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刘振刚团队: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及碳足迹分析研究获进展

热解是废弃生物质重要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市政污泥是典型的废弃生物质,污泥热解衍生生物炭富含碳、磷(P)硫(S)和其他作物所需的营养组分,具有广阔的土壤应用前景。污泥中P、S元素在土壤重金属钝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污泥生物炭中P、S进入土壤后其形态分布、转化特征和归趋尚不明确;关于污泥热解-土壤应用过程中碳封存及温室气体排放缺乏系统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振刚研究组利用同步辐射中能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XANES)等原位表征技术,探究了污泥生物炭中P、S在热解及土壤老化过程中形态演化的分子机制,并首次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了污泥热解-污泥生物炭土壤应用系统中碳足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与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结果表明,污泥中磷酸铁(Fe-P)、有机磷在热解处理过程中转化为更稳定的类羟基磷灰石......阅读全文

印染污泥热解制备印染污泥生物炭的可大幅降低环境风险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进程,印染污泥的产生量逐年递增。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印染污泥的产生量为 465万吨。印染污泥成分非常复杂,富含多环芳香烃、重金属、表面活性剂、染料、溶剂、洗涤剂等化合物。其中染料中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以及重金属元素都属危险废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因此印染污泥一旦处

污泥热解生物炭制备陶粒及重金属固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污泥热解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热解产生的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依然不足。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清洁能源技术与炭材料研究组着眼于污泥生物炭重金属含量高、固化不完全且未被规模化安全应用等难题,紧紧围绕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利用这个目标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该研究充分利用污泥生物

“污泥—低阶煤协同热解与秸秆水解耦合技术及装备”项目在山西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32.shtm

木屑秸秆快速热解变燃油

科技日报2008年5月9日讯 近日,在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年产3000吨的生物质快速热解生产液体燃料油中试装置正在隆隆运行,从中试装置中出来的热解干气点火后喷成了半米长的火焰,在塑料桶里装着冷却下来的棕褐色的液体燃料油,这表明生物质快速热解生产液体燃料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介绍,将木

二元羧酸的热解反应

  二元羧酸除可以发生羧基的所有反应外,由于分子中两个羧基的相互影响,具有某些特殊性质。二元羧酸对热不稳定,当加热这类羧酸时,随着两个羧基间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发生不同的反应。有的发生脱羧反应,有的发生脱水反应,有的脱羧反应与脱水反应同时进行。  ⑴脱羧反应:乙二酸、丙二酸受热时,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少

技术分享:污泥处理热干化技术

  1原理与作用  为满足污泥后续处置要求,需要进一步降低常规机械脱水污泥的含水率。污泥的热干化是指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作用,脱除污泥中水分的工艺过程。  2应用原则  应根据处置的需要和实际条件选择干化的类型和工艺技术。热干化工艺应与余热利用相结合,不宜单独设置热干化工艺。可充分利用污泥厌氧消

热解样析进器的参数介绍

   热解析进样器是将吸附管中的吸付物质在一定的气流和温度下解析(脱附)出来的一种装置。适应于沸点400℃以内的热稳定性物质的脱附。    如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检测中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分析。近年来,随着分析仪器的快速发展及对分析准确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直接进样热解吸仪纷纷得到应用。

同步热分析仪用于小麦秸秆热解的实验研究

小麦秸秆生物质热解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高级形态的气体和液体能源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种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的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关注和应用。小麦秸秆生物质热解过程的需热量包括加热生物质和提供热解反应的热量,目前大多采用假设生物质热容恒定和热解反应热是一定值的方法来

低阶煤热解提质需全力攻关

  在我国,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代表的低阶煤储量占煤资源总量的55%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新疆及鄂尔多斯盆地一带。随着高变质煤种越用越少,低阶煤的优化利用日显重要。相对于低阶煤直接利用存在的技术或经济问题,低阶煤提质后分级分质利用应成为重要方向。   作为晚于煤气化技术实现工业化的技术

热脱附工艺对含油污泥处理方案

我国共出台四个含油污泥控制排放标准(1)GB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中,规定农用土壤的最高允许含油量≤0.3 % ;处置后的污泥可在大田、园林和花卉地上使用,在蔬菜地和当年放牧的草地上不宜使用。(2)GB4914-200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规定:一级海域(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