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亮相

《古生物图鉴》合集。 3月18日,科学艺术机构啄木鸟科学小组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报告厅正式发布了319种著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科学绘画作品,这批作品涵盖了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恐龙、古鸟、翼龙、史前水栖爬行动物化石的生命形象及骨骼结构重建图。 319种古生物复原图出自啄木鸟科学小组创始人之一、科学艺术家赵闯之手。2009年,赵闯和科学童话作家杨杨、科普作家唐振庭等人发起成立科学艺术研究机构啄木鸟科学小组,该小组以古生物生命形象为主要创作对象。啄木鸟科学小组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启动了“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是首次针对地球已消失生命系统的一次大规模科学艺术实践。项目启动几年来,完成了超过 1000种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的科学复原,近500种古生物化石骨骼结构的科学复原,数十种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立体复原。 发布会上,啄木鸟科学小组多次提到近些年中国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科......阅读全文

使用高精度三维打印技术探索4亿年前脊椎动物颌部演化

  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几次飞跃之一,最早的有颌脊椎动物是身披大块膜质骨片的盾皮鱼类。过去曾经认为,盾皮鱼类只是有颌脊椎动物一个特化的旁支,已经在距今3.65亿年的泥盆纪末全部绝灭。但近年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所有其他有颌脊椎动物类群均由盾皮鱼类的一个早期支系演化而来。因此,盾皮鱼下属各支

法研究称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不可替代

  近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领导一支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对高山草地、珊瑚礁和雨林等三个迥然不同的复杂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发现稀有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研究人员发现,自然界中最为独特的生态功能绝大多数来自于稀有物种,这些物种和相应的生态功能在生物多样性遭受侵蚀的过程

没有未来的世界呼唤负碳工业革命

  9月14日――世界清洁日,是联合国举办的全球性清洁活动,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之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30个国家、4000万人参加这个活动。今年世界清洁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昨日,记者借世界清洁日之机,就今年的主题内容及当今社会面临

美科学家研发出多用途三维生物打印机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4日报道,随着三维打印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现在,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能打印出皮肤、软骨、骨头和身体其他器官的三维“生物打印机”。  三维打印机通过将材料先逐行铺开后逐层垂直铺展的方式来打印。人们使用三维打印机来制造雕塑并修复雕塑;制造由塑料和聚合物制成的三维物

挑战更高效的高内涵分析:In Cell Analyzer高内涵分析系统

高内涵成像技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推进我们在细胞水平了解人体是如何工作的。——Anthony Davies,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 高内涵研究中心主管  高内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简称HCA)是对高分辨率显微镜所拍摄细胞图像的自动提取和分析。高内涵,意味着丰富

我国发现2.48亿年前头部像鸭嘴兽的龙化石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我国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与现生鸭嘴兽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远古生物化石共有两个,都是生活在早三叠世的卡洛董氏扇桨龙,距

如何养活饥饿的地球 技术、伦理缺一不可

   到2030年,全球的粮食需求量将增加50%;到2050年,地球将需要为90亿人口提供食物。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情况下,保持全球食物供给以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也许不必等到10年后,人们就已面临粮食问题。3月7日,津巴布韦公共服务、劳工和社会福利部常务秘书朱迪丝·卡泰拉

关注科技一线: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

   青藏高原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宫。4000多万年前,这里曾有一片汪洋大海,历经沧海桑田,人们说不清中间发生了哪些变迁。或许在漫长岁月中,它一直在沉吟、诉说,只是我们听不懂。如今,借助现代科学分析方法,从一块块沙土、一片片树叶和一颗颗动物牙齿中,可以复原它过去故事的片段。  不久前,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

多种工具带你走进糖蛋白的神秘世界

  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糖组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糖组学关注的焦点是糖蛋白,糖蛋白上以共价键连接着各种聚糖,这些聚糖参与了细胞的许多关键活动(例如信号传导和细胞粘附),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举例来说,抗体上的聚糖“影响着抗体的生物活性、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Janssen制药公司的科

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开放

  1月3日电: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第一个古生物化石考古实验室,近日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开放。它的出现将是广大中、小学生探索远古生命、思考和谐自然的第二课堂。通过全面亲身体验、参与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是这个实验室的主要特色。   实验室面积约500平方米,由恐龙骨架展示区、化石挖掘体验区、时光隧

我国学者发现世界上最早的铰齿鱼类新属种:优美玉带鱼

  据《古脊椎动物学报》最新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我国云南罗平发现了两亿四千万年前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命名为优美玉带鱼,并将其归入拱鱼目腊山鱼科。优美玉带鱼代表了世界上最早的铰齿鱼类化石记录之一,它的发现为了解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和铰齿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化石攀鲈与同期植物显示两千六百万年前的西藏腹地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地势高峻,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由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约5千万年前)所导致,然而对于高原如何隆起成今天的高度和规模,隆升过程中西藏地区环境曾如何演变,科学家们的认识分歧很大。关于隆起的时间,有观点认为高原在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早期就已经形成,并在渐新世(约3千万年前)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基金委与美国NSF生物多样性合作项目指南发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达成的加强和推进生物多样性领域双边合作的共识,双方将于2012年共同资助中美两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从基因、种系、生态系统等广泛的研究视角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和功能方面开展综合研究,以期实现对不断变化环境下生

