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

9月16日上午,国家“973”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会召开。中国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遥感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以及项目各课题组长和全体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 所长刘毅代表项目主持单位地理资源所致辞。他首先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衷心感谢。他表示,该项目能够入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要感谢科技部和科学院对地理资源所的支持与肯定,地理资源所将全力支持项目组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组要按立项目标和科技部的要求开展研究,按时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家关注的应对全球变化问题做出科学贡献,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首席科学家、地理资源所刘纪远研究员就该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预期目标、计划安排,以及项目获得批准以来开展的研究工......阅读全文

唐启升:加强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适应性对策研究

  “蓝色国土”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着力拓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耕地减少和人地矛盾的不断突出,我国所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已成为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地——沿海地区以13%的陆地国土面积承载了40%多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海洋特别是近海生态系统已成为

陈宜瑜院士:长期生态学研究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对中国各主要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进行了长期、全面的监测和研究,对生态学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并为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状况、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曾是中国科学院主管CERN

符淙斌院士:坐看风云际会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学家符淙斌   南京大学东南楼,70岁的符淙斌院士的新办公室简约而素净。这幢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筑学大师杨廷宝先生的杰作。窗外,金陵苑满眼的花树在冬日的阳光下,透着江南特有的气息,冬青、雪松的深绿伴着银杏树的深黄,杂着腊梅花初吐的暗香,还有不远处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先

扎根西部 创新发展

          记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先后被确立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地方,兰大在融入西部的发展中即将迎来百年校庆。   作为兰州大学众多科研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构建

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新疆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三届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环境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刘昌明院士、曾庆存院士和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十余位海外学者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就全球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影响以及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受损生态系统重建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光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光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驱动因子。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格局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气溶胶的变化使云量格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光的响应研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环境控制机制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2014年结题项目验收:44优秀97良好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共计141个项目。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立项137个项目、2012年立项2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2个项目。验收结果显示:  1.“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

应对全球变化973项目公示 预算达3.7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年立项的应对全球变化19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8年立项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见附件),经过中介机构评估、预算管理部门的综合审查,初步方案已经确定。

科技部7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截至目前,科技部已在相关科技计划中落实中央财政经费近7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 据悉,科技部在支撑计划、863计划和973计划等主体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上百个项目和专题研究,加大了对节能、新能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气候变化等领域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的支持力度

海陆联动,“探脉”碳循环与气候互馈作用

   由林光辉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即将验收。谈起项目特色,这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一个耦合,一个连接。“耦合就是把碳循环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连接就是建立陆—海之间动态的、多维的、时空上的碳交换。”他特别强调“

国科大海洋学院院长孙松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日前,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院士大会选举推荐,并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会议审议,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正式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院士证书授予仪式将于2019年11月在北京举行。  孙松,1959年12月出生,山东莱阳人,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海

973计划173个项目后三年经费预算安排 总经费达17亿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月4日,科技部公示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4年立项173个项目后三年预算安排初步方案,总经费达人民币1,708,013,700元,专项经费达人民币1,676,450,000元。  公示如下:  经过中介机构评估、预算管理部门的综合审查,国

最新|“973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公布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8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308号  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

170项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规定了项目结题验收的时间、验收重点等,详情如下: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8年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科基函〔2018〕38号各项目依托部门:  国家重点基础研

新疆地区4个973计划项目顺利启动

  近日,973计划“新疆北部古弧盆体系成矿机理研究”、“亚欧内陆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区域生态安全”、“西天山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与浅成低温成矿系统”、“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等4个项目召开工作部署和研讨会。新疆自治区田文副主席、新疆科技厅张小雷主任、国

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的华北平原,自197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南粮北调”的调入地,变成了“北粮南调”的输出地。以居于华北平原北部的河北省泊头市为例,粮食单产从1949年到2005年增产843%,达每公顷4784 公斤; 在位于华北平原南方的怀远,

科技部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22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委科技委:   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科技部、财政部按照需求导向和分类整合的原则,在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础上,重新整合设立“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现将

科技部公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立项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加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现将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和研究队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8

沈阳生态所N循环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气候变暖使空气和土壤温度持续升高,继而会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方式对陆地生态系统的N库变化和N素转化速率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可能增加土壤中无机氮的有效性而提高植物生产力;另一方面会加大N的淋溶损失和N2O等气体损失产生负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原位增温被认为是目前能够较好地模拟气候变暖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课题通过验收

  10月15日,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课题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  课题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李文华院士、葛全胜研究员、邵全琴研究员、张仁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董文杰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南京大学陈镜明

“973”项目“森林草地固碳”课题启动

  刚刚闭幕的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管谈判的进展情况如何,我们自己要在国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我们是负责任的。”中国又一项为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而设立的研究课题、“

地理资源所发现1999至2009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长季延长

  植物物候是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良好指示器,物候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镱锂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土地覆被与植被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1999-2009年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脆弱性。研究和评价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脆弱性,对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主要是选择一系列指标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来评估水

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寒旱所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继亮、李锋瑞等科研人员在黑河中游荒漠灌丛斑块地面甲虫群落分布与微生境的关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此项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进一步解析气候变化

“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启动会在京召开

“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研究”课题启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  4月15日至17日,“中国灌丛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变化和机制研究”(以下简称灌丛固碳)课题启动会在北京香山召开。该课题隶属于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论证及其相关问题”。出席课题启动会的领导和

夏军院士:直面变化环境下水安全问题

   我国是一个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水污染和水生态等多方面水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安全问题愈来愈凸显,其中不仅有保障水资源需求的供水安全、减少水灾害的防洪安全,还有日益突出的水质安全、水生态安全以及与跨境河流联系的国家安全等。  水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寒旱所发现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规律

  降水是青藏高原上水分循环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多寡不仅直接决定着长江、黄河上游的径流,而且对当地的生态景观和生态系统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西风带和季风是影响青藏高原气候最主要的两大环流系统,这两大环流相互作用,通过环流调整影响青藏高原降水的变化,西风带和季风的强弱变化直接控制其各自影响的范围。影

我国确认544种入侵生物 几乎所有生态系统均遭入侵

宋 嵩制图  记者近日从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获悉: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经确认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我国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势严峻。  在正在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对记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国的

我国确认存544种外来入侵生物 其中20种暴发成灾

  不久前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透露: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经确认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我国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势严峻。会上,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对记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种类很多,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