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式介绍

对于老年患者、反复感染、不明原因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脾大,应怀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进行相关检查。结合年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大于等于50%、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骨髓淋巴细胞>40%且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多数病例诊断并不难。免疫分型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鉴别诊断。......阅读全文

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式介绍

  对于老年患者、反复感染、不明原因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脾大,应怀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进行相关检查。结合年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大于等于50%、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骨髓淋巴细胞>40%且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多数病例诊断并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象  白细胞持续增多≥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单克隆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治疗后骨髓抑制、免疫破坏或营养元素缺乏等情况下可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为肿瘤细胞所占据,占40%以上,形态与外周血基本一致,红、粒及巨核细胞

关于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介绍

  慢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或PRCA、类风湿因子阳性伴LGL增多的患者应考虑T-LGLL的可能。巨细胞病毒和HIV病毒感染可导致轻微的LGL细胞增多。有些患者CD3-的LGL细胞增多,但缺乏:NK-LGLL的临床表现、呈慢性病程,细胞遗传学研究可证明其LGL为多克隆增生。

如何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对于老年患者、反复感染、不明原因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脾大,应怀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进行相关检查。结合年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大于等于50%、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骨髓淋巴细胞>40%且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多数病例诊断并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与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鉴别。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于老年患者、反复感染、不明原因贫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脾大,应怀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进行相关检查。结合年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大于等于50%、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骨髓淋巴细胞>40%且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表现,多数病例诊断并不难

关于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介绍

  1.临床表现有反复感染,脾脏轻度肿大,无皮肤损害。  2.血象细胞计数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淋巨细胞数>5×109/L,其中LGL占50%~90%,持续3个月。  3.骨髓象可见红系细胞增生低下,髓系细胞或热障碍LGL呈间质性浸润。  4.免疫表型为CD3 、CD8 、CD16 、TCR

关于老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介绍

  1.与良性淋巴细胞异常性疾病鉴别  (1)慢性感染恢复期特别是结核病:应有明确的原发病,多见于青少年。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青少年,细胞形态特殊、血清IgM常升高、嗜异抗体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阳性。  (3)Waldenstrom’s巨球蛋白血症:血淋巴细胞数增高,细胞呈浆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

1.血象 红细胞和血小板早期多正常,晚期减少。白细胞总数>10×109/L,少数>100×109/L,淋巴细胞≥60%,晚期可达90%~98%。血片中篮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特点之一。2.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大小和形态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1.血象 红细胞和血小板早期多正常,晚期减少。白细胞总数>10×109/L,少数>100×109/L,淋巴细胞≥60%,晚期可达90%~98%。血片中篮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特点之一。2.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大小和形态基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介绍

  低危患者淋巴细胞轻度增多(120g/L,血小板>100×109/L),骨髓非弥漫性浸润者生存期长,病情稳定者可以定期观察、对症治疗为主。当患者出现发热、体重明显下降、乏力、贫血、血小板降低、巨脾或脾区疼痛、淋巴结肿大且伴有局部症状、淋巴细胞倍增时间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发展缓慢,但难以治愈。部分患者可向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急淋等其他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一般为35~63个月,也有的患者生存时间长达10年以上。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发展缓慢,但难以治愈。部分患者可向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急淋等其他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一般为35~63个月,也有的患者生存时间长达10年以上。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是什么?

  1.血象  红细胞和血小板早期多正常,晚期减少。白细胞总数>10×109/L,少数>100×109/L,淋巴细胞≥60%,晚期可达90%~98%。血片中篮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特点之一。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

老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疾病诊断

1.与良性淋巴细胞异常性疾病鉴别(1)慢性感染恢复期特别是结核病:应有明确的原发病,多见于青少年。(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青少年,细胞形态特殊、血清IgM常升高、嗜异抗体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阳性。(3)Waldenstrom’s巨球蛋白血症:血淋巴细胞数增高,细胞呈浆细胞样,往往有较丰

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式介绍

  儿童ALL治疗效果50年来稳步提高,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0%。主要是联合药物化疗的应用;支持治疗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治疗及危险因素进行的分组治疗。所以对儿童ALL治疗策略是:诱导缓解治疗、巩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庇护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治疗。对儿童ALL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高危及复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查介绍

  1.血象  白细胞持续增多≥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单克隆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治疗后骨髓抑制、免疫破坏或营养元素缺乏等情况下可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为肿瘤细胞所占据,占40%以上,形态与外周血基本一致,红、粒及巨核细胞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基本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1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对CLL/S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2

治疗(一)治疗指征不是所有CLL都需要治疗,具备以下至少1项时开始治疗。1.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2.巨脾(如左肋缘下>6 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脾肿大。3.巨块型淋巴结肿大(如最长直径>10 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如2

关于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多明显增高,常大于100×109/L幼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0%与成熟淋巴细胞相比其形态特点为:胞体稍大,胞质丰富,核/浆比例稍低,核染色质浓集呈块状或粗细不等排列不匀,沿核膜周边较密集核质与核仁发育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  超过9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有明显血液学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反映了白血病细胞侵及的程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约有50%以上ALL白细胞总数增高,发病时白细胞>50×109/L,提示预后不佳。3/4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患者在末梢血涂片中可以见到数量不等的幼稚淋巴细胞。  2.骨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作用,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染色体核型、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其中以12~14号染色体异常多见,以12号染色体三体最多见。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易位(11;14),其11号染色体上的原瘤基因bCL—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一1)易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分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环境因素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并不占主要地位,长期接触低频电磁场可能和该病的发病有关。亚洲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亚裔人群比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为单克隆的B淋巴细胞,形态类似正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淋巴组织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致病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环境因素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并不占主要地位,长期接触低频电磁场可能和该病的发病有关。亚洲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亚裔人群比欧美人群的发病率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直系家属中患该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三倍,男性比女性易患,说明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简介

  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  别名:T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颗粒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大颗粒淋巴细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概述

  症状和体征往往较血象发生明显改变晚些出现。慢淋是一种中年以上人的疾病,约90%的患者年龄超过50岁,平均年龄为65岁。许多病人是偶然发现淋巴细胞增多。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乏力、疲倦、体力活动时气促。浅表淋巴结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病人的注意,晚期成串成堆,直径可达2~3cm,无压痛、质

如何诊断慢性白血病?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根据脾大,典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晚幼粒和杆状核细胞为主,嗜酸、嗜碱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NAP积分降低,伴有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阳性可诊断。  2.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淋巴细胞≥5×109/L且至少持续3个月,具有CLL免疫表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