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广州生物院首次实现化学方法高效诱导多能干细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5年攻关,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标准化制备干细胞的方法,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于4月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上。 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帮助人类了解细胞“变身”的奥秘,为科学界提供了一个窥探生命本质的窗口。多能干细胞还可以用于再生新的组织和器官,为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日本科学家、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运送,具有潜在的致癌隐患,对于以后的临床应用有较大风险。为了将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各国科学家不断地开辟新方法。后期,科学家们利用化学小分子替代山中伸弥因子诱导出了多能干细胞,但存在步骤多、时间长、效率低、机理不清楚等缺点。 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努力,开发出一套高效......阅读全文

诱导多能干细胞1

导语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团队利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转录因子转入成体细胞,进而实现了“生命时钟”的逆转,将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C)。近年来,iPSC技术不断

诱导多能干细胞5

利用iPSC首次实现体外制造造血干细胞 2017年5月17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7个转录因子,将成体细胞来源的iPSC转化为造血干细胞,其具有与天然造血干细胞“极其相似”的特性,该成果有望解决血液和骨髓供体不足的问题,对血液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以Haematopoiet

诱导多能干细胞2

研究证实iPSC不会增加遗传突变发生的概率2017年2月21日,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研人员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证实iPSC的多数突变来自亲代成纤维细胞中的罕见遗传突变,并证实细胞重编程过程不会增加遗传

诱导多能干细胞6

利用iPSC成功控制猴子帕金森症状两年2017年8月30日,日本京都大学的科研人员将人类iPSC来源的多巴胺能祖细胞移植到患帕金森病的食蟹猴体内,发现食蟹猴的帕金森病症状在两年内得到持续改善,且没有产生任何危险的副作用。相关研究以Human iPS cell-derived dopaminerg

诱导多能干细胞4

美国利用抗体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2017年9月11日,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抗体诱导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科研人员筛选出能够取代重编程转录因子的四种抗体,通过将其作用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模拟动物发育中的天然通道,成功将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转变为iPSC

诱导多能干细胞3

建立具有胚内和胚外发育潜能的新型多能干细胞2017年4月6日,北京大学与美国Salk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组合,在国际上首次构建出一种具有全能性特征的新型多能干细胞——“潜能扩展的多能干细胞(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EPScells)”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

实验概要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主要试剂DPBS、0.25% Trypsin、1mg/mL胶原酶Ⅳ、丝裂霉素C、0.1%明胶、Polybrene、PE-TRA-1-60抗体、hESCs培养液、细胞基础培养液条件培养液hiPSCs的诱导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饲养层质量下降之后,可以选择使用条件培养液。条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优点

与经典的胚胎干细胞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不同,iPS技术不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因此没有伦理学的问题。利用iPS技术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专有的干细胞,所以不会有免疫排斥的问题。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七)

新方法 研究人员用来产生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的方法既花时间而且效率又低。按照当前的方法,当把四种转录因子导入成体细胞如皮肤细胞中时,利用上千个皮肤细胞最终只能获得几个iPSCs。为此,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桑福德-伯纳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八)

安全性 日本科学家利用重编程小鼠 干细胞生成了皮肤和骨髓,并将它们移植到基因相同的小鼠体内,结果发现这并不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对免疫反应的恐惧可能被高估了。应该可以让那些指望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治疗疾病的研究人员消除疑虑。 2011年,同样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