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宇航员拍到头盔上映射出的地球和国际空间站

加莱特・莱斯曼在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拍到了头盔中映射出来的蓝色地球以及空间站 完成和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亚特兰蒂斯”号宇宙飞船。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12名宇航员。 据《每日邮报》5月19日报道,跟随亚特兰蒂斯号宇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加莱特・莱斯曼在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拍到了头盔中映射出来的蓝色地球以及空间站。 现年42岁的美国宇航局工程师莱斯特及另一位宇航员斯蒂芬・鲍文执行7小时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一阶段,将俄罗斯研究舱安装到国际空间站外部的指定位置上。尽管遭遇半个小时的停电事故,但这次安装任务圆满成功。 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美国宇航局尽可能多地进行太空行走实验。并为火星及小行星太空之旅积累更多的太空行走经验。5月20日,另外两名宇航员将进行7小时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二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更换三块电池。......阅读全文

盘点在太空中进行的7大奇异实验

  航天机器人Robonaut-2(R2)和欧洲空间局的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在一起   “素食者”植物生长室   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装卸操作集成中心    NASA新建的老鼠生存舱   地球之上240公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展示自己的精湛足球技

“发现”号宇航员完成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航天局2月28日发布消息称,“发现”号航天飞机机组两名宇航员当天走出国际空间站,完成了此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其间虽出现一段“小插曲”,但总体进展比较顺利。  此次太空行走由宇航员史蒂夫·鲍恩和阿尔文·德鲁合作完成,持续时间约6个半小时。他们接通了一段电源延长线,为第二次太空行走

美“奋进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图为“奋进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图为“奋进号”航天飞机接近国际空间站。图为“奋进号”航天飞机逐渐接近国际空间站。图为“奋进号”航天飞机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宇航员们相互握手庆祝。图为宇航员在“奋进号”航天飞机内进行工作。图为宇航员们在“奋进号”航天飞机内进行工作。  美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结束飞行生涯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3月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在完成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之行的同时,也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生涯。  美国航天局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发现”号着陆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0日零时57分)。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

日本宇航员将首次成为国际空间站站长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月17日宣布,现年47岁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成为首位担任国际空间站站长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将从2013年年底开始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月,并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担任站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将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

Nature子刊:一上天,宇航员的大脑就发生了变化

  根据一项密西根大学(U-M)的最新研究,宇航员在进行太空飞行前后的大脑MRI成像显示飞行中宇航员的大脑会发生压缩和扩张。U-M运动机能学和心理学教授Rachael Seidler博士说道:“这些发现可能改变我们对其他正常健康状态的认识。”  这项被认为是首个检测宇航员大脑在飞行过程中结构变化的研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

  空间天文学家在北京说,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将为空间天文提供重要平台,进行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天体物理研究,认识宇宙基本规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天

杨利伟:翟志刚出舱动作完美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9月27日电(李玲 孙佳悦李非)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当晚,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北京飞控中心指挥大厅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杨利伟现在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同时还是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对于战友今天的表现,一向平和冷静的

NASA两架航天飞机整装待发欲拯救哈勃望远镜

据美国广播公司4月1日报道,今年下半年,美国宇航局将派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风险极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维修任务。美国广播公司获得独家采访权,与宇航员、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对哈勃来说,它的时间即将用完。如果不尽快给它更换电池和陀螺仪,这台最著名的太空望

日本宇航机构准备再次把植物种子送入太空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5月31日宣布,由于本应由日本宇航员山崎直子搭乘航天飞机带回地球的植物种子下落不明,将利用定于9月份升空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再次把植物种子送入国际空间站,所需费用将由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负担。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希望”

科学家提出各种富有创意的太空垃圾清除方案

  3月22日,英国维珍银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二号”试飞成功。这个载人航天器有望成为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如果后期试飞进展顺利,预计在两年后可进入商业运营,太空旅游票价为每人20万美元。不过,对于未来的“星际旅行”来说,也许钱不是问题,而漂浮在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

SpaceX开创新纪元!全球首次商业载人发射任务成功

  当地时间5月30日,SpaceX载人龙飞船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宇航员罗伯特·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搭乘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次发射是人类第一次乘坐商业飞船飞往太空。图片来源:NASA  4月17日,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推特上宣布,将重启载人航天计划。这是将近9年之后,

NASA将在太空为宇航员种蔬菜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9月11日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

