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吴亚生:摈弃唯SCI评价体系的呼声与思考

笔者刚在关于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DORA)上签上自己的名。这是一种参与,是一种态度,虽然不知道大家努力的结果是不是一定能够达到。 在2012年12月举行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旧金山宣言由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内的75家机构和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发起,是一项呼吁停止使用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工作、反对使用影响因子作为替代物用于评估科学家的贡献,以及招聘、晋升和项目资助等的评审的公开签名倡议。 截至2013年5月24日9点30分,个人网上签名达到4278人,机构网上签名达到167个。这个签名运动诉求的目标就是科学成果的价值,或者科学家水平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和科学,应该说是一种合理诉求。 在社会活动中,有时需要对科学成果的价值、科学家的水平进行评估,例如评职称、提职、进行奖励的时候。客观的评价提高......阅读全文

看汤森路透副总怎么说影响因子——意得辑专家视点

  今天我想分享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anaging and technical editors,ISMTE)所撰写的关于影响因子的文章,通过与汤森路透编辑发展和出版商关系部门的副总裁 James Testa 的谈话,取得许多影响因子运作的信息,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

图片来源:DORA   全球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和75个科学团体日前联合反对使用影响因子——杂志被引用频率的衡量标准——评价个人工作质量。他们表示研究人员的工作能够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无论这些论文刊登在哪里。   上世纪50年代,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被开发出来,这个由汤姆森路透公司计算出的数据用来

期刊影响因子的“含金量”

  期刊影响因子长久以来被学术界视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水平参考指标。在一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论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获得认同。然而,部分科学家已对这一指标能否真正反映单篇论文乃至作者学术水平提出质疑,加上每年发布这一指标的汤森路透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把相关业务转售给两家投资公司,影响因

ITDM影响因子达3.139 无偿劳动打造出顶尖期刊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们的杂志很长时间都是两个人打理。”石勇笑着对《科学时报》记者说,“现在也不过四五个人,而且所有人都是兼职,没有一分钱报酬。”  石勇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说起他于2002年一手创办的期刊International Jo

徐光宪:办好学术刊物重要性不亚于“973”

  “希望中国办出在国际上站得住脚、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2008年,年近90岁的徐光宪院士在《中国科学》编委会换届时辞去了《中国科学B辑:化学》的主编和《科学通报》副主编职务。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够,可能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让较年轻的院士来承担这个重任

分析表明期刊影响因子价值被片面夸大

   科学家对期刊影响因子(JIF)可谓又爱又恨。JIF是用于给技术类期刊权威性排名次的衡量标准。他们不只用其决定向哪里提交研究论文,还包括评价同行以及影响谁得到工作机会、终身职位以及项目资金。所有这些均要依赖这一简单、易读的数据。  然而,很多人认为一份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无用的,或者甚至有损于科学界

研究称文章数量越多学者研究水平越高

   对于学术成果的发表,人们往往会听到两种声音:“不发表即灭亡”与“厚积薄发”。这其中所蕴含的一个理念则是发表太快与太多,自然会轻视学术质量,降低学术水平,从而甚至令人怀疑发表数量众多的学者的学术水平。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则对上述近乎人们都已接受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不发表即灭亡”,还是“厚积薄发”

访《自然》主编:希望未来与中国有更多合作

菲利普·坎贝尔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活动,提高《自然》期刊在中国的知名度,并在未来有更多合作。  他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会会员、全球著名科学类期刊主编。至今,他的编辑生涯已历35载。其间,他曾追随理想的“心跳”,离开《自然》,独挑大梁,开办新刊《物理世界》,随后又重归《自然》。近日,

蒋高明:中国科学家为谁打工

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为发达国家的SCI刊物打工 近日,笔者参加了国内某一级学报的编委会,感触颇多。该学报有50多年历史,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甚至在中国“百强”期刊中排名靠前。但就是这样优秀的学报,也面临来稿质量差、发表周期长、刊物生存难的很多压力。造成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著名的科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王鼎盛院士:走出期刊与影响因子的“崇拜”误区

科学成果不是商品,卖得越快利润越高;也不是流行音乐,要每周每月搞排行榜;更不是贺岁电影,全靠一两周的票房。面对科学界论文评价的期刊崇拜与影响因子崇拜的认识误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鼎盛在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直言批评。他是在对国产物理论文和期刊进行详细研究基础上作上述表示的。 量与质的不均衡:

破除“SCI崇拜” 祛除“唯论文”顽疾

   近日,中国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治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并出台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10条意见和措施,其中

中国科学报: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

  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肯定与否定,被当成科研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当前大多数单位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统计,统计的方法各个单位有所不同。一些单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算成果;一些单位SCI刊物上的

中国论文遭撤稿背后:一篇SCI论文校方奖1万

震惊科学界的论文造假事件背后——“一场与SCI有关的丑闻”     论文造假事件震惊学界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公布了以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

西湖大学,“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样本?

