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京古生物所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化石中保存的细胞膜融合瞬间 近日出版的《分子膜生物学》(Molecular Membrane Biology)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等完成的关于化石植物中膜融合过程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展示了植物细胞中难得一见的膜融合瞬间的膜结构。 膜融合与细胞中的很多生理活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这个过程转瞬即逝,在现代结构生物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难于捕捉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前人们曾经报道过,膜融合过程中形成的融合孔的中央会形成一个中央塞,但是这个中央塞的来源却知之不详。在古生物学的传统观念中,化石中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细胞质被认为完全降解了,因此古植物的生理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无从谈起的研究目标。但是近来的古植物学研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植物细胞质化石及其超微结构。此前王鑫团队曾于2007年报道了植物化石细胞中的膜融合瞬间,但是并不知道这个过程的详细步骤。 在新发表的论文中,王鑫等人......阅读全文

显微CT:“看见”6亿年前化石里的细胞核

  日前,科学家在我国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中确认了最古老细胞核结构的存在。图为一枚7-细胞期标本,6个小细胞各含一个细胞核,第七个大细胞具有两个细胞核。  瓮安生物群旋胞类化石的细胞核结构,显示细胞核在不同个体标本中具有不同的埋藏保存状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人类已经自问了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Nature》150周年专刊:十篇意义非凡的文章

  1869年11月第一期《Nature》出版,为了纪念,Nature特别推出了150周年纪念版,其中将探讨自然与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专刊内容“10 extraordinary Nature papers”用一系列评论性文章点评了10篇关键论文的重要性和持久影响。这10篇文章分别是:  发现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入侵细胞及应对方法(一)

2019年年末,一场大规模的“瘟疫”从中国中部省份湖北武汉市爆发,这场由2019-nCo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席卷神州大地,在交通日益发达的条件下,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沦陷”。由于病毒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使得其传播极为迅速,截止2020年2月7日17:30,中国已经有3125

中科院百人博士最新PNAS文章

  来自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的研究人员以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一个新型的真菌来源的防御素(命名为孢子霉素),首次表明皮肤真菌为一种新的抗感染药物资源,为治疗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

科学家扮演“上帝” “人造生命”能应对能源危机?

  Synthia,若干年后,人类科技的里程碑上将铭刻这个名字,尽管它只是一个细胞。与千千万万细胞的区别不只是它上面留下了46名科学家的名字,以及 “生存”、“犯错”、“战胜”、“用生命创造生命”等评价——这是个人造的细胞。克雷格·文特尔,制造这个人造细胞的美国科学怪人,从此被称为“挑战上

科学家发现跨越生命的重要门槛或许没那么难

将团藻(拥有数百个细胞的藻类)与其相对简单的亲缘物种——单细胞衣藻(左上)和拥有4~16个细胞的盘藻(右上)作对比,揭示了向多细胞生命发展的步骤。图片来源:《科学》 数十亿年前,生命跨过了一个门槛。单细胞开始结合在一起,没有形态的、单细胞生命的世界踏上了一条演化征程,并形成了今天从蚂蚁到梨

早间科技|新技术揭示艾滋病病毒的弱点

  昨夜最重要的科学新闻,当属首张黑洞照片的诞生。事件视界望远镜为5500万光年外的梅西耶87黑洞拍下一张虽然模糊,但意义重大的大头照。  · 病毒学 ·  新成像技术揭示艾滋病病毒的弱点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时,其包膜带有的蛋白会与细胞膜上的CD4和CCR5结合,引起包膜形状的变化,感染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