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机时刻休眠。其实,这并非只是一个幻想,而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从登上飞船就倒头大睡,一觉醒来已到达目的地,太空旅行就像乘坐高铁软卧那样“夕发朝至”,岂不美哉!  但是,怎样才能使宇航员在健康状态下长期熟睡?如果人类能像熊一样冬眠几个月

俄“进步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 对接国际空间站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航天署官员表示,“进步M-22”号货运飞船将于莫斯科时间2月5日晚8点发射,该飞船将把2.5吨的货物运抵国际空间站,包括装有金鱼的盒子,用于“水生动物养殖箱”实验。  载有“进步M-22M”的“联盟-U”运载火箭定于莫斯科时间2月5日20点23分(北京时间2月6日0点33分)

美“载人龙”飞船3月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

“载人龙”飞船将于3月2日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图片来源:太空网  科技日报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制的宇宙出租车——“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将于3月2日进行首次试飞。此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试飞是名为“展示-1”(Demo

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 开启太空探索空间站时代

  中国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将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来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目睹了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

双城记——探索太空旅行对健康的影响

  尽管SpaceX计划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但我们尚不清楚长时间的太空旅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那么,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是否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答案?  与雄心勃勃的SpaceX不同,美国宇航局(NASA)的官员上月表示,美国航天部门将在25年内让人类登上火星。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和健康难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如何在太空种菜?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给出答案

上周,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长出嫩芽,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月球上萌发出的第一株植物。据重庆市政府发布会消息,科普载荷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的第一天(1月3日)23:18分加电开机后,载荷内微型生态系统开始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从开机

首颗外壳全由3D打印制造的立方体纳卫星将在俄发射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闻处宣布,该大学计划于2016年3月31日发射世界首颗外壳全由3D打印制造的立方体纳卫星(CubeSat)。  据介绍,该卫星为三单元立方星,卫星结构设计和主体制造工作由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现代化制造技术科研中心承担。卫星外壳尺寸为30×10×10厘米

基于气凝胶的超轻可编程“空气磁体”

  近年来,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飞行器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甚至太空旅行计划使得普通人也可以完成自己的“太空梦”。但是高昂的发射成本一直阻碍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发射1克物体的成本约等价为1克黄金的价值。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谢勇副教授、陈子瑜教授和科罗拉多大学的I

BBC展望2018年重大科技进展

  充满喧哗与骚动、也充满惊喜与美好的2017年已经过去。展望2018年,科技同样是推动我们前行的伟大力量。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我们展望了今年可能会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和科技突破,囊括太空探索、下一代火箭动力超级跑车等领域。  太空探索精彩纷呈  BBC在1日的报道中指出,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太

为了解答腿软的事 浙大实验室干细胞搭天舟一号升空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由长征七号火箭发射送入太空,与在轨半年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  天舟一号将装载超过6吨的物资与设备飞向太空。在这些货物中,除了维持天宫二号的各种补给外,还有大量太空实验设备和载荷。  这其中有一个来自浙江的生命科学项目:

日本用于国际空间站实验的植物种子不翼而飞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3日宣布,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内保管了约8个月的啤酒花等植物的种子下落不明。这些种子本应由日本女宇航员山崎直子上个月带回地球,并在本月交还给相关企业。   

人造卫星变成太空垃圾后的五种处理方法

2008年,美军在太平洋发射“标准导弹-3”击落间谍卫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30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近期,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通信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失控或发生故障,当它们被当作太空垃圾进行处理时会出现什么后果?试想如果前苏联时期的人造卫星携带的核反应堆出现泄漏该怎么办?当人造

据说中国空间站要搞事情?看看空间站适合开展哪些实验

  作者:邸凤萍 张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全国两会上,委员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关于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的新消息:  中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之后发射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将正式组建并运行。中国的空间站既是为中国科学家、也是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的优秀科学探索平台,空间站里将涌现出更

丁肇中:阿尔法磁谱仪将为寻找新物质提供新精度

  “去年5月19日至今,阿尔法磁谱仪已收集到170亿个宇宙射线数据,远超过去100年人类收集到的宇宙射线数据总和。”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教授6月19日在日内瓦说。  当天,在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办公室,丁肇中告诉新华社记者,未来

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揭晓2008年十大航天新闻

中国实现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选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对太空飞行来说,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性时刻: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望远镜、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太空舱、印度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和正好是美国首位宇航员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欧美多项空间计划或被迫延期

技术人员组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图片来源:Chris Gunn/NASA  世界上最昂贵的望远镜如今成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的最新受害者。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原定于2021年3月发射,但病毒暴发导致该项目及其他项目推迟,包括将宇航员送回月球,以及今年7月对火星的一次重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