  10月20日,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华大学前副校长施一公担任创校校长,钱颖一为董事会主席,杨振宁为董事会荣誉主席。  从施一公在成立大会上的致辞能感受到,西湖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将在多个方面突破国内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启中国民办研究型大学的试验田。

西湖大学,“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样本?

  10月20日,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华大学前副校长施一公担任创校校长,钱颖一为董事会主席,杨振宁为董事会荣誉主席。  从施一公在成立大会上的致辞能感受到,西湖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将在多个方面突破国内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启中国民办研究型大学的试验田。

从跟跑到并跑:我国科技论文正向高质量转型

  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新型晶体管,为我国未来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成功着陆;5G商用将世界带入高速互联时代;“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使量子计算机获得超凡计算能力成为可能……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这些不断刷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之最”,彰显着中国科研从昔

“天麻之父”评不上教授 别让SCI成为科学家的手铐脚镣

  药物研究专家有个担心:在现有的导向下,中国再也不会有年轻人愿意去跟天麻和黄连打交道。  杨世林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这里是世界上五大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该所的老科学家被药农尊称为“天麻之父”和“黄连之圣”。  经过多年在药材产区的研究,徐锦堂改变了300多年来人们

王鼎盛:科技论文水平决定影响力

论文引用的频次并不因发表期刊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  不久前,中科院院士王鼎盛请中科院物理所办公室的同事们作了一项统计。  在2000年~2004年间,中科院物理所毕业的研究生一共是250人,他们在SCI上共发表了993篇论文。截至2009年,引用300次以上的还没有;引用超100次的有10

那些上了天的学术造假套路

  疯狂的牛仔  Hoss Cartwright 曾是《国际农业创新及研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的编辑,不过他这次找了个好借口没有参加去年的第五届世界病毒学大会:因为他根本不存在啊。  此

从“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争议说起

  最近,《自然》封面文章“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遭多位古生物学者公开质疑的事件在持续发酵中。  3月20日,论文通讯作者在给财新的回复中说,“我同意这些专家的看法(蜥

不设编委会、不以撤稿为耻

  最近,《自然》封面文章“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遭多位古生物学者公开质疑的事件在持续发酵中。  近日,论文通讯作者在给《财新》的回复中说,“我同意这些专家的看法(蜥蜴

上海交大世界大学排行榜遭《科学》质疑

是否公平反映现状;排名者如何解释;使用需谨慎 8月24日的《科学》杂志发表了资深记者Martin Enserink的报道《谁能给大学排名》,提出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存在很多问题

《自然》杂志解密百年来最高引用率研究成果

  高温超导体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宇宙膨胀加速的最早观察结果,所有这些突破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和国际认可。但这些论文从未宣称自己跻身有史以来引用率最高的百篇论文之列。  引用是作者承认早期研究的方法、理念和发现的标准手段,并且通常被当作衡量一篇论文重要性的粗略标准。50年前,Eugene G

组学期刊三巨头:《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

近年来GPB的中国风封面 冯丽妃摄  从编委到现任执行副主编,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邢毅与《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以下简称GPB)期刊结缘已近10年。前些年,该刊编辑部不时找他约稿子,以解“缺

第19届全国色谱大会特邀报告(一)

  2013年4月1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庄乾坤主任等多名色谱界专家分别做了特邀报告。各专家

西湖大学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招聘,包括冷冻电镜技术人员

  3月18日,西湖大学官网对外发布2019年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人才、行政服务、平台支持和科研团队人员,总计约200个岗位。这是西湖大学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包括施一公实验室在内的54个前沿实验室,都打开大门广纳贤才。  2018年2月,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一所“高起点、小而精

虚位以待——西湖大学启动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招聘!

  3月18日,西湖大学官网对外发布2019年招聘公告,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人才、行政服务、平台支持和科研团队人员,总计约200个岗位。这是西湖大学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包括施一公实验室在内的54个前沿实验室,都打开大门广纳贤才。  2018年2月,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一所“高起点、小而精

人民日报:科学家为啥忙着写论文

   不久前,网上出现一个有趣的征婚启事:一个自称是在某医大附属医院工作的大龄女博士,发帖说自带嫁妆——10篇已被接受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并且“可让夫君成为第一作者”。帖子一出,马上有网友回复:硬资产啊,比容貌保值多了!  虽然后来证明帖子玩笑成分比较多,但侧面折射出当下发表论文对科研人员

代表委员为科研功利病开方 呼吁完善奖励分配机制

  忙着跑关系、抢项目,忙于写文章,片面追求SCI、影响因子,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曝光……针对当前科研领域的不良现象,前来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开出处方,呼吁从课题立项、成果评审、评价方式、经费分配等多方面加以改革完善,使我国科研体系强身祛病,远离功利和浮躁。处方一:科学立项,