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海神狐海域发现新能源“宝库”

核心提示 近日,由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通过终审。《报告》显示,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 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 记者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了解到,2007年5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我国首个可燃冰钻探航次,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历时52天,完成先导孔钻探8个、取心孔钻探5个,在其中3个钻孔发现并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可燃冰勘探的重大突破。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钻探现场成果、室内样品分析及地球物理处理成果资料,结合以往资料,通过测井评价、有井约束地震反演、矿体描述等,开展了可燃冰成矿地质条件和富集特征研究,计算了钻探区可燃冰资源量,提交了成果报告。 研究人员在140平方公里的钻探目标区内,圈定出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阅读全文

“海洋六号”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再探可燃冰

  □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白色结晶体,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

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商业开发还需15到20年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石油:找寻深海中的“可燃冰”密码

  今年5月10日,在位于我国南海的神狐海域,蓝鲸1号钻井平台上一束橙色的火焰喷薄而出,在浩瀚的蔚蓝色海面熊熊燃烧,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随之传向世界:我国在水深1266米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开采出天然气,这标志着中国“可燃冰”试采圆满成功!  “可燃冰”试采成功,对于改变我国能源结构,降低石油等资

可燃冰试采成功:奏响深海“冰与火之歌”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将“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列为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成果之一,并饱含深情地说:“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鼓点铿锵。上天入地下海,一系列“中国震撼”卷起科技进步的“中国浪潮”,定义世界新的未来。有

“海洋六号”年内将赴南海再探可燃冰

  在6月6日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透露,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科考船“海洋六号”今年计划赴南海地区的东沙、西沙、神狐海域对可燃冰进行专项调查。  据张洪涛介绍,“海洋六号”上配备了全世界最好的跟可燃冰考

聚焦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5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属于中国人的标志性科技成就,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提起

“海洋六号”计划今年首探可燃冰

在今天举办的第15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透露,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科考船“海洋六号”计划今年赴南海地区的东沙、西沙、神狐海域对可燃冰进行专项调查。  “海洋六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国内第一、国际先进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我国可燃冰勘探取样年内再启

  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勘探,或在今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记者在30日广州举办的中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论坛上了解到,继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取样后,今年我国将在南海再次对海底可燃冰进行探勘取样。   但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在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等重大技术上仍有待突破,而出于对风险

为可燃冰开采保驾护航

  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开采可燃冰之难,专家形容为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而为可燃冰开采提供海上作业安全预报保障,则要与海洋中“看不见的波动”斗智斗勇。  内波又被称为海洋中“看不见的波动”,是南海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王辉指出,

可燃冰资源引多国关注 为石油天然气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可燃冰试采未对大气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刚刚过去这一周,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或许是地质科学界最热的词汇。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从5月10日起,经试气点火,连续产气8天,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我国这次试采成功,震

“冰火”试采催生中国能源变革

  多年来,中国受困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根据相关分析报告,2016年,中国经过艰苦努力,虽然实现了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前一年下降了4.7%,但比重仍然高达62%。这种长期形成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炭在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日益累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以“雾霾锁城”为代表的一

海洋六号或明年开钻南海可燃冰 够我国用130年

  当日下午6时许,前往太平洋执行大洋27航次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经过近32个小时的艰苦航行,及时地避开了台风“玛娃”尾部和受南海西南季风影响形成的大风、暴雨和巨浪区域,正在穿过海况相对平稳的巴林塘海峡,预计6月11日到达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目标工作区。   昨天,在中国科协举行

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 多技术超石油工业防砂极限

  今年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

可燃冰商业开采,13年等待可实现?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试采成功能否改变能源市场的现有格局?又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国真的突破了这一技术吗?2030年,我们是否能够

“订制”产品护航可燃冰试采

  国土资源部2日在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持续产气时间长、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为确保试采作业顺利进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为“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提供了多款“专门订制”式海洋环境保障产品。这是科技日报记者4

中国刚诞生了一家新油田公司:南海油气开发再发力

  继渤海湾、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四大产油基地之后, 中海油又多了一个产油中心!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3月6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正式取得营业执照,标志着中海油在天津、深圳、湛江、上海四大分公司之后,正式在海口设立第五个上游分公司。  据营业执照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营业范围

日本成世界上首个掌握可燃冰采掘技术国家

  日本12日宣布成功从爱知县附近深海可燃冰层中提取出甲烷,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术的国家。那么,日本成功从海底可燃冰中提取出甲烷,这对全球能源结构有什么意义?中国可燃冰研究采掘已取得什么进展?中国海域和陆域有多少可燃冰的资源?记者连线了可燃冰研究资深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