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青海科技创新工作纪实:让科技之火点燃高原创新引擎

累计生产牧草良种36590万公斤,用于青藏高原及北方退化草地治理267万公顷,治理黑土滩35万公顷,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2万公顷,退牧还草草带更新733万公顷…… 今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果第一完成人赵新全研究员代表项目组领奖。 这一项目,精准对焦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针对区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薄弱和生态畜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植被恢复为主线,以生态—生产—生活系统集成为核心内容,系统研发和集成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创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三区”耦合发展,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青海省退化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提高。 ......阅读全文

青海:科学呵护生态 唤来金山银山

  “以前给牦牛称重,10多个壮劳力,一天才能完成五六十头,现在用智能称重系统,一个半小时就称完150多头了;过去养羊一般到两三岁才能出栏,每年只能在秋季出栏一次,现在科学饲养,羔羊6个多月就能出栏,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均衡出栏,草场压力小了、收入也增加了……”  41岁的青海省贵南县森多镇嘉仓生态畜

西高所一项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组负责人赵新全研究员接受颁奖  4月9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省会议中心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2011年度为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和新青海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完成的“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业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

张新时院士:以草基农业系统改造草原畜牧业

张新时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差距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畜牧业对产业化的贡献和带动极大,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一般占农业比重的60%以上,甚至会占到70%~80%。然而,我国畜牧业仅占

科技引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

  近日召开的2018年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频传佳绩。2017年,青海省科技厅以科技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科学技术正逐步渗透应用在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科技支撑生态”正蝶变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据青海科技厅厅长解源介绍,上年度,该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建设以来,产值达到34

科技支撑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实效

   为有效支撑全省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青海省科技厅“十二五”期间按照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的战略部署,围绕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河流域五大区域,建立了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为促进退化生态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中国草地农业“播种者”

  2004年,中国草业科学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任继周在贵州山区扶贫考察途中  1924年,生于山东平原县。  1948年,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  1950年,应兽医学家盛彤笙的邀请到国立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任教。  1951年,在王栋的率领下,任继周等人对河西走廊

中国科学报:脆弱草原的生态转型

  8月的草原,本该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节。然而,在内蒙古的许多草场上,却再难见到这样的美景。   由于干旱少雨,二连浩特周边的570万亩草场中,有95%的草场因未能返青而成了“荒漠”。与此同时,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100多万亩农田和草场正在遭受三代黏虫的侵蚀。   旱灾、虫灾、鼠害、洪涝、

三江源退化草地恢复治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价,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江源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这

青海省开展北斗卫星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示范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北斗卫星在农牧生产中的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书约定的内容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以北斗卫星技术为基础,将4G

走进中科院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研究站

  夏秋之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低云厚,雪峰环抱,河流如带,充沛的水源滋养了优质的“酥油草”,鲜花盛开,牛羊成群,地势起伏辽阔。   这里是天山中段最肥美的夏牧场,据说出产新疆最好吃的羊肉。如果能在这里搭上一个蒙古包小住几晚,让城市浮躁的灵魂在这宽阔的绿色草原中放牧,那是何等的惬意!   还没到中

中科院方精云院士最新综述

  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我国草原面积辽阔, 在发挥生态屏障作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如何转变牧区的传统生产方式, 促进草业发展, 发挥其潜在的生态和生产功能, 是当前我国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

高科技如何守护绿色净土

  你梦想中的草原,是否“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你眼见到的草原,很可能“浅草才能没马蹄”!  由于不合理利用,我国草地载畜量正不断下降。据统计,如今我国约90%的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如何才能让草原恢复繁茂与美丽?  2015年3月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启动后,至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2

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被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为主题的第38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稳定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食物安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

任继周院士:退耕还林勿忘“退耕还草”

任继周   “近年来,‘三农’、‘三牧’问题的联袂登场,是草业和农业面临的重大危机。我呼吁扭转观念,打破‘以粮为纲’的思维模式,发展新型草地农业。”近日,在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和《草业科学》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讲台上,任继周再次畅谈了草地农业的重

呼伦贝尔:风吹草低见科技

   82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匡廷云研究了一辈子光合作用,当她第一次踏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时,她感到自己“回家”了。  日前,匡廷云以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签署了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议,从此这里正式成为了院士们的家。他们将与另外4位院士一道,在草牧业及草地生态、草

色音图:要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全国人大代表色音图,这次人代会上提交的建议是重视培育草原碳汇资源加大对草原资源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   他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说:“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碳汇资源藏量巨大,对全国经济可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扎根西北 守望高原

  西北高原所的一个定位集中体现在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所)有一座标本馆,这里拥有来自青藏高原的生物标本,数量多、种类全,颇具青藏高原特

中科院植物所探索畜禽草耦合新模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研究人员提出了将牧鸡引入传统草地畜牧业的畜禽草耦合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土地利用方式。该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土地退化与发展(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杂志上。  该所工程师苏

贵州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十大亮点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

生态畜牧业国家实验区治理退化草地22万公顷

新华网西宁10月5日电(记者王大千)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了解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我国首个生态畜牧业国家级实验区启动4年来,已累计禁牧减畜164万头只,治理退化草地22万公顷,保护天然草场240万公顷以上,项目覆盖区初步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011年,作为我

我国计划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随着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即将到期,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本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已连续实施两轮,覆盖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投资经费近200亿元。  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新中国以来投资规模

我国将建设一批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

  三、重点任务   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遥感监测显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变化速率趋缓。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上世纪70年代到

若尔盖湿地修复:生态噩梦盼苏醒

  若尔盖湿地草原是一个被众多名片包裹着的区域——“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中国黑颈鹤之乡”、“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曾经,它靠着水草丰茂、鸥翔鹤舞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湿地萎缩、湖泊干涸、草原沙化,使它渐渐失去往昔的丰腴与光泽。   为遏制若尔盖湿地草原退化、沙化,200

草原用科技应对气候变化 气象站里给草“体检”

  去年11月开始,正蓝旗气象局还向当地居住在通讯、交通不好地区的牧民发放了40个具有气象预警功能的收音机。这种收音机不仅能够收到所有正常的调频节目,还能在当地气象局发布紧急气象预警信息时,第一时间收到。原理是在发布预警信息前,当地电台先发射一组激活信号。如果牧民外出错过预警广播的发布,回来后按一下

草原保护项目真成了“生态杀手”?

  近日,一篇题为《内蒙古部分草原保护项目竟变“生态杀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报道指出,内蒙古牧区日益增多的高产饲料地逐步蚕食当地草原,过度的网围栏建设阻断了生物链,致使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报道中指出的问题在当地是否存在?多个草原保护项目是否真的已经演变为“生态杀手”?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问题在内蒙古

“青藏高原社区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项目启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 “青藏高原社区生态畜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会近日在拉萨召开。科技部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赤列旺杰厅长以及项目相关单位领导、项目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科技人员、农牧民代表等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东中西部代表热议生态文明建设——扎实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发展与环保必须协调推进,扎实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来自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代表在

斥资2亿元 中国农大在石家庄建研发基地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无极畜牧机械装备研发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要技术依托,总投资2亿元,分三期投入。  目前,项目围绕草业机械化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在草地生态恢复、牧草生产与加工、草业工程技术与装备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据专家预计,项目完工后年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