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在北京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的“首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China BCI 2010)”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办。本届赛事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 脑—机接口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届脑—机接口比赛的目的是要交流与展示我国近年来在脑—机接口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以此推动我国在本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一种直接的交流通道。脑—机接口通过实时记录人脑的脑电波,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人的思维,并将其“翻译”成控制命令,由此来实现对计算机、家用电器、机器人等设备的控制。这种通常只是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看到的犹如“心想事成”的场景如今已经在科学家的多年努力下成为现实。 脑—机接口是神经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交......阅读全文

猴子已替人类做好试验,脑机接口将成新的康复方式

  你还记得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那个身着“机械战甲”开球的高位截瘫少年吗?作为一项通向未来的新技术,脑机接口通过这一记开球向全世界得到了成功的展示。6月13日,这套装备的设计者、被称为“机械战甲之父”的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米格尔.尼科莱利斯带着新书《脑机穿越》中文版来到清华大学,畅想脑机接

研究先驱米格尔 ? 尼科莱利斯:马斯克的观点我不同意

  在《黑客帝国》火爆全球后,脑(脑)机(后)接(插)口(管)成为人们憧憬的未来,这个未来到底有几分科幻几分真实呢?我们的大脑是否真的可以和网络虚拟世界连接起来?著名科学家,脑机接口领域开创者,著有《脑机穿越》(湛庐文化出品)一书的米格尔 ? 尼科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接受了雷锋

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开幕

   11月6日,由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细胞出版社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系列活动——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开幕。会议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的卓越科学家,就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两个领域的全球最新科研进展,及其交叉演

教育行业“脑科学实验室”成立 AI助力教育变革

  一家教育行业“脑科学实验室”25日在北京成立,AI(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正在付诸实践。  在当日举行的“赋能教育 极‘智'未来——“AI+教育”学术交流会上,好未来正式宣布成立“脑科学实验室”。据了解,该实验室将重点从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脑功能的客观监测,加强课堂诊断、观察,为追踪长期

好未来成立首家“脑科学实验室”

  1月25日,在好未来主办的“赋能教育 极‘智’未来——AI+教育”学术交流会上,好未来正式宣布成立国内教培行业首家“脑科学实验室”,通过脑科学推动“科技+教育”的学术研究和产品落地,践行“科技推动教育进步”的企业使命。  据介绍,好未来成立脑科学实验室,希望基于学生的大量学习数据,探索学生的学习

神经流苏研究实现对大脑信息的稳定读取

神经流苏研究实现对大脑信息的稳定读取  解析大脑功能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终极目标。大脑通过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转换和整合,进而完成各种功能,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抉择和运动控制等。而微观水平上神经元电活动的异常,与抑郁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及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密切关

研究实现对大脑信息的稳定读取

  解析大脑功能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终极目标。大脑通过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转换和整合,进而完成各种功能,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抉择和运动控制等。而微观水平上神经元电活动的异常,与抑郁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及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密切关联。要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脑疾病的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医学领域收获颇丰

美国  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  田学科 (本报驻美国记者)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模拟出多种蛋白质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出一种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体管——

探讨神经科学独特的伦理 为神经科学创新者提供平台

脑电图图纸也许会读出人的意识”、“脑机接口技术可能使个人的行为被他人操纵”、“人造大脑的发明可能取代人类的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言论道出了人们对于神经科学的道德和伦理担忧。澎湃新闻专访了神经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就神经科学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 2018年9月6日至7日,以“推动负责任创新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

fNIRS是一种非侵入式脑功能成像技术,它进行脑功能成像的原理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相似,即大脑神经活动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区别在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不适用于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为对象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亦不适用于日常生活、工作等自然情境下的认知神经科

神经技术:探索大脑引发的变革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弥散张量成像(DTI)   迄今为止人类共经历了多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而每一次变革都是由新发明的工具推动的,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不过,美国神经科技工业组织(NIO)的创立者扎克·林奇告诉大家,即将到来的新变革的主角是“神经技术”。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项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研制大脑脑部植入芯片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进行一个名为“用于新型疾病治疗方法的系统神经技术(SUBNETS)”的研发项目,这一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出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对大脑进行电刺激来治疗精神失常患者。   SUBNETS项目将对分别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麻省总医院(MGH)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