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明年将增3本子刊!均为线上出版

《中国科学报》3月15日从自然科研了解到,《自然》旗下期刊与服务集合(Nature Portfolio) 将于2022年初新增三本期刊,即《自然—心血管研究》《自然—合成》 和 《自然综述—心理学》。自然科研表示,这些新刊旨在为现有出版物供应不足的研究领域提供发表平台,以满足不同研究群体的需求。 据介绍,这三本期刊均为线上出版。其中《自然—合成》和《自然—心血管研究》将是转换期刊,以便让受“S计划” 资助的作者,以及其他希望以开放获取(OA)形式发表论文的作者在将原创研究投给这些期刊时,能满足研究资助机构的要求。 与所有冠名“自然”的期刊一样,新刊也将由专职的编辑团队运营。 《自然—心血管研究》聚焦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心脏及血管功能和血液学,致力于发表基础、转化、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原创研究与重要进展。 《自然—合成》旨在汇聚化学及材料合成所有领域的产业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主要发表有机、无机、有机金属和材料化学的原创研......阅读全文

《自然》新推出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

  据《自然》网站消息,《自然》近日新推出了一本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接受来自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和地球科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投稿。  据悉,《科学报告》将采取在线发表的形式,实行开放获取(Open Access)

《自然》杂志系列新期刊《自然—植物》上线

《自然—植物》首期封面  《自然》学术期刊系列于近日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Nature Plants(《自然—植物》)。这是参照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的跨学科模式而推出的首个专注于植物学各领域优秀研究成果的期刊。  Nature Plants这个平台主

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将问世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自然出版集团今天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出版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npj-计算材料学》),这将是中国首个“自然合作期刊”。  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王恩哥出席签约仪式,他表示,“我们很高兴成为“自然合作期刊”在中国的首个合作伙伴。协议

《自然》系列发布三本新期刊

   《自然》系列期刊又增添三个新成员: Nature Energy(《自然-能源》)、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综述-材料》》)。  能源供给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何处获取能源?如何使用能源

《自然》剖析PLoS期刊经营之道

更“高级”出版模式随之而来,开放获取能否生存 《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期刊是“开放获取”出版运动的典范,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高级”的科学出版模式——依靠低质量论文的大批、廉价出版来资助和“养活”少数的高质量旗舰期刊。  从2002年启动以来,PLoS已经依靠1730万美元的慈善基金免于财

论文,发国内期刊还是国外期刊?

  如今,发表论文已经成为我国科研人员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据统计,2016年,中国学者发表的期刊论文数已经接近100万篇,SCI期刊论文也达到30万篇,论文总量稳居世界第一,SCI论文数居世界第二。  SCI期刊中文名是《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严格的选刊

人都不爱“出远门”,被自然期刊刊登

人们不爱“出远门”,这可能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事实。 5月26日,《自然》发表的一项分析显示,人们在城市内和城市间的出行频率和移动距离遵循一种可预测的普遍模式。该研究证实了认为人们不太会“出远门”的直观想法。预测人们如何在当前城市以及全球范围内移动对于许多研究领域都很重要,比如城市规划和大流行建

《自然》系列期刊2025年将新增两刊

《自然综述》系列期刊在2025年1月将新增两刊——《自然综述:清洁技术》(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和《自然综述:生物多样性》(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这两本新刊将为一些不断发展的领域发表相关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例如可持续技术、

自然科研新增三大开放获取期刊

   9月6日,自然科研进一步扩大开放获取期刊阵容,新增三个跨学科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即《通讯—生物学》《通讯—化学》《通讯—物理学》。它们仅以在线形式出版,发表原作者署名知识共享协议(CC-BY)下的开放获取内容。  “我们希望新的‘通讯’系列也能像《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那样获得成功。” 自

自然出版集团将在旗下所有期刊推行“新政”

图片来源:《科学》杂志官网  今日视点  一旦你把论文提交到期刊编辑部,那么,让审稿人知道是谁写的这篇论文,到底有多重要?  此前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研究者更愿意匿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对论文的评价更公正。然而,由自然出版集团(NPG)发起的最新研究表明,只有八分之一的作者选择让审稿人见到匿名论文。 

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全新英文期刊来了!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管、主办的英文期刊Fundamental Research期刊首发式暨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1月29日在北京顺利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Fundamental Researc

科学期刊计划建立防剽窃机制

  科学期刊计划建立防剽窃机制  “剪切—粘贴”文化将被交叉检查软件阻击  据《自然》网站报道,包括Elsevier和Springer在内的一些大的出版商正在准备打击剽窃,他们将推出软件(CrossCheck software)来检查投稿文章是否存在雷同,或是从已发表文章大块改写而来。   在

《分子植物》跨入植物科学顶级期刊之列

  近日,美国汤姆森路透—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1年度《期刊引用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的影响因子上升为5.546,位居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第5名,跨入该领域190种核心期刊前5%(排名第9),并连续两年在亚洲同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已进入该

