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化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①物种形成是基本的进化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自然选择可以导致新物种的产生。生态物种形成是指以生态为基础的歧化选择使不同群体分化产生生殖隔离的物种形成过程。歧化选择的来源主要包括不同的环境或生态位、不同形式的性选择,以及群体间的相互作用。生殖隔离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总结了合子前和合子后隔离的遗传学机制以及在生态物种形成中起到的作用。控制适应性性状的基因与导致生殖隔离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多效性或连锁不平衡相互关联起来。借助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者可以对生态物种形成的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基础进行研究。此外,本文还总结了生态物种形成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平行进化的全基因组基础,以及基因流影响群体分化的理论基础。通过归纳比较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相关研究学者认为这两种思路的结合可以为生态物种形成基因的筛选提供更有力也更精确的方法。同时,相关研究学者还提出生态物种形成的研究应该基于更好的表型描述以及更完整的基因组信息......阅读全文

歧化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①物种形成是基本的进化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自然选择可以导致新物种的产生。生态物种形成是指以生态为基础的歧化选择使不同群体分化产生生殖隔离的物种形成过程。歧化选择的来源主要包括不同的环境或生态位、不同形式的性选择,以及群体间的相互作用。生殖隔离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总结了合子前和合子后隔离的

歧化选择的特点

歧化选择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利的表现型,其中间型为不利的选择类型。在数量性状的人工选择方面,如果连续地把每代中间表现型的个体淘汰,留下两端的个体进行交配,则随着世代增加,歧化选择会引起方差增大并使分布呈现双峰曲线,最后分布曲线也有可能分离成两个。歧化选择可增加两亲本间基因交换的机会,有利于打破有利

歧化选择的概念

歧化选择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类型。如果自然群体长期处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大多数个体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则处于正态分布曲线两端的个体与近于群体表型均数的个体相比,其适应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存在遗传变异性,通过选择群体平均数发生变化。如果自然选择有利于两种及以上的表现型,则称为歧化选择。

歧化选择的具体方法

歧化选择是指选择群体中两极端类型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形成新的群体后再选择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将分离群体常态分布中两端个体选出,进行两端样本间个体的随机交配,形成新的群体。新群体的平均值不变,但遗传变异幅度增大。此种选择交配可有力地打破相斥型遗传,释放潜在变异,获得较大幅度的超亲类型。Frey(198

液晶的研究与应用

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等人就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寻常的物质。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运用偏光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1883年3月14日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

生态隔离的研究与应用

①采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20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以及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云南松天然群体SSR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地理、气象和土壤因子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表现为低纬度、低海拔、温暖、降水量多的环境下遗传多样性丰富;Mantel检测群体遗传距离的地理变异方式较弱

激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激光技术(英文:laser technology ),是采用激光的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加工或者检测的技术。被认为是人类在智能化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中,不乏像高效精密激光增材制造-电解加工整体制造技术和飞秒

转染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研究

国际上推出了一些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转染技术,以其适用宿主范围广,操作简便,对细胞毒性小,转染效率高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其中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s)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的转染性能最佳,但树枝状聚合物的结构不易于进一步改性,且其合成工艺复杂。聚乙烯亚胺是一种

生物素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素(Biotin)为B族维生素之一,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Coenzyme R)等。是20世纪30年代在研究酵母生长因子和根瘤菌的生长与呼吸促进因子时,从肝中发现的一种可以防治由于喂食生鸡蛋蛋白诱导的大鼠脱毛和皮肤损伤的因子。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B群成员。在肝、肾、酵母、牛乳中含量较

脂连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脂连蛋白是体内唯一与体脂含量呈负相关的脂肪因子,与肥胖、冠心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连蛋白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1996年由大阪市住友医院松泽佑次院长等发现,它能激活、提升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炎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实验发现,人一旦肥胖,内脏脂肪沉积,脂连蛋白分泌量就会下降;如果血

量子数的应用与研究

基本粒子包含不少量子数,一般来说它们都是粒子本身的。但需要明白的是,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学上标准模型的量子态,所以这些粒子量子数间的关系跟模型的哈密顿算符一样,就像玻尔原子量子数及其哈密顿算符的关系那样。亦即是说,每一个量子数代表问题的一个对称性。这在场论中有着更大的用处,被用于识别时空及内对称。一般

距列型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可分为铁电性液晶和反铁电性液晶铁电性液晶(FLC)是由Meyer於1974年发现的,然後於1979年发表表面安定化铁电性液晶平面显示器,铁电性液晶是以简单矩阵式驱动的并期待具有高响应、高解析度和大画面的应用。Meyer认为要获得铁电性液晶的条件,有分子长轴和垂直方向应有永久偶极矩、无消旋体、具有向列

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离子交换技术有相当长的历史,某些天然物质如泡沸石和用煤经过磺化制得的磺化煤都可用作离子交换剂。但是,随着现代有机合成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制成了许多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并开发了多种新的应用方法,离子交换技术迅速发展,在许多行业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和科研领域中广泛应用。近年国内外生产的树脂品种达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1962年,已经有文献报道科学家从多管水母属的发光型水螅水母(luminous hydromedusan Aequorea)中提取到了具有生物发光性质的蛋白质。到了上世纪70年代,对生物发光的现象才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有科学家研究了多管水母属生物发光系统的分子内能量转移。到了九十年代初,科学家才克隆到

