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12・31”事故处置取得进展

7日零时50分,天脊化工“12·31”事故处置工作组召开第二次通气会。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介绍说,从水利部海河委员会获悉,漳河上游河道水质最新监测结果,位于山西省境内的侯壁两个断面于1月5日11时、23时35分分别采样,挥发酚未检出,苯胺未检出和低于标准限值,其它相关指标正常;位于河北省境内的三省桥两个断面于5日11时40分、6日1时分别采样,挥发酚略高于标准限值,苯胺低于标准限值,其它相关指标正常。 刘大山说,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山西天脊化工“12·31”事故经过应急处置,取得重大成效。刘大山表示,即日起至1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化工行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阅读全文

山西发生苯胺泄露事故续:苯胺危害知多少?

山西发生苯胺泄露事故   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境内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因输送软管破裂导致的苯胺泄漏事故,总量约为 38.7吨的苯胺泄露,约30吨苯胺被当地采取措施截留,8.7吨苯胺流浊漳河。泄漏的苯胺随河水流出省外,引起河北省

山西耗资8.5亿监控系统未监测到苯胺泄露

  8.68吨有毒化工中间体苯胺,要泄漏到海河水系的浊漳河,威胁到下游邯郸、安阳饮用水水源,至少需要突破分流阀、每2小时一次的例行排查、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这4道软硬件“阀门”。但它做到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探访山西长治“12·31”苯胺泄漏事故泄漏源发现,事故

山西长治苯胺泄露事故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据经济之声报道,山西省今天(20日)下午召开新闻通气会,事发50天后,通报山西长治苯胺泄露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调查认为,这是一起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企业、相关政府对此负有责任。   调查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金属软管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破裂,造成泄漏。此次事

山西苯胺泄露事件疑存在尚未发现污染源

    虽然山西天脊集团确认泄漏大量苯胺,但河北邯郸在漳河上游除监测出苯胺超标外,挥发酚也大量超标,专家昨天表示挥发酚的来源正在排查中。针对山西省近期连续发生5起事故,代省长李小鹏昨天宣布对天脊集团等企业停产整顿,并要求对事故加紧调查严格问责。   □污染   河北邯郸   漳河挥发酚来源不明

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企业仍在生产

  1月5日晚,长治市政府称要对浊漳河流域112家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排查隐患。但1月7日下午,记者在天脊集团看到,该集团仍在继续生产。本报记者 田国垒摄   此次山西苯胺泄漏事故的肇事者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脊集团),头顶“中国化工节能减排20强”、“山西省节能减排先进

2-十二烷醇泄露的处置措施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

简述邻氨基苯甲酸的泄露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长治苯胺泄漏事故38名责任人被处理

  2月20日下午,山西省通报了山西长治苯胺泄露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调查认定,山西省长治市市长张保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山西省委已经决定,提名张保不再担任长治市市长职务。   调查认为,这是一起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对此负有责任。调查认为,

山西长治一化工厂发生苯胺泄漏事故

  记者从山西省委宣传部了解到,1月5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接到报告称,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位于长治市潞城市境内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因输送软管破裂导致的苯胺泄漏事故,泄漏苯胺可能随河水流出省外。接到报告后,山西省有关领导已赶赴事故现场。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

山西苯胺泄漏入河 4直接责任人撤职

山西天脊煤化工一输送苯胺的软管爆裂1月6日,河北邯郸市部分超市瓶装水卖光  苯胺泄漏辐射地区  苯胺泄漏流入浊漳河,下游为山西平顺。浊漳河从河北潞城市东北流向河北方向,沿途辐射山西黎城、河北涉县、武安市,向南辐射邯郸市饮用水源之一岳城水库进而影响河北邯郸市、河北磁县和河南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