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热点!细胞受体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细胞受体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Luismmolina/iStock 【1】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功揭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分子结构 doi:10.1038/s41586-019-1537-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对人类T细胞受体复合物进行了研究。T细胞主要扮演着在机体感染过程中发挥免疫反应的角色,此前研究结果表明,每个T细胞都有着自身的特殊受体,其对于其它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非常敏感,如果特定蛋白被检测到的话,T细胞就会被激活并且尝试破坏异常的细胞;研究者表示,T细胞受体包括8个蛋白质,其中6个都是CD3蛋白,另外两个则是TCR蛋白。 在一个既定的T细胞中,TCR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外部,这就意味着,其是负责检测外......阅读全文

T细胞受体协同受体介绍

T细胞受体与特异抗原的结合需要协同受体同时结合到MHC分子上加以强化。总共有两种不同的T细胞协同受体:辅助型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负责识别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II)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CD8分子,负责识别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I)协同受体不仅提高了T细胞受体在功能上的

何为T细胞受体?

成熟的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TCR),它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95%的TCR是由α和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人类TCRβ链基因比较复杂,在识别抗原过程中发生基因重排,发挥重要的作用。TCRβ基因复合体至少包括67个V(variable)基因区,2个D(diversi

何为T细胞受体?

成熟的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TCR),它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95%的TCR是由α和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人类TCRβ链基因比较复杂,在识别抗原过程中发生基因重排,发挥重要的作用。TCRβ基因复合体至少包括67个V(variable)基因区,2个D(diversi

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表面是否有补体受体

C3B受体(CRⅠ)/CD35分子主要表达于B细胞表面,能与补体裂解片段C3b结合,为C3b受体,又称补体受体Ⅰ(CRⅠ)。抗体致敏红细胞(EA)结合补体C3b可形成EAC复合物,B细胞通过表面C3b受体与EAC中的C3b结合可形成以B细胞为中心的EAC玫瑰花结。T细胞不表达C3b受体,因此。EAC

细胞膜受体的毒素受体的介绍

  发现很多毒素也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后才产生效应的。如霍乱毒素是霍乱弧菌产生的外毒素,分子量为84000,由A、B二种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有两条肽链A1和A2,由一对二硫键联接。亚单位B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亚单位A1则具有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  霍乱毒素的受体是一种神经节苷脂,

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具体位于那里

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位于胞质溶胶中受体要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才可进入细胞核。胞内受体识别和结合的是能够穿过细胞质膜的小的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各种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D以及视黄酸。

细胞表面受体的机制

已经提出了两种模型来解释跨膜受体的作用机制。二聚化:二聚化模型表明,在配体结合之前,受体以单体形式存在。当激动剂结合发生时,单体结合形成活性二聚体。旋转:与受体细胞外部分结合的配体诱导部分受体跨膜螺旋的旋转(构象变化)。旋转会改变受体的哪些部分暴露在膜的细胞内侧,从而改变受体与细胞内其他蛋白质相互作

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一)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HPR)大部分细胞因子如IL-2、3、4、5、6、7、9等的受体均属于这一家族,其典型结构特点是含有Trp-Ser-X-Trp-Ser(W-S-X-W-S)的五联保守序列,与细胞因子结合功能密切相关。(二)lg超家族IL-1受体、M-CSF受体等属于这一家族,IL-6受体

T细胞抗原受体

  1、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大多数成熟T细胞(95%)的TCR分子,由α链和β链经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分子,也称TCR-2.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这一类T细胞完成。  2、少数成熟T细胞的TCR分子是由γ链和δ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结构与TCRαβ相似,也称TCR-1.它可直接识别抗原(多肽、类脂分

什么是细胞黏附受体?

中文名称细胞黏附受体英文名称cell adhesion receptor定  义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介导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与相互作用,并能转导信号。在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构成细胞骨架、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中都起重要作用。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信号转导(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