自身输血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自身指采集或回收病人自己的供手术或大失血后回输。传统上属于外科输血的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输血相关传统疾病,特别是输血后肝炎和艾滋病的关注,自身输血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各临床科室自身输血的广泛实践已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使自身输血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自身输血按血液来源分为贮存式

静脉采血后止血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鱼际按压、拇指握压、三指按压法止血在静脉采血后防止针眼处出血、血肿、淤血的应用与研究。方法 对830例肘窝处静脉采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大鱼际按压法:用对侧手大鱼际按压针眼上方皮肤;拇指握压法:用拇指指腹沿静脉走向压在穿刺处,其余四指握在肘关节上;三指按压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

向列型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自1998年开始主要集中于主动式矩阵驱动的液晶平面显示器(AM-LCD)的开发,在AM-LCD用的液晶化合物中,其要求的特性有高的比电阻、低的粘度、正的铁电率异方向性、高的化学和光化学的安定性,符合这些特性的材料以氟系化合物为主。液晶化合物之分子长轴方向的氟数增加时,则其非子长轴方向的双极子动量变低

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和分析。就研究方向而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超细材料、新型药品、生化技术等重大领域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方面,对其机理和过程的模型化描述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其研究不仅是超临界流体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而且具有十分重要

架起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桥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58.shtm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凝聚学科优势力量,加强临床医学学科顶层设计以及医教研统筹力量,推动世界顶尖学科建设,经该校研究决定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以

蛋白芯片制作与应用(2)-研究意义与分类

研究蛋白质芯片的意义1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接近生命活动的物质层面; 2 。探针蛋白特异性高、亲和力强, 可简化样品前处理,甚至可直接利用 生物材料(血样、尿样、细胞及组织等)进行检测;3 。适合高通量筛选与靶蛋白作用的化合物;4 。有助于了解药物或毒物与其效应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

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应用特点

聚丙烯酰胺最早是在1883年由Moureu用丙烯酰氯与氨在低温下反应制得,1955年才获得工业化生产。最先广泛使用的是铀矿工业。从铀盐水溶液中除去微小杂质时使用聚丙烯酰胺。现在,聚丙烯酰胺在国外已被广泛地用于造纸、选矿、三次采油、污水及饮用水处理、建材工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研究历史与应用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最初是Lerman 等人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发明的,起初主要用来检测DNA 片段中的点突变。Muyzer 等人在1993 年首次将其应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后来又发展出其衍生技术,温度

硫酸二甲酯的研究与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帝国主义曾先后用硫酸二甲酯作为为军用毒气,名为“D-stoff”或“Rationite”(法国用作扰乱剂);后来由于其毒性太大,对自己人也会造成损伤,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早就不使用了。 1915年,英国科学家霍沃斯(Ha-Worth,Walter Norman)发现了用硫酸

蛋白质印迹法的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印迹法是由瑞士米歇尔弗雷德里希生物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的Harry Towbin在1979年提出的。在尼尔·伯奈特(Neal Burnette)于1981年所著的《分析生物化学》(Analytical Biochemistry)中首次被称为West

饲料蛋白酶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三种主要的常量营养元素,可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必需营养物质。以蛋白质为例,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氨基酸,它也是机体和所有生物代谢过程中必需的。动物可产生内源蛋白酶来消化蛋白质,例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是最主要的内源蛋白酶。一般来说,内源蛋白酶对饲料蛋白的消化效率为

TALE蛋白研究与应用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林金星团队在TALE(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蛋白研究与应用中取得新进展,为植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有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Molecular Plant》上。  该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

《科学通报》出版“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专辑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世界,数据科学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为了对这一新兴科学进行深入探讨,《科学通报》于2015年第5-6期出版了“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专辑。该专辑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云泉研究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徐葳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物理系龙桂鲁教授共同担任客座编辑,采用交叉学科的思

废水渣再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1.概述  铜冶炼铜盐车间现有废水处理站主要是处理车间生产系统排出的废水,同时回收废水中的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废水中不但含有Cu、Ni等重金属,还含砷有毒有害元素,产生废渣为危废,目前采用上交形式处置,因废渣产生量较大上交费用高,造成成本较高。本研究提出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重金属渣与废水渣的有效

作物表型组学研究技术方案与应用

手持式、便携式仪器无疑是作物表型分析性价比高、使用灵活方便的设备,如手持式FluorPen叶绿素荧光仪、手持式SpectraPen/PolyPen高光谱仪、IQ智能手持式高光谱成像仪、FluorCam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成像仪等。PlantScreen温室紧凑型或大型传送带式植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集植物自

液晶缺陷调控与应用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84.shtm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郑致刚课题组在液晶缺陷调控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通过应力处理和表面锚定设计实现了对纯向列液晶中缺陷的操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 研究团队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