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婴儿也有道德观靠直觉分辨善恶

科学网讯一直以来,人们都不会把婴儿的想法当回事,但是近日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则表明,婴儿也是具有强烈的道德观的。当他们看到善意的事物是,会露出微笑甚至鼓掌称赞,而当他们看到丑恶的事物时,则会摇头皱眉,表现得很伤心。 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是这样进行试验的:让一个出生6个月大的婴儿观看一段木偶剧表演,剧中的两个木偶分别饰演好人和坏人,他们的行为有明显的“善” 与“恶”的区别,看完后,把两个木偶放在婴儿的面前,婴儿会选择拿起那个行为善意的木偶,有时甚至会在那个行为丑恶的木偶脑袋上打一下。 诸如此类的试验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结果表明,婴儿具备一定的道德观。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试验,人们不难发现婴儿在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年所展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判断感知的能力。虽然善恶看似与生俱来,但是后天社会的培养依然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依然需要由成年人来引导自己如何表现道德观。 把这些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婴儿道德观的全貌,尽管也许他们在......阅读全文

研究发现婴儿也有道德观靠直觉分辨善恶

  科学网讯一直以来,人们都不会把婴儿的想法当回事,但是近日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则表明,婴儿也是具有强烈的道德观的。当他们看到善意的事物是,会露出微笑甚至鼓掌称赞,而当他们看到丑恶的事物时,则会摇头皱眉,表现得很伤心。   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是这样进行试验的:让一个出生6个月大的婴儿观看一段木偶

研究发现:人脑也有“蝙蝠视觉”功能

  据英国广播公司5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加拿大科学家通过研究确认,人类大脑中特定的功能区也可以产生“蝙蝠视觉”,即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中依靠回声来确定方位并察看环境。这项研究有助于提高盲人“听声辨位”的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习惯于夜行生活的蝙蝠具有敏锐的听觉,并利

日本研究证实人之初性本善:婴儿也有同情心

  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说法得到了科学支持。日本一项研究显示,出生才10个月的婴儿也许已会同情弱者。   京都大学和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的研究小组,让出生10个月的20名日本婴儿各看20秒钟动画,让四处转动的蓝色球体和黄色立方体在动画中分别充当“攻击者”和“被攻击者”,蓝球不断追赶并撞击、挤压

研究发现孤独感也有“传染性”

        据国外媒体报道,正如感冒病毒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给他人一样,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孤独感也具有“传染性”。他们在《人的性格和社会心理杂志》刊登研究报告称,内心孤独的人会把孤独感带给身边更多人,最终导致一个群体走向社会“边缘”。  孤独“病毒”  报告指出,孤

最新研究发现海豹也有磁场感应能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现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揭开了这些海豹能够准确找到冰面呼吸孔的秘密:将地球磁场作为天然的GPS导航系统。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海洋生物系的Randall Davis称:“我们认为海豹或许进化出了利用地磁感觉导航的能力。”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它将成为

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也有基因弱点

   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细胞》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内一对基因对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未来在此基础上可开发出更有效的疗法。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白血病中的一种,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

研究发现:阑尾脾脏等“垃圾器官”也有用

  阑尾、脾脏及多余静脉等人体“垃圾器官”(退化器官)一直被认为无甚用途,然而据《印度时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这些器官其实在非常卖力地工作,这些所谓的“垃圾器官”被随意切除,是因为医学界对其认识不足。   位于人体左上腹后部的脾脏有助于发现感染,并将受损及老化的红血球过滤掉。脾脏一直被认为无足轻

成都生物所研究发现动物也有“面子”问题

非洲爪蟾  雄性之间竞争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资源、领地、配偶,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成功交配,以繁殖后代。雄性之间的竞争往往伴随着高能量消耗和被天敌捕食的巨大风险。然而,雄性是否能获得配偶,最终决定权却掌握在雌性手中。因此,可以推测的是:雌性的存在与否以及雌性对雄性的态度有可能影响雄性之

喜讯-|-做试管婴儿,也有保险啦!

   自1989年,第三代试管婴儿诞生至今,该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临床与实践中为千千万万受先天遗传性疾病困扰而不敢生育的病人带来福音。而PGS/PGD/NICS®作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主力军,也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近日,亿康基因联合泰康在线隆重推出了为试管婴儿承保的服务,为受检者提供精

机器学习+化学直觉让药物发现更有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79.shtm

研究发现蛋白质也有“双重人格”

  小说《化身博士》的主人公时善时恶,是典型的“双重人格”。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也有类似双重性,有时能够抑制坏细胞,有时却促进癌细胞生长。研究人员称,未来可通过“抑恶扬善”来利用这种蛋白质开发抗癌新药。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报告说,一种名为“E2F”的蛋白质在细胞

研究发现母亲肥胖增加婴儿死亡风险

  肥胖会带来很多危害。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流产、死产以及婴儿死亡的风险,其中怀孕过程中严重肥胖的妇女面临的风险最高。   全世界每年发生约270万例死产事件,还有360万名婴儿在出生28天内死亡。为了解母亲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流产、死产以及婴儿死亡之