我国学者在南漳-远安动物群中首次发现远古“鸭嘴兽”

  近期,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程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早三叠世(约2亿4千8百万年前)南漳-远安动物群中首次发现了与现生鸭嘴兽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动物。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最早出现在2500万年前,现今仅生活在澳大利亚。鸭嘴兽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通过独

CT扫描复原3亿年前远古蜘蛛

  CT扫描复原3亿年前远古蜘蛛Cryptomartus hindi   科学家表示,相同技术可以用来对其他化石进行研究   科学家用CT扫描仪给每个化石拍摄了大约3000张X光照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借助于CT扫描,英国科学家获得了两种

Science里程碑!哈佛大牛有望还原生物所有细胞的发育过程

  每个多细胞生命的诞生之初,都是一个单细胞。这个细胞会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最终变成一个天文数字。据估计,新生儿体内约有260亿个细胞,这一数字在成年后还会继续增加。  从1到260亿,生命的发育过程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细胞是怎么形成的?哪些细胞在先?哪些细胞在后?人们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疑问。但由于

中科院物理所实现超低辐射X射线鬼成像

  X射线成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普通便携式X射线管到实验室台面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源,再到大型同步辐射以及自由电子激光,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将X射线的脉宽、源尺寸、亮度等参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有的成像方式如透视成像和相衬成像等,其本质都

神奇生物改写袋鼠祖先起源史

  周氏混元兽复原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云南大学教授毕顺东和中科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在6月14日在线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道了一件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这种名为“混元兽”的动物,或将改写有袋类哺乳动物的起源历史。

中科院大型科学仪器共享驱动区域创新

专家组现场考察平台核心设备“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 双球差校正冷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双球差校正冷场发射电子显微镜 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作为中科院技术支撑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其定位是建设成为中科院科研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区域创新活动最重要的支撑平台。中心共有10家成

9条地球生态界线人类已突破4条

  美国《科学》杂志15日刊文警告,人类活动已经突破地球9条“生态界线”中的4条,把世界带入“危险地带”。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于今年9月被纳入联合国新的全球发展目标,以替代即将在今年到期的“千年计划”。   动植物灭绝速率   超正常值数十倍   科学家2009年定义并量化了地球生态可承受的9条安全界线

TED演讲 | 诺奖得主:永生不老的科学

  我成为科学家并不让人意外。我在离这里很远的地方长大,我小时候非常有好奇心,对所有的生物都好奇。我以前会捡起有致命剧毒会螫人的水母,然后对它们唱歌。所以,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时,我非常好奇,想解开最根本的谜题,想知道构成生命的基础积木是什么,很幸运,我所在的社会很重视好奇心。  Now, it was

纳米级光学结构揭示2亿年前昆虫的真实颜色

  通常化石只能保存生物的结构,对其颜色几乎都是靠想象。然而,来自中、德和英三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昆虫化石中结构色的研究,却揭示了2亿年前昆虫的“真实颜色”。该研究成果将于4月1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侏罗纪蛾类(A-I)和

记中科院朱平研究员:专找难摘的果子

长期关注冷冻电镜的人,对朱平这个名字不会陌生。2014年,《科学》杂志一篇文章首次向世人证明了30纳米染色质是双螺旋结构,一解众多生物学家心中困扰。文章主要作者之一就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平。20年前就开始接触电镜的他,曾在冷冻电镜“鼻祖”实验室学习,在国内学科起步时毅然回国,如今已培养出一批冷

多器官微流控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 LOC),涉及物理、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通过微通道、反应室和其他某些功能部件,对流体进行精准操控,对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

攻克基因组测序难题 探究茶树生物学奥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医药典籍《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说明了茶的神奇功效。茶树起源于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在从中国向世界各地数千年漫长传播历程里,与全球多元文化邂逅交融,发展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复杂而美妙的茶文化。茶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有迷人的香气和令人愉悦的滋

美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口服胰岛素胶囊

  美国科研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口服胰岛素胶囊,未来有望替代皮下注射,供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  发表在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胶囊约一颗蓝莓大小,胶囊内的一枚小针头可将药物“注射”到胃壁下的血管中,动物实验显示,其降血糖效果与皮下注射相当。  研究显示,这种针头由纯冻干胰岛素针

科学家力挺心理状态能够影响身体健康

  科学家一直试图确定特定的精神状态如何影响身体健康。一位生物学家认为他找到了答案。一位志愿者在新泽西州卡姆登的大教堂厨房为流浪者打包食物  在Steve Cole攻读博士后时,他有一个不寻常的爱好:将艺术品买家与他们可能喜欢的艺术家相匹配。他说:“我有一个额外的目的,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为

计算机是下一个生命形式吗?

  碳/硅的楚河汉界行将模糊不清。许多人都对非碳生命这一观念踌躇不前。他们问道:人类的不可言喻的品质怎么会进入计算机呢?但是,相信非碳生命的人会提出一个有力的反问:如果我们坚持进化止于我们,又怎么能算是接受进化观点呢?  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

第八期原子光谱沙龙活动报道

  2014年3月21日下午,第八期原子光谱沙龙活动在2014北京质谱年会期间召开的无机质谱分会场举行。本期沙龙主要以互动交流的形式,来自清华大学邢志老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冰教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丽萍老师、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的王京宇博士纷纷回答了与会者在具体分析工作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