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黑臭水体治理:时间过半,进度如何?

各地取得阶段性成果,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发挥所长环能科技第五代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对同里古镇入河补充水进行水质净化与保持。图为同里古镇。 资料图片 ◆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发布,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引发业内聚焦。随后2015年8月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了城市黑臭水体的排查与识别、整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整治效果的评估与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与政策保障等内容。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如何?地方政府如何选择技术路线,企业如何参与治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目标进展 各地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有困难 大部分地区的目标为2016年年底前,完成目标的40%,明后两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水十条”中,对黑臭水体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阅读全文

这些黑臭河道蝶变秘诀何在?

  上海首批“最美河道”呼之欲出。近日,首届上海市“最美河道”系列创评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个细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最美河道”入围者中,竟然一半以上有“黑臭史”。据悉,这些河道或被列入上海56条段建成区黑臭水体,或身居2017年1864条段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名录。上海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

建立黑臭河长效管理机制

  当前,很多地方都很重视黑臭河污染问题,采取河道清淤、河水置换等措施对河道进行治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每到夏季,伴随气温升高,一些地方河流还是会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相关信访举报增加。  笔者在处理黑臭河环境问题过程中发现,黑臭河整治效果之所以不理想,有认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只有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国内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整治效果逐渐体现,但也出现了治理后水质不稳定,黑臭现象反复的问题。研究表明,该问题主要与内源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和外源污染物的输入有关,因此,实现长效治理除应保证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外,内源污染治理及治理后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成为关键。目前国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 选择性消灭黑臭的微生物“元凶”

  鸭舍边上的MEP环境疫苗一站式智能工程示范基地  张巷浜黑臭抗体形态图片  江苏连云港市郊,穿过一片稻田,是交错纵横的河道,河道旁是17栋鸭舍。“MEP环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态工程技术在城市黑臭河流的应用”项目试验基地,就在鸭舍的对面。  苏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范净告诉记者,冲洗鸭

一站式治理黑臭河湖 选择性消灭黑臭的微生物“元凶”

  江苏连云港市郊,穿过一片稻田,是交错纵横的河道,河道旁是17栋鸭舍。“MEP环境疫苗一站式智能生态工程技术在城市黑臭河流的应用”项目试验基地,就在鸭舍的对面。  苏州汾湖微生物防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范净告诉记者,冲洗鸭舍的水里有鸭粪、残存饲料等物质,直接排入河流中,加上农田尾水,导致河水富营养

4年减排,辽河初别黑臭

  编者按:“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是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缓甚至由降转升,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趋势

“治污黑科技”:新材料助力黑臭水体污染防治

   6月5日电,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选择。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材料,将其平铺在黑臭水体表面,太阳光照射两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今年初,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拥有发明专利50多项,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成功示范,正成为整治黑臭水体和污染防治的利器

黑臭水体治理需要“组合拳”

   业内人士表示,治理黑臭水体要避免陷入重治理、轻保持,重晚期、轻长效的误区,重视长效的治理模式,针对不同河流特点,将现有技术集成,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我国的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同时,还应当综合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等  ●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比技术更重要

黑臭水体治理还要重重闯关

  治理黑臭水体时,第一步是先恢复水体,第二个还要建立起地方政府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能一边在治理,另一边在增加黑臭水的排入,要注意控制增量。如果新改扩建的工程没有配套污水管线,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又满负荷,那么应该规定项目不能建设。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其军  今年4月发布的

省会城市年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5%。  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