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空天一体”天文观测网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透露,2020年,中国拟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 在贵阳日前结束的中国科学院2010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研讨会上,赵刚展望面向2020年的天文发展规划时说,中国天文学发展需求多,空间大,应该统筹规划,实现跨越发展。 赵刚透露,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单口径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并积极参与建设国际30米巨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TMT)计划,同时筹划在南极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和在南半球建造南天LAMOST望远镜。 赵刚表示,到2020年,要利用中国航空工业技术优势和卫星载荷研制成功的基础,争取实现中国自主空间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大幅度提升前沿科学研究整体能力,在天文学前沿领域形成有重要显示度的国际影响力。 ......阅读全文

中国将建“空天一体”天文观测网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透露,2020年,中国拟建成从地面到空间,从内陆到南极冰穹“空天一体”的天文观测网络。  在贵阳日前结束的中国科学院2010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研讨会上,赵刚展望面向2020年的天文发展规划时说,中国天文学发展需求多,空

陕西省副省长赵刚调研西安光机所

  12月19日上午,陕西省副省长赵刚调研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在西安光机所孵化企业炬光公司,赵刚听取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微光学产品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汽车应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介绍,详细了解了产品应用以及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在西安光机所牵头成立的陕西光电子集成电

空天院公众科学开放日:探索空天科技奥秘

  近日,中科院空天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公众科学开放日,精彩的科普报告、震撼的实物展示、各种有趣的动手实验,这里成为了“科学游乐场”,体验别有趣味的“科学假日”。  “导航是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颗?”在一系列有趣的互动中,空天院研究员徐颖为听众带来了《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科普报告,这也是科学

空天院公众科学开放日:探索空天科技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56.shtm近日,中科院空天院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公众科学开放日,精彩的科普报告、震撼的实物展示、各种有趣的动手实验,这里成为了“科学游乐场”,体验别有趣味的“科学假日”。“导航是什么?”“夜空中最亮

南极冰盖之巅天文观测探秘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在昆仑站天文区安装、调试和维护天文台址监测设备和天文观测设备,调查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天文观测条件并开展天文观测。记者跟随他们,深入了解了工作情况。  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位于南纬80度,海拔超过4000米。在这里,极夜可提供连续数月不间断的观测,

郭守敬望远镜背后的故事-星空下的守望者

河北兴隆,一个宁静的小县城。县城境内,燕山主峰的南麓上,一组巨大的白色建筑静静伫立。在那雄伟的建筑里,藏着一双仰望星空的明眸——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其管理和运行的LAMOST已经圆满完成了一期光谱巡天观测。 1997

赵志刚小组成功研制智能超级电容器

智能超级电容器电极通过图案和背景颜色的交互变化,进而展示其能量存储状态变化  最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赵志刚课题组开发出一种智能超级电容器电极,不需要复杂的电路设计,即可获得与人互动的能力。  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特点而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装置,在交通

光污染或影响中国LAMOST天文观测计划

  据8月2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所在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附近将建天文科普城,引起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此举可能会产生光污染,从而影响到LAMOST的天文观测计划。  “

版纳植物园等提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

  基于目标与需求导向的现代化生态系统监测体系,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治理、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成效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生态监测体系面临生态系统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标准化的监测手段和数据整合技术等方面挑战。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观生态研究组副研究员白杨及其合

望远镜观测助手的24小时

  时间:1月11日  地点: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中心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观测控制室  天气:阴  5:56,晨光始  “来云了,请注意!”  不到5点,司志育手边的音响发出刺耳的报警,云层挡住了望远镜的视线。  1月11日的“晨光始”,在5点56分。晨

望远镜观测助手的24小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5.shtm 傍晚6点40分,昏影终,虽然5位观测助手已经到位,但望远镜因天气原因无法开机。 接受采访时,向铭拉开窗帘,窗外的山景依旧美丽。倪思洁/摄 LAMOST全景图。

中国南极天文观测已取得四项成果

  记者从中国南极天文中心获悉,自2007年在南极启动天文科考以来,中国南极天文观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   自2007年起,中国天文学家就开始跟随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并到达冰穹A,进行科学考察、平台安装、天文观测等多项活动。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主任王力帆介绍,经过国内多所天文科研

“中国天眼”:打开天文学观测的新窗口

  (东西问)姜鹏:“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中新社贵阳11月22日电 题:“中国天眼”为何能吸引世界瞩目?  ——专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  中新社记者 张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

我国首部光学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出台

10月14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获悉,为保护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及周边的天文观测夜间光环境,着力解决“光”问题,2023年1月1日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条例》是我国首部光学天文观测环境保

我国学者确认最古老天文观测仪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石云里与安徽博物院、阜阳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合作研究,确认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发掘的“不知名漆器”与一对相互重叠的漆器圆盘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的圭表和赤道式天文测量仪器。最新一期《自然科学史研究》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氢空发生器氢空一体机在线检测氢空一体机优势!

