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兰州分院参加“2010西部再出发•兰州论坛”

2010年在西部大开发十年之际,为进一步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成果与经验、共商西部大开发第二阶段的思路与对策、共同探究一条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的支持下,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联合主办、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领导小组、兰州大学科技园、兰州大学北京校友会等单位承办的“2010西部再出发·兰州论坛”于7月6日在兰州举行。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甘肃省副省长张晓兰,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等出席了此次论坛。 来自全国各地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西部未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作了“西部再出发:在加快转变方式中推动西部跨越式发展......阅读全文

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到会致辞

  黄河之滨,巍巍兰大;百十求索,弦歌不辍。9月17日上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启动暨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城关校区西区体育馆举行。各级领导,国内外高校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企业和单位的代表,捐赠单位代表,国内中学代表,长期关心支持兰州大学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代表及学校老

110 载坚守奋斗兰大扬帆再起航

   经历过辉煌、遭遇过曲折,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开创了甘肃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兰州大学屹立于中国西部。1979年,改革开放,兰州大学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与中国的各行各业一起重沐春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国经历了几次高等教育改革,并以极快

Nature发布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专刊

  9月3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布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专刊,以“The buzz from China’s west”为题介绍兰州大学的历史及发展,以“Blazing a trail”为题发布了对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的专访,还分别介绍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大气科学、医学、草业科学、

重磅!这所老牌985高校成立一所国家级研究院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核产业相关学科建设与技术进步,促进核能可持续发展,兰州大学成立国家核产业研究院。8月27日上午,兰州大学国家核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特殊功能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咨询评议会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  甘肃省副省长李沛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国

地理资源所建所70周年庆祝大会在京举行

      大会现场   9月20日下午,庆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5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大会由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成升魁主持。   所长刘毅代表地理资源所致辞。首先,他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地理资源所建设和发展的相关

扎根西部 创新发展

          记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先后被确立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兰大在融入西部的发展中即将迎来百年校庆。   作为兰州大学众多科研

最艺术范的化学家,最学术范的摄影师?院士的光谱人生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已年过九旬的他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回忆起求学、科研的过往经历如数家珍,连微小的细节都记忆如新。90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这样的人生追求:“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  这一路走来,他  15岁,他独自一人在香

教育学科遭遇裁撤:功利or理性

   过分的竞争、简单的撤并有可能会破坏大学学科发展的生态。这种重点建设的思路亟待转型,高等学校的体系、学科发展的群落需要引起重视。  上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对于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们来说,应该是职业生涯中相对特殊的一天。毕竟,那是他们作为兰大教育学院教师身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7月15日,兰州

抖一抖这些高校们的自黑绰号

“感念恩师,感恩吾校”!借教师节与开学季之际,小编就为广大能源人数一数我国的能源高校。  中国矿业大学  绰号1 天朝皇家挖煤大学  绰号2 侯山窝煤炭职业技术专修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简称矿大,也是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  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

秦大河院士:研究生教育既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领导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这一职务已达5年之久。现在,已卸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职务的秦大河,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课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职责所系,更是他的兴趣所在。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课后,秦大河就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师生关系、师资建设等问题,畅谈了其所思所想—

瑕瑜:用化学反应的灵感改造质谱 解决脂质组学的难题

  质谱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学家使用质谱,研究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挑战性课题,做出有影响力的工作。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仪器研发与应用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质谱而言,仪器研发、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正成为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质谱仪器或关

“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和政策研究”通过评审

成果评审会现场  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主持完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和政策研究”通过了成果评审。评审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和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导

交叉优势走得更快 清华地学中心成立3年成绩斐然

  9月中旬,教师节过去不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办公楼里仍挂着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谢师海报,特色明显。与这些海报并排贴着的便是各种讲座信息以及中心新近发表的论文,90%是英文,内容五花八门,有关于大气环流的,有关于湿地保护的,有力学领域的,还有计算机领域的……涉及的领域和学科十分广泛。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5月16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第十一课题“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验收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验收专家组由11名专家组成,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

中国人才环境面临的“新常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综合国力的日臻强盛,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整体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伴随着来自国内外的高水平人才的集聚,可以说,我国的人才环境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常态”。  那么,这种新常态究竟有何特征?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新常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科

又一位国宝级院士去世!曾创“一师门四院士”佳话

我国著名地理、地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1日逝世。而在李吉均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其中三人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师门四院士”、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级”的学术佳话广为流传。而根据李吉均

22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2011年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名单,其中包括22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还公布了4家实验室名称需要调整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体通知如下所示: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高等学校:   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7位大学书记校长纵论高校“双一流”建设

  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如何建?两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代表,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畅谈思路和举措。  刘伟:“双一流”要在构建人文社科标准上下功夫  推进“双一流”建

全球水遥感技术与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涉及水文气象的所有要素,遥感技术在获取时空上复杂多变的水的要素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气象卫星、海洋卫星以及专题遥感卫星,如TRMM、全球水循环遥感卫星的发展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遥感科学大数据。为了深入推进遥感技术在水循环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促进

最新973项目经费初步方案公示(生物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

国家自然科学奖60年:特殊获奖者的不完全梳理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颁发了包括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五项国家级科研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由42个科研项目摘得,“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项目获得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此次评奖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可能少有人知道,今年距离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当时称

自然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有机化学学科在杭州召开了“落实有机化学‘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30多位有机化学专家出席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NSTL兰州镜像站“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研讨会现场  12月19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兰州镜像站“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举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袁海波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党委书记王彦东主持。  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孙坦在研讨会上致辞。他代表国家科学

百年名校兰州大学的衰落与焦虑:人才都去哪儿了

   1981年,山东考生薛德胜的哥哥替他做主,填报了高考志愿:“听说兰州大学很不错,你就报那儿吧。”薛德胜回忆说,“那时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华被看作最顶尖的大学之外,国内其他重点大学都差不多,并没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学,而不是挑地区。”从东部大省山东来到遥远的甘肃兰州,薛德胜

冷冻电镜:正在并将为中国提供广阔的研究“舞台”

  2014年7月28日-30日,“2014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召开。  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源起于2008年由郭可信先生的学生组织发起的“郭可信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暑期学校”。当时我国在电子显微学领域的

甘肃省可穿戴装备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正式挂牌

   近日,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甘肃省可穿戴装备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揭牌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甘肃省科技厅王彬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向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颁发聘书。   兰州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长期以来,致力于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面临“

兰州大学召开2020年“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启动会暨宣讲会

  9月30日,兰州大学2020年“双一流”建设项目申报启动会暨“项目指南”宣讲会在逸夫科学馆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生诚,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安俊堂,校长助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许鹏飞出席会议。会议由许鹏飞主持。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兴业从项目申报及评

2012年度LASG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2年度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由LASG主任助理段晚锁研究员主持。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洪滨研究员致开幕词。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地建设处处长周文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兰州大学发布全球首个COVID-19疫情预测系统

  5月25日,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对外发布《全球COVID-19疫情预测系统》(发布网址:http://covid-19.lzu.edu.cn/),计划每10天更新一次预测结果。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疫情预测系统,系统建立旨在科学预测疫情发展,为战略研判疫情态势、采取有效

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布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特刊

  9月5日,《Nature》发布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特刊,以“The buzz from China’s west(来自中国西部的声音)”为题介绍了兰州大学百十年的发展成就,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以“Blazing a trail(独树一帜)”为题接受专访。此外,还刊登了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