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动物对地球早期大气层内氧气稳定作用大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如此假说:距今约5.4亿年前,首批穴居动物在巩固地球早期氧气保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穴居动物显著提高了含氧水与海洋沉积物接触的机会。暴露在含氧条件下导致居住在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细菌将磷酸存储在细胞内。经过一段时间,穴居动物将海底沉积物混合,海底沉积物中的磷含量上升,对应地,海洋中的磷酸浓度降低,有机碳沉积、氧气含量同样下降。 这些穴居动物的“搅拌”活动被称为生物扰动作用(bioturbation),它们的活动对海洋磷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 南丹麦大学北欧地球进化研究中心(NordCEE)的理查德·博伊尔(Richard Boyle)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是为了在更为广泛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背景下,探究生物扮演的角色。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对全球氧气保有起到了削减作用,在氧和磷循环之间建立了稳定化的联系。” 博伊尔博士和来自丹麦、德国、中国、英......阅读全文

穴居动物对地球早期大气层内氧气稳定作用大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如此假说:距今约5.4亿年前,首批穴居动物在巩固地球早期氧气保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穴居动物显著提高了含氧水与海洋沉积物接触的机会。暴露在含氧条件下导致居住在这些海底沉积物中的细菌将磷酸存储在细胞内。经过一段时间,穴居动物将海底沉积物混合,海底沉积物中的

研究发现夜行和穴居哺乳动物拥有更多V1R基因

  通过位于犁鼻器中的信息素一型受体,哺乳动物可以感受来自物种内其他个体所传递的信息,从而引起种内不同成员之间社会和性的行为。信息素一型受体是由V1R基因超家族编码的。过去几年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和“百人计划”入选者施鹏研究员等研究人员通过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对该基因超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动物群古蠕虫穴居行为研究取得新成果

  古蠕虫类(palaeoscolecdians)是早古生代海洋里一类常见的蠕形动物,在寒武纪、奥陶纪都比较繁盛。长期以来对古蠕虫的分类位置都存在疑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它们属于曳鳃动物。关于古蠕虫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形态分类方面,对于其生活行为方式知之甚少。一些作者认为古蠕虫类在底表生活,还有

Nature:氧气剧增或促进早期动物演化

  近日,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地大”)科研人员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距今约6.3亿年的新元古代,极端寒冷气候之后的氧气剧增促进了早期动物演化。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据了解,在地球历史上超过3/4的时间里,大气圈和海洋中的氧气含量都很低,难以维持动物生存。

最早期动物或仅需少量氧气-生命起源或有新认知

图为实验室中的面包屑软海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科学最强大的定律之一,即在地球上当大气中氧气含量上升至接近现代水平时,复杂的生命才能得以进化。而南丹麦大学和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对此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通过对丹麦奥胡斯峡湾处捕获的一种常见小海绵研究发现,这个酷似最早期动物的物种在生

最早期动物可能仅需少量氧气-生命起源或有全新认知

图为实验中的面包屑软海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科学最强大的定律之一,即在地球上当大气中氧气含量上升至接近现代水平时,复杂的生命才能得以进化。而南丹麦大学和美国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对此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通过对丹麦奥胡斯峡湾处捕获的一种常见小海绵研究发现,这个酷似最早期动物的物种

“超级地球”大气层首次现形

  据美国《连线》杂志在线版12月2日报道,科学家不但确认一颗距离地球仅40光年、有着“和地球最像的系外行星”之称的“超级地球”拥有大气层,且于近日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大气层状况,分析认为其大气层可能含有充沛的水蒸气或被厚厚的雾所笼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表示此次研究数据具备一定质量。相关

复杂生命23亿年前或有错误开端

  约23亿年前,早期地球是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缺乏氧气的世界,但随后它短暂而又神秘地获得了富氧大气层。这个被称为Lomagundi的事件可能提供了出现复杂的、类似动物生命的短暂机遇,并在人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动物的祖先出现之前演化了数十亿年。  地球据认为在距今8亿年前开始发展其现代的富氧大气层。这是

墨西哥洞穴盲眼鱼启发治疗糖尿病新思路

   连续数月,生活在墨西哥黑暗洞穴中的一种鱼都没有食物。在更长的时间里——千年来,它们甚至没有光,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眼睛退化,失去了皮肤色素。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奇怪的生物还有一种怪癖。为了在食物稀少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进化出了将营养转化为能量的极端方式。这些特征形成了诸如血糖大幅波动的状况

微风可让金星大气层疯狂旋转

  金星上也会刮风。风不仅会环绕这颗地球邻居的赤道,还会从赤道刮向南极,这一现象此前从未被确凿地观察到。它们的存在可以帮助解决金星大气的最大谜题:它如何旋转地如此之快?  金星每过243个地球日就会旋转一圈,而其大气层每4天就会旋转一次,其风速与赤道平行时每小时超过400公里。需要日光带来的能量维持

历经五次生物大绝灭-古生物“海豆芽”研究解密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团队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固着、黏附、群居和穴居)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

