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第二批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即将征集

“3月,我国将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资源手册》,面向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研究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公开征集第二批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7日向记者透露。 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面向全国开展了第一批空间站应用项目的征集和遴选工作,通过项目评估和进一步深化论证,形成了60余项项目建议,目前正在按程序开展立项和实施工作。 据介绍,预计于2022年前后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将支持开展近10个学科领域的大规模科学研究。在前沿科学探索方面,将利用空间站开展宇宙加速膨胀机理、暗物质和暗能量性质、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并开展广义相对论与引力物理、新奇量子物态等实验研究。在人类长期太空生存方面,空间站将支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研究生物在太空环境中的不良生物学效应以寻找减弱和对抗措施,并开展前沿生物技术研究,为新型药物研发、医疗技术创新提供新手段。同时,空间站还支持开展太......阅读全文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两年左右发射 有哪些合作?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28日在维也纳举行,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盛情邀请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 中国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的重要一步。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

据说中国空间站要搞事情?看看空间站适合开展哪些实验

  作者:邸凤萍 张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全国两会上,委员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关于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的新消息:  中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之后发射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将正式组建并运行。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优秀科学探索平台,空间站里将涌现出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国将首次在空间环境下开展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多项学科空间实验  编者按:  拉曼光谱近年来在生物、材料、矿物、医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随着拉曼光谱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也频频涌现。拉曼光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宽,极

中国空间站获批17国加入,美国因技术不达标,被拒加入

  “系统提醒,中国拒绝了您的好友请求。”今天(26日),一则“中国空间站将美国拒之门外”的消息在微博传开。中国空间站宣传片  有网友看后调侃称,此举“扬眉吐气”,报了当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美国拒绝”的仇,让你当初“爱答不理”,现在的我“高攀不起”。  甚至有人在评论区对起了对子,还挺押韵。

以科学之名,去太空做实验

  作为我国第一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注定是与众不同的。距离4月6日凌晨发射只有不到8小时的时间,实践十号最后一个有效载荷才安装到位,无论在在国内还是国际卫星发射史上,这都是十分罕见的。  这与实践十号的使命不无关系。用实践十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的话说,实践十号是一颗“专

中国空间站首批空间科学实验合作项目完成初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合作第一批项目完成初选,18个项目建议书通过初选审查。  2018年5月,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对外发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第一批合作项目机会公告。截至2018

丁肇中:一切都要做到“最精确可靠”

  对74岁的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来说,“丁老”这一表示其德高望重的称呼似乎不那么“中听”。   太多的不可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和他的磁谱仪项目团队都经历了,但他们始终坚持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很多人当初认为不可能,但我们做到了!”丁肇中说。   “不要叫我‘丁老

基因测序将首次在国际空间站进行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消息,近日发射升空的俄罗斯“联盟”号载人宇宙飞船搭载了3名宇航员,其中NASA女科学家凯特·鲁宾斯将成为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基因测序的第一人。这项实验将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基因组的影响,掌握宇航员健康情况,以及太阳系内生命探测工作。  搭乘“联盟”号的宇航员分

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做49个科学实验

资料图:美国宇航局发布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拍摄的以地球为背景的国际空间站图像。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宇航员训练中心负责人尤里·隆恰科夫于当地时间4日表示,新一批俄罗斯宇航员将于3月27日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在太空驻留一年,他们将在空间站进行约49项科学实验,但没有太空行走的计划。  报道称,隆恰

俄称中俄航天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未来可多项目展开研究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副署长萨韦利耶夫13日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合作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萨韦利耶夫说,在不远的将来,俄中航天领域最可能的合作形式是在国际空间站中俄罗斯部分合作开展科学实验。而展望更远的将来,则可能在各自国家空间站建设、自动轨道实验室“OKA-T”等项目

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对公众开放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

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对公众开放

  记者23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国之大者当如是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网站5月29日报道,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和研究计划,并且希望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当天,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表示,未来中国空间站将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供其进行太空探索和利用。 报道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的

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国之大者当如是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网站5月29日报道,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和研究计划,并且希望走合作共赢的道路。当天,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表示,未来中国空间站将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供其进行太空探索和利用。报道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的要求一再遭到

