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之重器”高速前行

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大型天文望远镜……近年来,一项项神秘的大科学装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它们或隐世于高山峡谷,或藏身在喧嚣城市的地下,虽然不被世人所熟悉,却自带耀眼的光环。它们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伴随着一项项大科学计划,缔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的未来。 这些大科学装置何以成为“国之重器”?它们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将承载什么样的使命? 大科学装置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运行之前,中国科学家想要完成蛋白质结构的解析,只能去日本、美国。而现在,一批又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外优秀科学家纷纷来到中国,使用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的设备和服务开展前沿课题研究,一系列诞生于此的重要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何以有如此吸引力?这项大科学装置集中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实现了蛋白质制备全流程的高度集成和流......阅读全文

大科学装置,用得咋样

  被称作“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我国将再添一项大科学装置。有人用“国之重器”来形容这些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生的大装置,以凸显其重大意义。事实上,与它们紧密相连的,往往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等耳熟能详

大科学装置铸就“中国枢纽”

  实验装置是科学家的“枪”,随着知识探索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实验装置的需求也向着大型、复杂、综合的方向迅速发展。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级实验室里,人们都可以见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者在一起工作;而在一些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的建立中,对资金、技术和人力的需求往往超过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国际合作由

《科学》特约作者专访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

  4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特约作者一行来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分别对合肥研究院党委书记、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匡光力以及合肥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此次采访将全面报道中科院的科技发展规划、科研实力、重点学科领域及重大科技成果,有关内容将作为增刊于2012

评论:要大科学装置,更要大科研队伍

打造国家实验室,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一项新使命。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是如何运作管理的?能给上海带来怎样的启示?本报今起推出分析,希望对上海的国家实验室建设有所借鉴。 国家实验室是一种世界通行的科研基地形式,兴起和发展于二战前后,主要围绕国

凝聚科学目标 统筹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应用

“10米左右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是天文界的温饱水平,是生活必需品。”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韩占文近日在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我国应尽快开展大型光学望远镜建设,加快光学天文的发展。 7月13—15日,聚焦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应用的香山科学会议“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除了广受

大科学装置科研联合基金Ⅱ期启动

  7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在京签署协议,双方共同设立的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简称大装置联合基金)Ⅱ期协议正式生效,协议执行期从2012年至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出席会议,并在协议书上签字。   这是双方就大装置联合基金第二次签署协议

从上海光源看大科学装置的作用

  大科学装置非常重要,建设与应用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从多方面推动创新,上海光源更好说明这个例子。上海光源1993年立项,三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建议建立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然后到1995年到了上海,2004年破土动工建设,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建设速度在国际上是最快的。 

遥感“瞰”创新 走近我国的大科学装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 春节过后,我国科研工作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们就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一起去我国的几个大科学装置,感受一线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已超740颗 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我

上海崛起世界最密大科学装置群

  浦东张江的“超级光源”将闪出更耀眼的光芒:今年夏天,能拍摄“分子电影”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有望得到第一束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将于年内完成挑战瞬时输出功率10拍瓦的“世界纪录”;上海光源二期线站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算上已经建成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已经开工的活细胞结构

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将建大科学装置群

  陕西省今年将开始建设该省的第一台大科学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未来这个系统的建成将有助于使我国各行各业的用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记者9日从中科院西安分院获悉的。  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的十大项目之一,将建立与星基授时系统相对独立、融合公用、互补增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