洞穴鱼形成胰岛素抗性防止饥饿

  近日,《自然》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墨西哥丽脂鲤通过存储脂肪,演化形成胰岛素抗性和血糖稳态失调,已经适应了极端的食物匮乏环境。这些发现反映了为适应特殊环境挑战,墨西哥丽脂鲤在生理上产生的极端演化。  由于缺乏光合植物和藻类,穴居动物必须长期忍受营养匮乏的情况。墨西哥丽脂鲤可分为河居(地表水体)

科学家首次揭秘“超级地球”大气层

  天文观测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有一些与地球十分类似,被称作“超级地球”。德美科学家12月1日宣布,他们首次完成一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大气层的初步分析。  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和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根据他们的分析,这颗编号为GJ121

研究显示地球最早期动物能够生存在无氧环境中

  图中是面包屑海绵,最新研究显示,类似海绵的地球早期动物可能存活于无氧环境中。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最原始动物可能幸存于几乎没有氧气的水中,该项发现表明,伴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形成了现代富氧海洋环境,而不是富氧海洋环境促使动物进化。   海绵类似于地球最早生活在低氧水域

氧气限制假说

氧气限制假说氧气限制(CO2限制一 自养生物)假说(oxygen or carbon dioxide restriction)认为增加温度会减少水中溶解氧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呼吸活动因而需要更多的氧气。

氧气的制取实验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试管倾"的意思是说,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略微倾斜,即要使试管口低于试管底,这样可以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受热均匀"的

氧气测定器

主要特点及用途:XSM-GYH25型氧气传感器(以下简称仪器),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按新标准设计制造,与各种类型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配套使用,可连续在线监测存在易燃易爆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具有就地显示、声光报警、红外遥控调校、频率信号输出、数字信号输出等功能及特点。工作原理:仪器由电

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活化石”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张志飞指导博士生梁悦及团队成员与国外研究人员合作,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纪时期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已经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

无大气层类地系外行星“现形”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发现一颗绕M型红矮星运行的无大气层类地行星GJ 1252b,无大气层意味着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鉴于M型红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这一发现有望缩小科学家开展外星生命搜索的范围。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杂志快报》。 为确定GJ 12

无大气层类地系外行星“现形”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颗绕M型红矮星运行的无大气层类地行星GJ 1252b,无大气层意味着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鉴于M型红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这一发现有望缩小科学家开展外星生命搜索的范围。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天体物理杂志快报》。  为确定GJ 1252b没有大气层,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天文

50万光年之遥伽马射线照亮地球大气层

2004年12月,50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SGR 1806-20释放强烈的伽马射线,亮度超过月球,照亮地球大气层。 “手电筒”:艺术家描述出中子星SGR 1806-20释放伽马射线“耀斑”。 伽马射线瞬间照亮地球大气层。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曾被5

裸鼢鼠缘何“长生不老”

  在动物模型的世界里,裸鼢鼠是“超级名模”。它们极少患癌症,对一些类型的疼痛有抵抗力,并且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最长生存18分钟。不过,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它们最伟大的壮举是不会衰老。  首次对上千只裸鼢鼠的生活史进行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死亡风险并未随着年龄渐长而增加。尽管一些科学家提醒不要草率地下任何

科学家发现含氧气泡“准化石”

  丹麦和瑞典科学家从印度出土的叠层石里发现了16亿年前的氧气气泡痕迹,这些氧气是生活在浅水中的蓝藻产生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叠层石是一种有着细微层状结构的特殊岩石,由远古细菌活动导致有机物和矿物质沉积而成,代表着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视作“准化石”。  科学家在《地球生物学》杂志上报告

地球向月球输送氧气

  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员将足迹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氧气送到月球表面。  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天文学》上报告说,太阳风把地球氧气“吹到”了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24亿年里,约

《科学》:氧气起源纷争再起

  新研究对氧气出现在地球的时间提出了质疑   新的研究对氧气何时出现在早期的地球提出了质疑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并不需要“呼吸”氧气,但是大气中如果没有能够自由呼吸的氧气,早期生命除了绿藻也就剩不下什么了。传统观点认为,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约于距今24亿年前在地球上站稳了脚跟,这几乎占

氧气的密度是多少

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氧气化学式O2,是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

地球将氧气“送到”月球

宇航员Alan Bean踏上月球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员将足迹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送到月球表面:氧气。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上报告说,太阳风把地球氧气吹到了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24亿年,约

氧气治疗的临床应用

  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氧气如同药物一样应正确应用。氧疗有明确的指征,有其流量,并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帮助估计适当的流量。    一、氧疗的指证    (一)心脏、呼吸骤停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或呼

土卫六大气层可能产生基础生命分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们近日在模拟土卫六海拔约600英里的大气层实验中发现了基础生命分子,并且当这些分子暴露在某种硬辐射中时,它们就会非常迅速地合成。此外,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员萨拉·霍斯特(Sarah Horst)称,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液态水。  据悉,土卫六较水星大,它有极厚的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7月27日11时31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已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出舱消耗品、空间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