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枢椎椎体置换手术

图为3D打印的椎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日宣布,我国完成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枢椎椎体置换手术,目前,该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此举为肿瘤切除后的颈椎结构重建开辟出一条崭新途径。 据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介绍,此次手术的患者12岁,患有尤文氏肉瘤,癌变部位位于枢椎,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脊髓损伤,以致呼吸骤停。尤文氏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结合放化疗,其中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切除肿瘤后,须将被侵蚀的枢椎全部去掉。但这样一来,患者的脖子与头颅之间就缺少一节颈椎。对此,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第一和第三颈椎之间填充一段钛合金网笼,但其可能造成患者吞咽困难,并极易造成“钛网”相邻的椎体塌陷。此外,术后患者还需在头部和肩胛打上钉子,并以支架固定患者头部,即便睡觉时,头部也不能接触床。 刘忠军所领导的团队使用钛合金粉末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拟枢椎复杂形态的孔隙金属结构,可使骨细胞长入金属空隙内,以达到融合的效果。由......阅读全文

市场分析:我国3D生物打印的应用与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开始了3D打印的研究。在科技部多个五年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开

3D打印带来医疗新革命

  1、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3Dprinting)也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它是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不同,3D打印是以数据设计文件为基础,将材料逐层沉积或黏合以构造成三维物体的技术。   现代意义上的3D打印技术于20世纪

南医三院开展全省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手术

  脊椎上长了一个大肿瘤需要连肿瘤带椎体整体切除,缺损的脊柱怎么办?用3D打印的人工椎体来置换!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骨肿瘤科团队成功为一名骨肿瘤患者切除了脊椎,并植入3D打印人工椎体,这种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手术在广东还是首次开展。  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8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用3D打印解决脊索瘤难题

  日前,记者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悉,该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为一位颈椎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世界首例包括枢椎的4节颈椎切除手术,并为患者云女士安装上世界首个涉及上颈椎的大跨度3D打印人工颈椎。患者已经出院,恢复状态良好。  人的颈椎由7节组成,其中两节上颈椎不仅形态特殊,而且承担着颈椎活动范围的50%。

骨科3D打印:梦想照进现实

  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都会随身携带几块3D打印的骨关节。只要有机会,他就拿出这几块“骨关节”,不耐其烦地向与会代表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3D打印技术之所以能让刘忠军如此痴迷,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能够解决临床疑难疾病问题,为患者解脱苦痛。  3D打印救命产品  刘忠军向《中国

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术前评估及个体化钢板定制中应用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救治聚焦于损害控制及控制出血,降低病死率;一旦全身情况平稳后,对于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多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达到复位骨折、稳定骨盆环、利于早期活动、降低伤残率的目的。然而骨盆不仅有周围复杂的血管神经,而且其解剖结构不规则,给术前骨折评估带

3D打印脊椎成功植入人体

  袁先生是一名恶性脊椎肿瘤——脊索瘤患者,肿瘤侵蚀五节脊椎。从医学上来说,除了通过手术把肿瘤切干净以外,别无它法。而切除肿瘤就意味着要切除部分脊椎。  日前,袁先生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刘忠军教授主刀,成功植入3D打印多节段胸腰椎,在他的脊柱上完成长达19厘米的大跨度支撑,以替代被彻底切除的椎体。

Nature:3D打印更强钛合金

  在所有的金属3D打印材料中,钛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尤其是外科手术用的植入体。除了材料本身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加工方法(如数控机床和铸造)相比,钛合金3D打印可以实现复杂的几何形状,而且费用低廉。2014年,世界首例3D打印钛枢椎椎体植入手术在北京

中国医学专家探索3D打印钛合金“骨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研究用3D打印技术治病救人,截至目前已有40多位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植入了3D打印出来的钛合金“骨骼”。医学专家表示,从理论上来说,未来患者需要的假耳、假肢等都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北医三院骨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忠军是这一研究的牵头人。近日,

254项北京市科委第四季度项目立项公开 新冠相关21项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2020年度市科委第四季度项目(课题)立项公开清单,共254项,项目涉及了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新冠肺炎疫情科技防控,生命科学前沿创新培育,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创新品种及平台培育,城市精细化管理,疫情防控追溯、监测与消杀科技,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

我国研发3D打印工艺可动人工颈椎假体研制成功

  由西安交通大学贺西京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三维(3D)打印技术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项目,结合金属三维打印技术,研制出可动人工颈椎假体,为解决颈椎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后活动度丧失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介绍,钛笼、钛板的固定手术是当前世界上临床应用很广泛的术式。新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