志礼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在听取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整体业务发展情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冯志礼对信息中心近年来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是一个基础性、公益性、关键性的

工信部、海洋局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加强海洋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海洋局近日签署共建协议,以进一步支持哈工大在海洋科学和船舶工程学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给予哈工大政策支持,进一步探索和构建跨省办校区发展建设的有效模式,支持哈工大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中国首次在阿蒙森海开展海洋地质作业

1月30日,科考人员将岩芯从重力柱状取样器中取出。   当地时间29日至30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大洋考察队在南极阿蒙森海地区进行考察。这是中国首次在阿蒙森海开展海洋地质作业,所获数据将弥补中国在该区域研究的空白。

中国高校不断向开拓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瞩目。一代代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科建设,聚焦创新研究,在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让大学成为科研进步、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水声学就是要对水下声波的发生、传播和接收进行研究和应用,打造水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

杨红生:数字赋能促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32.shtm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在现代化海

中海油王宜林:海洋石油工业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排头兵和维护国

汪品先:华夏振兴,首先要建设海洋强国

汪品先:华夏振兴,首先要建设海洋强国  8月13日上海书展开幕,作为重点活动之一的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之“华夏振兴与海洋”13日下午在科学会堂举行,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向现场听众讲解了海洋意识在我国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领海争议等内容。  甲午年的“八.一三”来讲海洋,不

杨德广:中国高校怎样“去行政化”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必须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运行和管理。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较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2006年9月,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教授,他在会上批评“中国高校是行政化大学”。20

杨德广-华芸:学生不宜过早出国留学

  目前,选择到国外读高中,正在成为继本科、研究生留学之后,国内学生出国留学的又一轮新潮流。2010年底,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公布的一项留学调查结果显示,出国留学生当中,15~18岁的学生占了近三成。今年4月中旬,教育数据调查机构麦可思联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表的一组数据表明,在有出国意向

船舶零碳排放,未来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

  “人类的未来在海上!”8月26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海洋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论坛2023上,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说。  如何认知海洋、开发海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步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围绕高端智能海洋装备,船舶动力、核能与新能源,海洋信息与空间安全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深海“矿工”毛竞航: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百泰园区“深海重载作业装备研发中心”,记者见到26岁的毛竞航时,他正和团队伙伴们一起探讨如何将一台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进行优化。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的一名老师,他目前主要负责深海锰结核采矿车的控制工作。   崖州湾科技城点滴变化的见证者   20

2020年我国将跻身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强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监会、海洋局等八部门联合公布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图片来源网络  “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第一梯队。当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

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北海举行

  11月20日~21日,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广西北海市举行。自然资源部有关领导对论坛的举办作出批示。  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主题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措施与实践”。  在20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陈连

深海“矿工”毛竞航: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百泰园区“深海重载作业装备研发中心”,记者见到26岁的毛竞航时,他正和团队伙伴们一起探讨如何将一台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进行优化。作为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的一名老师,他目前主要负责深海锰结核采矿车的控制工作。  崖州湾科技城点滴变化的见证者  2019年8月

张瑞永入选2023年“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73.shtm10月8日,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颁奖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瑞永入选“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 张瑞永(中)荣获2023“海洋强国青年

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在哈工程召开

  2017年9月22-26日,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哈工程、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承办,黑龙江省声学学会协办。会议的主题是“智能声态,引领创新”,旨在全方位促进声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高层次交流,探讨最新研究热点;为青年学

哈工程协同创新-为“海洋强国梦”安装“加速器”

  一所研究型大学如何将科研潜能释放,助力海洋开发、加速强国建设?  “船海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践中这样回答——  紧抓协同创新这一科技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明确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即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将其贯穿学校建设始终。 

塑料切片类骨质(osteoid)戈德纳马森(GOLDNERMASSON)...

塑料切片类骨质(osteoid)戈德纳-马森(GOLDNER-MASSON)染色试剂盒使用说明主要用途 塑料切片类骨质(osteoid)戈德纳-马森(GOLDNER-MASSON)染色试剂是一种旨在使用三色染料(trichrome),分析和区分存档中的塑料包埋组织切片中的类骨质胶原纤维的权威而经典的

杨德广:评北大拒收偏才怪才的四点理由

自主招生的目的之一是打破统考中的“唯分数论”,避免把一些高考不达标但确有专特长的偏才、怪才排除在大学的校门之外。  高校自主招生早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部以及社会舆论为什么主张部分高校可以自主招生,其目的是打破统考中的“唯分数论”,避免把一些高考不达标但确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