安简氢空发生器氢空一体机空气泵双级稳压、多元净化,日本电磁阀阀芯,英国稳压阀,氢气  电解槽选用6毫米厚不锈钢板结构,坚固耐用。 开关电源自主研发,性能卓越,光电耦合控制制氢,产气稳定。整系统不锈钢304材质,永不生锈。安简氢空发生器氢空一体机是集氢、空发生器为一体的仪器,它是我公司在高纯氮发生器、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大,深空探测

国家天文台在银河系星流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领导的研究团队依托我国大科学装置的LAMOST银河系光谱巡天数据,在运动学和化学空间发现了银河系并合形成的新证据。他们在运动学空间发现了7个源自银河系并合过程的新星流,占国际同类发现总数的一半。在化学空间,他们发现了33颗丰度不同于普通恒星的所谓“低α丰度恒星

中国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开辟天文观测新窗口

  新华网“雪龙”号11月25日电(记者 崔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安装一台频谱范围更宽的太赫兹傅立叶频谱仪,这将为人类在冰穹A地区进行天文观测开辟新的窗口。   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天文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商朝晖介绍说,与中国目前在冰穹A天文

云南天文台建成国际领先太阳观测系统

  5月14日,由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成果鉴定会”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召开。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云南大学教授张力等天文学和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学者、专家组成,经过现场测试(5月12日)和质疑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如

白春礼深入西藏阿里考察调研阿里天文观测站

白春礼一行启动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装置建设工作 白春礼与齐扎拉一行调研阿里天文观测站 白春礼与齐扎拉一行调研量子卫星地面接收站 白春礼与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研讨 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一行来到西藏阿里地区,实地调研了海拔超过5100米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阿

地球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地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4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缅因大学汇编的数据显示,7月3日,地球表面以上2米处记录的全球平均气温首次超过17℃,达到17.01℃,打破了2022年7月创下的16.92℃的纪录,使当天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

中澳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双星“共有包层”证据

  恒星是我们理解宇宙的一把钥匙。和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不同的是,天空中大多数恒星都有自己的伴侣,结伴完成演化过程。  7月7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在线发布了中澳科学家联合完成的一项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领导的团队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里斯·沃

浅谈氢空一体机

浅谈氢空一体机 一、氢空一体机概述我公司生产的MNHA-300G系列氢空一体机,是在MNH-300II型氢气发生器和MNA-2LP型空气发生器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需要,集合了MNH-300II型、MNA-2LP型单体机的特点,而开发设计的多用型新一代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是安全、方便、可靠的

一颗特殊恒星的“寻亲”之旅

理论研究曾预言宇宙早期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超过100倍太阳质量。然而,遗憾的是,天文学家此前从未在观测上予以证实。  这次,我国天文学家找到了此类恒星曾经存在的“实锤”!6月7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获取的海量恒星光谱数

两大污染致紫金山天文台无法进行前沿天文观测

  普通人的肉眼,无法望穿夜空;眼下就连专业天文望远镜也在“光污染”和雾霾天的夹击下患上了“白内障”“夜盲症”。拥有多个“第一”头衔的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现在已经无法进行前沿的天文观测。   “过去我们在紫金山上开展多项观测项目,包括恒星、小行星、太阳等,现在山上只有太阳黑子、太阳射电、太阳光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小行星、近地天体的搜索和危险评估是这台望远镜主要观测目标   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12月26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进入正式运行

周日19点十大科技进展获奖团队直播:珠峰科考

【第三期】巅峰使命 无惧风雪——珠峰科考“极限之旅”直播时间:2023年1月15日(周日)19:00-20:00直播地址: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 扫码进入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

19点十大科技进展获奖团队访谈直播:夸父一号

【第二期】神话变成现实——中国式浪漫“逐日之旅”直播时间:2023年1月13日(周五)19:00-20:00直播地址: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 扫码进入中国科学报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