研究发现两重要植物激素间也有协同作用

  德国海德堡大学细胞生物学家扬·罗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直被视为对手的植物荷尔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实也有协同作用,其相互影响远比以前认为的要紧密。这个关于植物激素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  植物的两个最重要的生长激素——荷尔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

Cell惊人发现:酵母也有记忆

  酵母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经有丝分裂产生基因型相同的子细胞,也可以通过有性繁殖,与另一个酵母相互融合,形成拥有两套染色体的杂合子。能相互融合的酵母细胞为了彼此靠近,会释放出特定的信息素。酵母发现彼此后,就会停止细胞分裂,形成特殊突起相互接触。如果两个酵母没有成功接触,它们就会继续进行无性繁殖。  

研究发现大脑靠视觉和身体两幅“地图”定位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5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了18个人的大脑,绘制了400个不同的手臂动作到达目标时的MRI图像。他们发现,大脑在计划动作时,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定位类型:视觉地图和身体地图。研究发表在《神经元》(Neuron)

防蚊靠穿衣!研究发现红橙色更易招蚊子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日前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蚊子偏爱红色、橙色、黑色等特定颜色,却易忽略绿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研究人员认为,这有助解释蚊子是如何找到叮咬对象的。  只有雌性蚊子会吸血。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追踪了雌性埃及伊蚊在不同类型的视觉和气味提示下的行为。研究人员向有蚊子的实验箱

英研究发现细菌也有“懒汉”-减弱菌群致病性

  英国诺丁汉大学9月6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中存在一些“好吃懒做者”,它们的存在会减弱整个菌群的致病性。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懒汉”细菌帮助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在致病性葡萄球菌中存在这样一些“懒汉”细菌。通常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毒素来造成感染,并从受感染的机体

红色也有不同,研究发现花朵的色调比果实更丰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123.shtm色彩在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中至关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对花和果的色彩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红色果实的色调不如红色花朵丰富。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功能生

红色也有不同,研究发现花朵的色调比果实更丰富

  色彩在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中至关重要,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对花和果的色彩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红色果实的色调不如红色花朵丰富。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功能生态学》。  传粉和种子散播是关乎植物繁衍、扩张的重要过程,花和果利用色彩作为“广告”,吸引传粉者和散播者,同时回避

研究发现婴儿突发性发疹的感染机理

  婴儿突发性发疹除导致高热和发疹外,还可能引发痉挛和脑炎,而感染人疱疹病毒6B被认为是引发该病的原因。日本研究人员说,他们在世界首次发现了上述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部位。   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森康子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人疱疹病毒6B的感染部位是与免疫功能有关的T细胞上的受体CD134。T细胞是淋

研究显示细菌也有“嗅觉”

  嗅觉是动物的一个重要感官功能,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细菌这种单细胞生物也有类似的“嗅觉”,它可以感知空气中的气味,并由此对周边环境做出判断。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16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利用土壤中常见的地衣杆菌和枯草杆菌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它们都能“嗅出”空气中氨气的气味,

研究发现病菌靠自制“注射器”攻击人体细胞

  德科学家首次成功揭示病菌组装致病因子运输系统的基本机制。该发现对研发比抗生素更有效的抗感染药物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6月13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期刊上。  人体组织每天都会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攻击。大多数病原体会被人体免疫系统击退。因此,要发生感染,病菌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绕过宿

Cell惊人发现:溶酶体也有后备计划

  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膀胱细胞的溶酶体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启用后备计划,把入侵的致病菌吐出去。这项研究发表在五月二十八日的Cell杂志上。  膀胱细胞和溶酶体的这种天然特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治疗尿路感染UTI。UTI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极易复发和重新感染。这种疾病是多种微生物入侵引起的,其

美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有助婴儿健康新证据

   都知道母乳喂养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不止是母乳本身,就是妈妈乳头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也有助于宝宝肠道健康。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8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月刊上刊文说,他们对107对母婴展开调查,在宝宝第一年采集母乳、婴儿粪便和母亲乳头周围皮肤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细菌分

研究发现婴儿大脑生长速度惊人:每天生长1%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11日发表题为《新研究揭示婴儿大脑生长速度惊人》的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显示,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他们的大脑每天以1%的速度生长。该研究旨在绘制新生儿在出生头3个月内的大脑图像。  研究人员对87名健康新生儿的大脑进行了211次扫描,扫描是在婴儿们仅两天大时开始的。他们发现,

研究发现1亿年前甲虫靠“吐舌头”捕食

  长舌一伸一卷,眼前的小飞虫就成了腹中餐,这样的捕食场景常在青蛙、变色龙之类的动物身上看到。但你能想象,早在恐龙时代,就有甲虫掌握了类似的捕食技能吗?近日,一个中、美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就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里发现了正在“吐舌头”捕食的甲虫。  这一发现也为研究早期昆虫的形态和演化增添了新例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铁被宿主产生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铁被宿主产生的螯铁蛋白束缚导致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绿脓杆菌.jpg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

日本研究发现4月龄婴儿可识别物品材质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4个月后,就有根据视觉和声音对不同材质物品做出反应的能力,且随着经验增长,大脑能识别的物品材质也在增多。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人们理解婴儿识别现实世界乃至形成语言能力的机制。   日本中央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给32名4至8个月大的婴儿播放敲击木材或者金属的视频,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