科学期刊肩负文化与精神使命

  科学期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来,目前科学史学家通常认为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创刊,标志着科学期刊的正式诞生。  此时,近代科学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学会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不过才成立5年的时间。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等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发表了关于输血的论文,

科学家提出期刊“撤销指数”概念

撤销指数与影响因子关系对比图(图片来源:Ferric Fang/Arturo Casadevall)  在《传染与免疫》(Infection And Immunity)期刊的最新一篇社论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细菌学家、同时也是该期刊总编与爱因斯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主任、美国微生物学

没有“土味儿”的期刊不是一流期刊

依赖国外数据库,用SCI影响因子和h指数高低论英雄,“模仿”“跟随”“照搬”的方式发展中国的科技期刊的路径依赖亟待改变。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文件,制定了“2035年科技期刊跃居世界第一方阵”“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知名期刊”等目标,旨在提

话说中文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对等

  过去大家都不怎么看重中文期刊,好一点的文章必然投到海外或国内的SCI期刊,大多数中文期刊上文章的质量不如SCI期刊文章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教育部、科技部都要求重视中文期刊,于是很多单位与一些评价指标体系中把中文期刊列为其中一项,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长远看,这并非一件坏事,想当年,前苏联有不少

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很少反问,为何在每个时代,“伯乐”都是“稀缺资源”?并非世无伯乐,而是做个伯乐需要过硬的德行。同样,中国的科技进步需要一批“伯乐级”的科技期刊工作者,只有他们的德行过硬,才能当好伯乐,为一流科技论文的面世当好“接生婆”。 近日有媒体报道

迈向开源: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将完全开放获取

  9月23日,自然出版集团(NPG)宣布旗下的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成为首个冠名“自然”品牌的纯开放获取刊物。从2014年10月20日起,《自然通讯》将只接受开放获取类型的投稿。  开放获取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

《自然—可持续发展》期刊首发式在京举行

   1月14日下午,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自然》新子刊《自然—可持续发展》在京举行发布仪式。此次期刊首发式由《自然—可持续发展》编辑部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地球系统科学系举办。来自中英两国近200人参加首发式及交流互动。  自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发布以来,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词汇就被

《病毒学报》入编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3年12月26日,《病毒学报》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正式通知,《病毒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第10版)从2021年10月开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共 32 个单位的 148 位专家和工作人

重磅!知网发布2023自然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来看看哪家最高?

  近日,中国知网正式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下简称《年报 》)。  年报,是中国知网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成立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对中国学术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和定量评价,形成的评价报告。这项工作自2002年开始执行,已持续21年。  年报(2023版),筛选期刊 5

《科学》关注中国科技期刊诚信“保卫战”

  4月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对中国1000多家科技期刊近日联合签名,支持加强科学道德规范的行动进行了报道。   报道说,在这场维护科学道德的“保卫战”中,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1000多种科技期刊负责人联合签名,承诺根除科技期刊中的剽窃和造假行为,对滥用职权或故意发表有剽窃行为论文的

我国草业科学首本国际学术期刊创刊

  近日,由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草业科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Grassland Research《草地研究》首期文章上线。  期刊主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学会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担任,国际著名牧草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Charlie Brummer,草地生态学家、

科学家的价值不只在SCI期刊里

  “我们做科研,无论是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是其他单位的资助,究其根源,资助都是来源于老百姓。我们真的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北京大学邓芙蓉教授从事科研工作20年来的体悟。  邓芙蓉教授参与的《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特征及其机制研究》项目获得了前不久揭晓

《中国科学》系列5种期刊影响因子突破1

  日前,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发布了最新的期刊引文分析统计报告(2010)。《中国科学》系列英文版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取得重大突破,8种期刊中7个影响因子上升,其中5种期刊超过1。继《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去年突破1以来,今年又有4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超过1,分别是《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科学家》期刊:2018-top-10创新产品

随着大数据和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成熟和大量研究的广泛开展,有时不免让人觉得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显微镜(microscope)更换为宏观镜(macroscope)。但是,《科学家》杂志举办的2018年十大创新竞赛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单个细胞。在《科学家》杂志的独立评审团评选出的2018年十大创新产品中,它

国际期刊撤稿事件反思:学术期刊面临诚信新挑战

   近日所发生的107篇中国作者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作为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此次的107篇论文被撤销的原因在于一些“论文黑中介”在推荐评审专家时,将专家的邮箱“偷梁换柱”,从而炮制了这些“黑中介”自己评审自己所投论文的造假事件。面对不诚信行为,学术期刊面临哪些新挑战?  

南京农大成果入选自然期刊2016年“改变世界”榜单

  5月11日,全球最大的跨学科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公布了2016年发表在集团旗下期刊的180篇杰出论文及综述文章,响应其提出的“改变世界,每刊一篇”的倡议。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蛋白质组分析发现氮肥通过抑制蛋白降解和14-3-3蛋白表达增

孙立成教授在《自然化学》期刊发表评述文章

  9月29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立成教授应邀在2015年9月出版的《自然化学》期刊以“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晶体铰链”为题发表文章,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电池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剖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未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