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高能动力电池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学术会议上表示,我国400瓦时/公斤的单体电池有望在2025年实现产业化,这一时间表引起行业热议,目前特斯拉最新动力电池20700高性能钴酸锂电池能量为333瓦时/公斤,这意味着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有望从“跟跑”变“领跑”。 被欧阳明高点名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全名为“高比能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该研究基于研究团队研制出的高容量富锂锰基的正极材料,汽车动力电池的储能将有可能提高至400瓦时/公斤。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得到迅速普及,但“不敢去远郊区县”的“梗”至今难以理顺。打破500公里的单次行程极限将大大推动电动汽车的推广,然而汽车承载有限,如何在受限的体积内尽量多地储备电能成为科研攻关的关键目标。 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夏定国表示:“要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正极材料的比容量是关键。”据夏定国介绍,针对正极材料的比......阅读全文

关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简介

  由于锂电池具有小型、轻量、容量大等特点,因而被称作是支撑电子产业技术的四个主要领域之一。而单兵系统的发展使得锂电池在国防中也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由此可见,对于锂电池的研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锂电池通常是指以金属锂或锂离子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化学电源,可分为一次锂电池和二次锂电池。电池通常由正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基本介绍

  目前国内外产业化应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有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三元(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镍酸锂材料  钴酸锂的容量可达到140mAh/g,质量轻、体积小、充放电电压平稳、电导率高、生产工艺简单;制备方法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喷雾干燥法、水热合成法;但高的原材料价格、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缺点简介

  比如LiCoO2由于Co价格昂贵,耐过充性差,克容量发挥有限;LiNi0.5Co0.2Mn0.3O2存在压实密度低、与电解液的兼容性差、软包中胀气等问题;LiMn2O4高温循环和高温存储不佳;LiFePO4存在低温、产品一致性、专利权等问题。随着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电池正日益轻薄化发展,追求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特征介绍

  1、钴酸锂  钴酸锂由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和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所以最先实现商品化。同时由于钴酸锂具有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适合大电流充放电,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在要小型充电电池的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钴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实际比容量仅为其理论容量的274mAh

锂离子正极材料锰酸锂的简介

  锰酸锂(Lithium Manganat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Mn2O4。通常为尖晶石相,黑灰色粉末。易溶于水 [1] 。  锰酸锂主要为尖晶石型锰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是Hunter在1981年首先制得的具有三维锂离子通道的正极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及研究人员的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介绍

  1.钴酸锂比容量≥150Ah/kg , 磁性不纯物含量≤100ppb,循环寿命3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2.锰酸锂比容量≥95Ah/kg,磁性不纯物含量≤100ppb,循环寿命3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3.磷酸铁锂比容量≥140Ah/kg,循环寿命8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储能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逐步占据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以及移动电子设备的主要市场份额。从1990年日本Sony公司率先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至今,负极材料一直是碳基材料,而正极材料则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的最关键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基本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主要有过渡金属嵌态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而商用锂离子电池仅采用过渡金属嵌态氧化物,其中,过渡金属嵌态氧化物是锂离子电池最关键的核心材料,是决定锂电池应用方向的基础。正极是锂电池的核心部件,正极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材料均为氧化物锂,一般锂含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物质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以来,由于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理想电源。近年来新一代电子产品及动力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对二次电源系统的比能量和比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型高容量电极材料特别是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获得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发简介

  镍钴锰、镍钴铝三元材料的研发主要是提升材料的体积比能量、提高低温性能、改善电池的安全性;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比例实现性能的调控。为了继续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将向硅酸盐复合材料、层状富锂锰基材料、硫基材料发展;向更高嵌锂容量且性能良好锂脱嵌的可逆性材料方向发展。材料结构研究倾向于层状结构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