山大破解带电磁铁太空温控难题

  北京时间5月16日晚8时56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领衔的国际科学计划——阿尔法磁谱仪2(AMS-0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人类从此进入粒子物理探测新时代。在未来20年里,AMS-02都将是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  在该项目中

美国将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医学实验

美国宇航局9月12日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未来将进行长期合作,让美国科学家以国际空间站为平台,在太空进行医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的科学实验目前基本还局限于美国宇航局范围内,主要目的是为宇航员重返月球乃至登上火星进行相关科研。而国际空间站在2010年真正建成后,科研能

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航天重器探索世界

   多少年来,大熊猫、青花瓷、中国功夫和戏曲,一度成为外国人脑海中关于中国的主要印象。而最近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已经荣升为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与上述早已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国名片不同,近年来,中国高科技研究成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全面启动

【天舟一号】幕后科学家首次亮相 是他们让天舟不“晕船”

  刚刚发射成功的天舟一号,除了要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还要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抓总负责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的规划、实施及成果产出与推广,具体承担工程研制的组织管理,系

大连化物所举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与展望”报告会

  8月12日下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特别邀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沈力平将军来所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与展望”主题报告。所长张涛主持了报告会,党委书记包翠艳出席了报告会,200余名听众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80余名来所参加DICP夏令营的优秀大学生们。   沈力平研究员

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运营载人空间站

  记者11月29日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了解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作为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   据了解,载人空间站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站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货运飞船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

欧航局公布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 将是“发射器之年”

  欧洲航天局1月14日公布了2011年航天任务计划,其中包括发射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和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等。  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洲第二艘自动货运飞船(ATV)“约翰内斯·开普勒”定于2月15日发射,它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

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

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左)和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准备返回舱内。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在国际空间站“码头”对接舱外作业。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在国际空间站“码头”对接舱外作业。11月15日,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斯克里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0》出版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编的《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0》精装版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对粒子物理学、国际空间站科学实验、石墨烯、转基因水稻、纤维素乙醇、再生医学、个性化医学、全球变化空间观测、山地科学、深海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云计算、智能电网技术、微藻能源和纳

2020 科技未来值得期待

  盘点2019年科技创新成就,是世界上很多人打开2020年的一种方式。展望科技创新预示的进步,更让人思考历史运动的规律,感知时代进步的密码,领悟“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技进步的足音铿锵动听,造福人类的科技成果扑面而来。“基因剪刀”技术有望发布临床试验结果,外形酷似“钢

原工质检漏方法原理及应用场合

                                          &nb

载人航天总工程师深度解码2020年中国空间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3月1日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立体、深入解码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空间站系统重逾90吨 在轨运行10年以上 具备开展能力  周建平表示,空间站拟按长期载3人状态设计,运营阶段每半年由载人飞船实施人员轮换,而初期将采用人员间断访问方

俄科学院:俄美拟继续进行国际空间站联合实验

  据俄媒19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列夫·泽列内日前对记者表示,俄罗斯与美国打算继续实施在国际空间站的联合科学实验。  泽列内日表示,不久前俄航天署长奥斯塔片科和美航天局长博尔登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商讨。  泽列内说:“双方打算继续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美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合作

宇航员太空展示吹泡泡游戏:无重力大泡套小泡

在国际空间站上,美国宇航员堂-佩蒂特做了一系列实验并拍摄录像,其中就包括图片展示的泡泡实验,往大泡泡内注射小泡泡佩蒂特在空间站上做了很多小实验,例如图片展示的泡泡实验佩蒂特在空间站上吹泡泡更多地是一种科学实验,而不是一个游戏宇航员佩蒂特。他在空间站上做了几项泡泡实验,而后将拍摄的视频

阿尔法磁谱仪随“奋进”号升空 中国贡献获高度评价

  作为国际空间站建成以来最大的科学实验以及人类首个在太空中研究宇宙射线的仪器,阿尔法磁谱仪5月16日随“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作为一个由16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组成团队的一分子,中国科学家也为磁谱仪倾注了大量心血,参与项目的国际同行对中国科学家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这个项目促进了中国科学界与国际科

困扰人类半世纪的伽马暴有望揭开神秘面纱

   日前,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上搭载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POLAR)实验项目,完成了高精度伽马暴射线暴瞬时辐射的偏振探测,实现了预定的科学目标。相关成果于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伽马暴又称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通常短暂而猛烈,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到几十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