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二氧化碳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可在10年后显现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可在10年左右显现出来,而非此前估计的数十年时间。同时,减排行动也并非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益处可惠及当代人。 英国《环境研究通讯》杂志3日刊载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的最新研究说,为探明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和持续时间,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两组气候变化模型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地球本身的碳循环和气候系统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从二氧化碳排放到出现温室效应,平均需要约10.1年,而这种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带来的影响要持续一个世纪以上。 研究还显示,减排带来的一些好处可以较快地显现,从而惠及当代人,比如减少干旱、热浪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自然灾害,而其长期益处则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显现,包括减少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说,由于地球本身的特性,比如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有一定滞后性,但此前......阅读全文

二氧化碳测量仪研究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二氧化碳含量的排放有增无减,而我国生态环境也是越来越差。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下面内容通过二氧化碳测量仪进行研究。    二氧化碳测量仪研究表明,在众多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于环境的变化影响是最伟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

英国着手研究二氧化碳转化塑料项目

  塑料的最大来源便是石油,但由于石油基塑料消耗能源大,并且生产出的塑料对环境污染大,于是生物塑料便诞生了,它可来源于植物甚至二氧化碳,据英国媒体报道,约克大学研究人员正着手在通过前沿科技将废弃生物质及二氧化碳转换成塑料原料的项目。    为提高国内科研机构对新材料的研发热情,英国工程和

英国启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项目

  近日,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向四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项目资助327万英镑,以支持其在北海废弃油气田或盐碱含水层开展二氧化碳储存的地质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将助推英国在2050年实现将碳排放量减少80%的目标。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

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转化生成甲酸和乙醇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现代社会消耗了大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温室气体如CO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高效率地获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机理研究获突破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多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减排和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长期以来是催化领域中一大挑战,而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二氧化碳还原过程对于提高其转化率和选择性极其关键。尽管现今已发展了许多光谱学方法和理论

二氧化碳检测仪研究二氧化碳气体对植物的影响

高浓度二氧化碳促进植物根、幼苗的生长,叶片增厚,降低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作物的产量及生物量,促进乙烯生物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不同光合途径(C3、C4及CAM)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响应不同。长期和短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植物响应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新突破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李春忠和多伦多大学教授Edward Sargent在环氧乙烷高效制备领域取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催化》。新型氧化还原介导电催化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聚酯生产国,对环氧乙烷这一重要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的年需求量超千万吨。目前,国际和国内

德国研究人员用二氧化碳造甲醇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视为全球变暖的“元凶”。但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金属催化剂的帮助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生成有工业用途的甲醇。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的液体燃料,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燃料等领域。目前,工业生产甲醇主要由氢气和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多相催化下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烯烃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4977.shtm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孙剑、葛庆杰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